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1,从赶山开始致富 第262章 再见李家的人

这一日,张耀阳还欲继续埋头学习,不料却接到钱伟打来的电话。

这家伙最近谈恋爱了,又新找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女朋友。

上一次,他差一点做了接盘侠,找了一个私生活不检点的小学老师。

后面是机缘巧合的认出那个女生的来历。

于是,张耀阳这般一掺和,就把一桩亲事给搅和黄了。

没有想到,钱伟消沉了一番后,却是把目光放到了厂子里面新招进来的几个大学生身上。

其中有一个姑娘,学的是机械设备这个专业吧。

在厂子里面也算是技术骨干。

这样的人,得懂外语,毕竟这些设备都是从国外搞来的,一般坏了的话,还得去国外找专门的专家来检修,成本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张耀阳在第一台机子坏掉后,就已经预想到这后面会有无数的麻烦,技术还是要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才比较好。

于是,他特意弄了一个技术攻关小组,都是那种理科类的高材生,平时研究如何修理机器,老外专家来的时候,还要多些心眼子的学着偷师。

后面还要让他们开发设计更多合适的生产设备,还有赶山设备等。

所以,这个技术小组是独立出来的,只听从张耀阳的安排和命令。

任何一个厂出了事,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进行基础维修。

但是,想要增加生产线,扩大规模的话,就需要得到张耀阳的授权,签订很多相关的合同等。

这个费用,有专利使用费在其中,价值挺高的。

眼下,国内专利注册还没有开始,专利法规也不太成熟。

但已经快了,只需要再等一年,到时候,他们的手上才有成品,也才会有合适的专利可以申请。

反正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有备无患的。

只是没有想到,其中的一个女技术员,会被钱伟给看上。

对方是个埋头做研究的人,不懂什么相夫教子,只一心沉迷于工作之中。

钱伟原本是一个纨绔子弟,无所事事只闲着做个社会闲散人员。

后面是在张耀阳的引导下,慢慢地收了玩心,在工厂里面干了起来。

他的工作能力,实属一般般,但人还不错,主要还是靠着你线余荫,这才在厂子里面,拥有一席之位。

虽然人不行,但是谈恋爱是很积极的。

还好,他在经过上一次的相亲事情后,眼界被扩宽了不少,一般的姑娘,还真的入不了他的眼。

也就这个技术小姑娘,看起来有些不谙世事的样子,不知怎么的就入了他的心。

从此,他变成了那个鞍前马后,一心管后勤的人,家里的大小事情,钱伟都包了,把照顾这小姑娘当成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谁来看到了,都得夸他一声好,男人能做到这个地步,不是真爱,又是什么。

张耀阳为此,还特意回了一趟大喜村,请了他们两个去村里的小饭馆子搓了一顿。

钱伟这一顿饭还是吃得比较忐忑不安的。

就深怕张耀阳突然又来一个反驳,说这个女孩儿这样不行,那样不行,那他可就得绝望死了。

说句不哪样的话,他真爱这个小姑娘,哪怕对方让他做个接盘侠,咬咬牙他都能认。

最可怕的一种结果,就是让他做小三,小四,他……只要一想到这个结果,心里面就揪心的难受。

但难受完了后,发现自己竟然也能接受。

只能说,当一个人真的爱上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对方就算是让他杀人放火,他都心甘情愿。

这就是妥妥的恋爱脑了,不然的话,也不至于为一个人就将自己牺牲到这个地步。

还好,在酒足饭饱后,将人小姑娘送回技术部的实验室,张耀阳这才把此行的结果,告知给钱伟。

“当初在招聘这个小姑**时候,我曾经对她的过往做过一个详细的背调。”

“啊?什么叫背调?”

钱伟下意识的反问。

张耀阳耐心的解答,大意就是背景调查,查了对方的三代。

毕竟,他给的薪水很高,一个月能拿到200块钱的高薪,自然是需要看一下对方的出身背景,还有人际交流圈等。

不是那个合适的人,就算对方再聪明能干,他也是不会收的。

接着,在钱伟不安的期待下,张耀阳对他伸出了手。

“恭喜你,找到最合适的人生伴侣,也希望你两的爱情,能收获甜美的果实。”

钱伟一颗心落了地,紧紧地回握着张耀阳的手。

“哥,这一切都多亏了你,不然的话,我现在还指不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张耀阳笑了笑,这一声感谢,他自然是受得起。

毕竟,他在这些年里,真的给钱家挡了几次事。

光是第一次,钱伟父母还能活着,钱伟现在还能娶媳妇,都是他的功劳。

要不然的话,失去父母庇佑的钱伟,一辈子就是个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劳苦大众,别说娶媳妇,这辈子都别想过这么舒坦的日子。

更不要说,现在还能娶这么一个高学历,很能干的媳妇。

酒足饭饱,张耀阳在村子里面转了一圈后,很意外的在小卖部这里,见到一个熟人。

这个小卖部,很多时候是其母林翠芬在经营,也请了一个比较可靠的选亲大姨娘帮着打理。

此时,其母早已经休息去了,就大姨娘没事干,所以还在盘点货物。

这小卖部里面出现的人,是他曾经的岳母,也就是李玉凤的妈。

自打和他家退亲后,这家人就离开村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一走就是两年,没有想到,如此寒冬腊月,竟然会出现在村子里。

她的样子,比起最后一面见到的时候,还要憔悴一些,头发也白了不少,看来在外面的生活,让她的日子好过不到哪里去。

张耀阳没打算去寒暄,只是站在那里,听着大姨娘和对方唠嗑。

“老姐妹,这些日子不见你,在哪儿发财呢?”

“没发财,发啥财啊,外面比家里难过多了,吃口水都要钱,哎……”

“那是,外面千好万好,也不如咱自己的家好,咱水电村子里都是免费的,上哪儿找这样的好事去。”

说完,又继续八卦的问起来:“那……这次回来还走不?”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