家父儒圣,系统非逼我做粗鄙武夫 第82章 老爹的嘲讽【4k大章求首订】

曾安民的目光最终锁定在院子里桌案上那个紫色的小香炉。

香炉之中正燃着三根线香。

“以后见本宫不必如此着急。”

太子颇为贴心的伸手,整理了一下曾安民那并不是很乱的领口。

语气责备道:

“万事还要以自身为主。”

“谢过殿下关怀。”

曾安民有些感动。

这小胖太子,真会做人!

比他那波小没智商的蠢妹妹强多了!!

直到现在。

他一想起刚穿越时宁安公主那蠢到让人无语的表现,依旧心有余悸。

“呵呵,在下王潜之,太子殿下的侍读,见过曾贤弟。”

曾安看到一个长得颇为别扭的年轻人微笑对自己行礼。

明明看着就是谦谦有礼,可怎么就是……

反正没有同语兄那种自然温和的感觉。

“曾安民,字权辅。”

伸手不打笑脸人,曾安民自然也不会拂了人家的面子,笑呵呵的回礼。

他还正想等着对方做自我介绍呢。

结果发现王潜之就那么杵在原地没动静了??

一瞬间。

院子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这人好生没礼貌!

曾安民暗自皱眉,心中有些不悦。

正常的人际交往之中,这是十岁孩子都知道的礼仪。

若是对方向你报了表字,那便是有意结交的意思。

人家也都会将自己的表字报出,方便以后拉近关系。

结果这小子就笑着不说话了?

就差将“我看不起你”这五个字说出来了……

曾安民眉头轻皱。

来者不善。

“呵呵,若水是岐王之子,既你二人以后都是本宫的侍读,是该亲近亲近。”

太子那胖胖的小脸露出亲近的笑容,颇为自然的向曾安民介绍。

说着,他便拉起曾安民手,笑道:

“来,快坐。”

岐王之子?

曾安民心中微微明悟。

想起当初在两江郡,老爹给自己所说的话。

“江王与岐王却是一母同胞,岐王为武道四品宗师之境,乃皇室之中唯一的高品武夫……”

这下他懂了。

怪不得呢。

原来是我杀了他从父!

这小子跟自己是有仇!

想到这里。

他脸上的笑容更浓郁了,他在太子的牵引之下坐在地上,笑呵呵的看向王潜之道:

“是该与若水兄好好亲近亲近,回府后我定转达父亲,让他与岐王殿下也要亲近亲近。”

既然你不给我面子,那也没必要给你脸。

而且这样的仇,那肯定是没有好好聊天的可能,倒不如让自己心中痛快些。

这话一出,王潜之的眼皮都跟着跳了一下。

现在整个官场,谁不知道江王,也就是他叔父,是死在曾仕林手中??

曾安民这话,不亚于在王潜之的伤口处撒盐。

随着这话一出,小胖太子的手都跟着颤了一下。

他大大的眼睛里,透出的是更大的不可置信。

不过他反应也快,当即赶紧笑着出声道:

“都是同窗,自家人何必如此谦逊?”

“权辅,本宫正好有些诗词上的疑惑,想跟你请教一二。”

“太子谬赞,请教实不敢当。”

曾安民露出热烈的笑容。

无比自然的顺着太子的话往下接。

二人仿佛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

一个想结交下属。

一个纯心就想气气王潜之。

一时间,聊的极为火热。

看到这一幕。

王潜之桌下的手握的极紧。

他抿着嘴,死死的看向太子。

明明……是我先来的!!

……

“聊什么呢?”一道慵懒的声音响起,吸引了院中所有人的目光。

曾安民下意识的扭头朝着院门口看去。

便见一道削瘦的身影缓缓从外面走进来。

那人容貌极佳,身着紫服,小四方步迈的极为懒散。

双手负后,就那么大摇大摆的从院外走进来。

“见过太子殿下。”

听其说话,颇有一种阴柔感。

他十分随意的对着太子行了一礼,便一**坐在了王潜之身旁,目光饶有兴趣的朝着曾安民脸上打量而来。

王潜之站起身行礼:“见过四皇子殿下。”

太子看到他,小胖脸儿先是轻轻一滞,随后赶紧浮现出笑容:

“四弟?稀客!今儿怎么有空来我这乾元宫了?”

“来这儿倒也不是为了大哥,就是想看看才名动江南的曾两江,到底是如何才华横溢。”

王元皓阴柔的脸上挂着笑容。

眼睛直勾勾的看向曾安民。

从始至终,他的目光都没有在太子与王潜之的脸上落过。

“见过四皇子。”曾安民一听是来见自己的,作势要站起来行礼。

“不必行礼,孤对你仰慕已久,今儿过来就是想瞧瞧你。”

“英俊潇洒,相貌堂堂,着实好看。”

王元皓笑的很随意,他伸出白皙的胳膊拉住曾安民:

“不愧是能做出《两江赋》的大才,英姿焕发,让人心生好感。”

嘿!你别说。

这人还真有眼光。

曾安民抿了一下嘴唇。

男人嘛。

你夸我有本事,我肯定会怀疑你是不是别有用心。

但你要是夸我好看……咳,你别说,你看着就实诚!

“咳咳,容貌不过浮云耳,做人最重要的还是心灵善美。”

曾安民摆手谦虚。

看到他的表现。

王元皓眼前一亮。

心中下意识浮现出惺惺相惜的感觉。

刚要顺着曾安民的话往下说。

便听到太子那略有些不悦的声音:

“我等今日是要读书,探讨诗词文章”

说到这里,小胖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有意无意道:

“四弟既是武道之人……”

却是逐客令已下。

这话一出,王元皓面色轻轻一沉。

他连忙朝曾安民脸上看去。

显然,儒道之人向来瞧不上武夫,他是知道的。

然而曾安民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还对着笑着点了点头。

预想之中的厌恶,反感等这些面色统统没有。

王元皓心中更是一喜。

他越看曾安民,就越觉着舒坦。

“孤偶尔也会读些诗词。”

王元皓毫不在意的摆手:

“今日也正好有些诗词上的问题跟曾两江请教请教。”

那双眼睛在曾安民身上,就像是在欣赏稀世珍宝一般,声音柔和:

“不会嫌弃本王是个粗人吧?”

“那哪能啊!!”

曾安民干笑一声摆摆手。

我懂个毛线的诗词……

其实我比你还粗。

王潜之此时接过话,他缓缓起身,脸上露出笑容,对着太子与四皇子行了一礼道:

“既是共学,不若换个大些的桌案?”

……

这话一出,太子有些沉默。

他暗暗皱眉,微不可查的瞥了一眼王潜之。

“是啊,怎么?大哥不会连这都不愿意吧?要实在不行,去我那乾清宫?”

王元皓极善抓机会。

他眨了眨眼,阴柔的脸上露出让人极不舒服的笑容。

站起身子,做势便要将曾安民拉走。

“四弟勿开玩笑,多大的桌案,本宫这里都有!”

太子小胖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终是没有直接赶人。

身为太子,要心怀天下,心胸阔越。

若是今**将王元皓赶走,明日便有太傅拎着戒尺过来教育他。

说罢,便胖手一挥,便有太监招呼着人前往屋中搬桌案。

显然,这院中角落逼仄,已经有些不太合适。

太子深吸一口气,缓缓朝着院子中央走去:

“便在这里吧,这里宽敞些。”

“是。”

王潜之急忙跟在太子身后。

“啧。”四皇子王元皓轻挑眉头,也朝走了过去。

曾安民也准备随着三人一同朝院中迈步。

只是没等抬脚。

忽然听见院中王潜之一声惨叫。

嗯?

曾安民下意识的停住身子,朝着发出惨叫的王潜之看去。

只见王潜之走路时一个不注意,绊到院中一块石头之上。

“嘭!”

直接磕了个四仰八叉。

王潜之瞬间便后脑出血,抽搐两下便晕了过去!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叫人应接不暇。

看得出来,这下摔的极狠。

曾安民心中还有些幸灾乐祸。

但紧接着,便听到一声“咔嚓”响起。

类似石头被镶嵌进孔中的声音一般。

这个声音响起之后,太子与四皇子二人的脸色齐齐一变!!

“小心!!!”

太子瞳孔猛的收缩,他骤然抬头朝着曾安民看去声音极为迫切:

“权辅快躲开!!”

嗯?

曾安民对这忽然发生的事情有些懵然。

然而,来不及了!!

他只见眼前青光猛的一闪。

“嗡!!!”

先是一条青线从曾安民的位置穿梭而过。

下一刻,青线骤然化成一块大网。

朝着曾安民那一块的区域兜下。

速度之快,曾安民根本躲闪不及!!

“啾!”

青色大网将曾安民牢牢罩住,如同碗一般悬浮在空中。

曾安民身子轻轻一震,随后身子不由自主的盘坐在地上。

他闭上眼睛,如同木桩,身子除了胸膛起伏还在证明他活着。

“这……”

看到这一幕,太子与四皇子二人的脸色难看无比。

王元皓死死的盯着太子,声音阴沉道:

“幻阵灵石,你为何不取下?!”

太子脸色有些苍白,一时间有些六神无主,下意识的回答:

“灵石装卸太过耗费灵力,本宫也是为了节省……”

然而,他的声音越来越弱。

显然,这个时候没人会听他是好心还是坏心。

谁也没有注意到。

躺在地上的王潜之,嘴角那微不可查的冷笑一闪而逝。

…………

宫中,御书房。

“如此臣便先告退。”

曾仕林面无表情,对着椅上的建宏帝行了一礼。

今**自进宫面圣,便一直被建宏帝拉着叙旧。

御书房便是小朝会。

此时,御书房除了曾仕林之外。

还站着十数道身影。

皆是当今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官员。

显然,这个小朝会,算是为曾仕林准备的欢迎仪式。

用来表达建宏帝对臣子的重视。

“曾尚书何必着急走,多讲些执政经验,也好供我等参悟。”

有官员热情的对着老爹执礼。

曾仕林刚要开口婉拒。

便看到有一个小太监面色凝重。

他迈着又快又静的小步,来到建宏帝身边,轻轻附耳几句。

“嗯?”

建宏帝听完太监的低语,眼睛微微一眯,猛的抬头。

抬头的一瞬间。

压抑的气氛便已经凝结在整个御书房内。

建宏帝朝着老爹这边看了一眼。

那个眼神,看得曾仕林不明所以。

“敢问陛下,发生了何事?”

一个官员站出来行礼恭敬问道。

建宏帝淡然道:“东宫考核幻阵开启。”

此言一出,整个御书房的官员皆是松了口气。

一件小事而已。

老爹也没多想,欲告辞离开。

却又听到建宏帝声音传来:

“参与考核之人,乃是曾尚书之子,曾安民。”

什么?!

老爹瞳孔巨震。

但多年的养气功夫并未让他失态,只是缓缓抬头,眉头轻皱道:

“犬子?”

建宏帝淡然点头。

“哦?莫非便是一刻钟便悟文气的曾两江?”

一个官员眼前一亮,看向曾仕林道:

“曾少君的《两江赋》冠绝天下,下官深有感触,于家中常叹少君诗才绝艳。”

“确实,初闻《两江赋》时,心中着实感动,其中悲凉之意让人叹息。”

“不若我等共同前去观考?”

“好呀!正好看看曾少君胸中才意!”

“…………”

老爹面无表情,只是隐藏在袖下的手握的有些紧。

他怎么也没料到,好大儿居然今日便被太子引到了东宫。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

他没有丝毫准备。

“怎么?曾尚书为何不答?莫非有什么隐情,不方面我等观考?”

一道浑厚的声音响起。

众人纷纷朝他看去。

只见一黑脸状汉面上挂着冷笑,缓缓从人群中走出。

他身高近乎丈余,如同泰山一般移动。

一领锦衣崩在他那满身股涨的肌肉之上。

面上一圈络腮胡,如同刚针一般根根直立。

光是行走之间,便带着无与伦比的压迫感。

他双手环胸,仰仗着身长,居高临下的看着曾仕林。

此人,便是当今皇城司北提都,岐王,王显赫!

曾仕林懒得抬头看他,声音缓缓传入场中:

“儒道弟子,考核自以文学为重,岐王殿下看得懂吗?”

没有丝毫情绪,但就是嘲讽拉满。

粗鄙武夫,装什么大尾巴狼?

你也懂什么叫圣人曰?

岐王的脸彻底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