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者,本江湖妖佞,伪托天道,妄称太平,假符水惑黔首,窃玄黄乱纲常。裹素巾为帜,挟流民为兵;毁社稷之基,裂山河之序。黄天未立而白骨盈野,大贤方号而赤地千里。
汉祚承天,四百余祀。今上仁德广被,海内清平。尔等逆竖以妖术诳世,聚乌合而犯天威,驱愚氓以抗王师。岂不知螳臂当车,终成齑粉?虻蚊撼树,徒惹雷霆!
今奉天子节钺,统虎贲十万。旌旗指处,妖氛必散;金鼓震时,宵小当诛。檄至之日,速解甲归田者可宥其罪,执迷拒战者必戮其族。勠力同心者封侯拜将,倒戈来降者赐帛赏金。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不得不说,陈琳的确是文采斐然,檄文内容也是大气磅礴。
王者之师出征,自然不能如乡野泼妇那般骂街的。
这篇檄文中的气魄,与张角这种小豪强造反时那种盯着刘辩进行人身攻击的小家子气作派相比,高下立判。
随着讨伐黄巾的檄文昭告天下,光和六年八月初五,刘辩登上雒阳郊外早已经建造好的帅台,亲自斩三牲血溅那面玄墨镶边的赤色大汉龙旗,而后誓师出征。
没有以往大汉帝国出兵时那长篇大论的大义之言,刘辩只是对着校场上的士卒说了六个字——赏必行,罚必信!
这些时日,刘辩也在军中也接手了许多军务,尤其是军中的赏罚之事,有军官肆意凌虐士卒的,都被刘辩按照军规处罚。
而对于军中操练积极者,表现优于他人者,也都厚加赏赐。
未战先受赏,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待遇。
哪怕刘辩只是做到了罚必信,这些军士都足以对这位太子殿下产生足够的信任,更何况太子还做到了赏必行。
这些良家子组成的军士都不傻,不仅军中待遇较之往日要提升不少,太子又实打实地整改了军中的风气问题,那太子的“赏必行,罚必信”便有了极大的可信度。
士兵们其实并不需要为帅者去与他们同甘共苦,他们要的只是“赏必行,罚必信”这六个字。
短短六个字便胜过了千言万语!
而后,刘辩也正式开启了平叛之路,以四万八千余众,并董卓已向冀州进军的两万人,号称大军十万,沿雒水东出,经河内怀县南下,渡过卞水后经筦城、新郑。
刘辩随军前行也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每扎营一处,便向皇甫嵩请教扎营此处的缘由以及军中事务,如同海绵般吸收着皇甫嵩传授的知识。
一路上,刘辩这位主帅将权力尽数下放至皇甫嵩手中,任由皇甫嵩调度,只会出于学习的目的问询几句。
不过刘辩也对皇甫嵩留下了制衡的手段。
驻扎在他的帅帐周围的,是曹操率领的两千虎贲禁卫,以及暂时由曹操族弟曹仁以及夏侯惇族弟夏侯渊二人所督的羽林左右骑各九百人。
而后则是高顺的步兵校尉部、孙坚的屯骑校尉部以及黄忠的射声校尉部,将刘辩保护得严严实实,同时随时可以轻松拿下皇甫嵩。
此外,大军的后勤调度也掌握在刘辩的手中。
从雒阳转运来的物资无论从哪个方向行来,都绕不开贾诩、董昭、程昱三人,以及钟繇这个雒阳令。
而军中的军资器械调度,刘辩虽然没有贸然将自己的人安**辎重营中,但却给陈琳、李肃临时创立了军粮御史和军械御史两个职位,赋予二人监察辎重营军资器械贪腐的职责。
如此一番安排,不仅他的心腹班底们能得到实践历练,也能很好地防范于未然。
当然,他的确是完全信任皇甫嵩的,无论是他的为人品行还是后世史书为据,可为人主者可以信任臣子,却不能没有制约臣子的手段。
大军每日行三十里路,每行军六日便休息一日,一路上这支近五万人的大军几乎没有用武之地,三河之地百姓生活尚好,鲜少有黄巾叛军作祟,多是些游侠、盗匪为患。
河南尹贾诩,河东太守董昭和河内太守程昱三人调动从州郡中征召的青壮便足以平定这些小规模的匪患。
大汉的州郡本是有郡国兵的,光武帝时期为了中央集权而下诏废除郡国兵,将负责军事职能的骑士、材官等经过正经军事训练的战卒悉数罢除,只留下少数负责后勤杂务的辅兵。
而这些辅兵少有训练,其战力不言而喻。
但这终归是地方郡国合法拥有的可以行使武力职能的军队,总算是聊胜于无,也算是具备后汉特色的郡国兵了。
通常内地诸郡的郡国兵数量在一千人左右,而边郡的郡国兵则在三千人左右,若是如武陵、扬州诸郡那等有蛮夷之患的郡国,兵力通常在两千人左右。
但无论他们如何缺乏训练,要清缴一群趁乱劫掠的盗匪还是轻而易举的,更何况贾诩、董昭和程昱三人都对兵法略有研习。
直到第十八日之时,大军终于行至颍川郡内,才遇到了一支成建制的黄巾军。
这支黄巾军人数不多,仅有三千余人,立着一杆“黄”字大旗,衣着破旧少有着甲者。
士卒三三两两成行,不少人都敞着衣衫,腰间随意地别着武器,边走边大声说笑,还有的甚至将抢来的财物挂在身上,晃晃荡荡,丝毫没有行军的样子。
队伍中还带着三十余辆大车,并有不**人,显然是刚刚劫掠完。
斥候汇报后,皇甫嵩并未开口,只是微微侧身,目光平静地看向刘辩,眼中似乎带着一丝期许。
刘辩明白,皇甫嵩这是打算让他这位太子下令指挥第一战。
区区三千之众,皇甫嵩自然不担心会出什么岔子,说到底不过是些不入流的贼寇罢了。
这种轻视黄巾军的思想在汉军中普遍存在,众人常以“蛾贼”唤之以示轻蔑。
但刘辩却知道黄巾军并非如此好对付,也选择了最为稳妥的方式,派出北军的职业士兵!
“文台、子孝、妙才,你三人各率本部骑军,分别从两翼和敌后突袭凿阵,而后由孝父和汉升率本部掩杀。”
刘辩话音落下,帐中众人都不禁愣了一下。
此言一出,帐中众人皆愣。
孙坚瞪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曹仁和夏侯渊也是对视一眼,满脸疑惑。
两千六百多骑兵冲击三千不成阵型的蛾贼散兵游勇?
就这情况下你还要再派八百重甲步卒和八百弓弩手掩杀收割?
就连皇甫嵩都被刘辩的话噎住了,他本意是想让太子考虑一下派出一部的军士来立功,也就是派个八、九百人去对阵那三千人,哪想到太子殿下派出了四千多久经训练的职业士兵,竟如此……嗯,谨慎持重!
“臣孙坚领命!”
短暂的愣神后,孙坚没有犹豫,戴上虎头兜鍪便出了营帐。
曹仁、夏侯渊、高顺和黄忠四人也立即领命出帐,各自纠集本部兵马准备出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