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贬我守边疆,我造反你哭什么? 第九十二章 渔民的建议

罗旭不能看大皇子眼睁睁的朝着火坑里面跳。

他直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眼珠子死死盯着周浩,仿佛周浩不答应他,他就要找个地方一头撞死一般。

“你这是怎么了?快点起来啊。”

寻常时间,罗旭完全没有下跪的意思,这一次居然直接跪在地下,倒是让周浩有些不知所措。

这是要干什么?

总不能说陪自己走这一路,腿脚犯毛病了吧?

“殿下,这件事您还是要三思,河泥是好,您也得挖出来才行啊。”

“您倒是说说,这河泥到底怎么挖才好。”

挖?

周浩淡然一笑,伸出手捏住罗旭的胳膊,强硬的把他从地面上拽起来。

罗旭想法不错,但执行起来颇有几分刚烈,倒是让周浩有些不太会了。

“不需要挖,难不成你觉得这河泥非得先潜入水中,然后憋着一股气,一点点把河泥捞出来?”

“那这捞出来的到底是河泥,还是说一桶水?”

周浩摊开手,指了指旁边的河道。

这条河流虽然只有一条主流,但又不是说不能更改的。

现在赤山郡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

在上一任郡守的精耕细作之下,大部分的百姓都没了自己的田地,想要在赤山郡找些活计干,都不知道要怎么做才好。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来谋求一份差事。

周浩这边影响力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是这地方实在没活干了。

大部分百姓都快成流民了。

“咱们完全可以挖出另一条河道来,让整个河流发生一次咱们预料之中的改道,空出来的河道下面到处都是咱们想要的河泥了。”

“这一点咱们是能做到的吧?”

“更何况现在整个赤山郡里面无所事事的百姓太多,终究要给他们找点事来做。”

周浩神色颇有几分谨慎。

本来他就感觉赤山郡的环境就好像是快要点燃的**桶。

自己开仓放粮,已经把燃烧的引线朝后拖了拖。

但火药桶终究是要燃烧爆炸的。

当火药燃烧时,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幸免。

周浩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把引线给斩断,或者在自己的引导下,把原本积蓄在赤山郡之中的怒火彻底压制,抚平。

正好胡晓霞和福寿商会都送来了大批量的粮食,周浩在这边也不怕粮食不够吃。

至于说壮劳力需要的盐分?

接下来也有的是了!

他完全可以大操大办,别说修河道了,就算是城墙出现问题,周浩都完全可以开始修筑。

现在赤山郡也没多少娱乐设施,茶馆说书什么都没有。

要是让百姓开始闲下来,开始考虑接下来的起义,那就麻烦了。

“罗旭,你觉得这个想法如何?”

罗旭稍稍思考,便点点头应和道。

“殿下的想法的确不错,只不过臣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一来,咱们的银两估计就要大规模消耗……”

罗旭管钱,对于财政支出当然上心,更别说是河流改道这样的大工程了。

需要的时间与金钱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为了一片良田,给财政割开一条那么大的口子,罗旭还是有点不忍心。

“消耗怎么了?罗旭你得想明白,只有在市面上流通起来的银两,那才是钱财,在咱们郡守府里面囤积的银两,只不过是最普通的白银罢了。”

“只有让白银在赤山郡流通起来,大家才会有活力,才会让百姓们看到奔头来。你要是一点奔头都没有,人还活个什么劲呢?”

周浩叹息一声,看向河流。

只要能截取一部分河道,就能在里面把河泥给挖出来,铺设一大片田地。

至于说工期和接下来的安排,就得靠李铁那边的制盐速度如何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侍从带着一个身材干瘦的中年人走过来。

“殿下,这是赤山郡的渔民,据他说在这条河周边生活了二十多年来。”

“对于整条河都了如指掌。”

周浩点点头,对着渔民说到。

“如果让你放开了网,一天能网到多少斤鱼?”

渔民跪在地上,脑袋低垂,丝毫不敢看向周浩。

“大……大人,这件事不好说的,还得看您要不要给这些鱼留个后。”

罗旭有些不悦,目光瞪向渔民。

“叫什么大人,叫殿下!”

留个后?

周浩眼神之中浮现出几分兴致,他并没有打断渔民,反而示意他让他继续说下来。

“说吧,这留个后是如何,不留后又是如何?”

“殿下,如果要留后,不仅要把小鱼从渔网里面挑出来扔回去,就连网子的大小也有要求,网格不能太密太小,要留给小鱼游出去的空间。”

“这样一来,大鱼抓走,小鱼留后,如此往复,不怕这河流之中没有鱼。”

“但……”

还没等渔民说完,周浩便打断他的发言。

好了,周浩已经完全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不就是要不要竭泽而渔吗?

“要留后,你可知这鱼什么时候繁衍?”

“知道的,殿下您这是……”

周浩点点头,对着渔民说道。

“既然我来这里,自然是想让赤山郡变得越来越好,整条河里没有鱼可不行。”

“不仅网格要大一些,就连鱼繁衍的时候,也不得下网捞鱼,省的今年大丰收,明年颗粒无收。”

又不是说赤山郡连一口吃的都没有了,竭泽而渔的事周浩还是干不出来。

“殿下您当真心胸宽广,待人接物都是如此宽仁。”

渔民嘴里的彩虹屁一个接着一个朝外冒。

周浩这般宽仁的大人,渔民还真没怎么见过。

大部分的赤山郡郡守都想要把整个赤山郡都给刮干净了。

哪里有像周浩这样,还要考虑整个赤山郡发展的人?

“对了,还有一件事,这条河如果想要把他改道,从那里挖比较合适?”

既然渔民对河流熟悉,周浩也就把另一个问题直接抛出。

反正得不到答案,也能从渔民这边知道一些消息。

终究是有好处的。

“殿下,您说什么?想要把河流改道?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