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第398章 3亿和3亿

第二天,

徐培新早早就抱着笔记本,在陈默办公室对过空着的工位上,一边工作一边等老板上班。

临近十点,听着前方传来一声声,“老板早~”

徐培新抬眼,看到老板跟几名员工站在中央展台旁边,看了一会集团的“守护圣兽”和昨天刚放上去的“神器”。

收回目光,他赶紧收拾下东西,在老板办公室门外候着。

陈默见状,打开门,“进来吧。”

几分钟后,陈默看着电脑屏幕,上面一共摆着3套方案,年会为期3天,整体预算3亿左右。

好家伙一天一个亿,也就是彼岸,换其他企业要么就是这种规格的办不起,即便能办得起,老板同意,其他股东都不带同意的,即便月营收跟彼岸一样超过20亿,估计能给3千万的预算就不错了。

不过陈默好奇心倒是越来越重,他倒要看看这些钱都花在哪。

方案一:娱乐赌城-——拉斯维加斯,世界闻名的博彩业、世界级的娱乐表演和豪华酒店,百乐宫、凯撒宫、威尼斯人等酒店各具特色。

方案二:黄金之城——迪拜,刚落成世界最高的哈利法塔、七星级亚特兰蒂斯酒店、人工造海,海上建造的棕榈岛,拥有世界最大的世界最大规模的购物中心

方案三:集团新家——彼岸科技园,一期刚竣工,借着下个月搬家的契机在这里举办集团年会,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三个方案上的卖点,看上去都很不错的样子,陈默看的劲儿劲儿的。

因为除了三,另外两个地儿,他两辈子加起来也没去过一次,那个威尼斯人,他只有在某些片子的开头才听说过,还有什么葡京。

不过方案三在家里办是不是有些单薄,毕竟在家里办,省去了场地租赁、数千间酒店、上百架次往返包机费用,应该花不了这么多钱。

陈默看着下面有具体加粗字体的说明,原来把省下来的钱都折价,在年会奖品里进行加码。

看着方案三年会奖池里面的大奖,以陈默现在的身价稍微代入了一下竟然也有点小心动,开头有的奖品,他都没有,有点亿思.

陈默高看了徐培新一眼,“呦,可以嘛,还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后者谦虚地说道,“没有,这个方案之前也征求过工会那边,这条是他们建议加上的。”

“嗯整挺好,不过拉斯维加斯这个方案直接排除,赌城还是别涉猎为好,作为一家正能量的企业不要开这种先河。

不是说心疼那个钱,就是每人给个一万刀,玩一玩,尝尝鲜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实在人性不值得考验,我怕咱们集团员工基数这么大,万一因为咱们在那边办了一次年会,有人稳不住道心,真上瘾,那我罪过大了,做事情不光要想好的方面,还要想好各种后果。”

“嗯,老板,我受教了。”

有些东西只有零次和无数次,比如**、家暴、**、赌博.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碰不要碰,哪怕一次,不要想着只是玩一下,危害不大,可往往这种人陷进去就出不来了。

别看拉斯维加斯被称为娱乐之城,后面还有罪恶之城,赌徒的天堂等说法,这可不是白来的。

黄赌毒不是单一存在的,往往伴随着二合一或者三合一的组合拳。

就像某APP,先用不穿衣服的小姐姐直播引流,然后里面充斥各种小游戏,不怕你不看,就怕你不玩。

哪怕天才如许朝军后续也陷入了德州扑克的漩涡,越玩越大。

按照原本轨迹,许朝军是郁郁不得志才通过这种方式来消耗自己。

可现在不一样,这家伙作为彼岸核心高管之一,动辄出席各种技术论坛,在业内影响力颇高,拥有一片光明的未来。

结果万一被自己一个年会把瘾勾引出来,咔嚓又陷进去,那他可就痛失一员大奖。

陈默生怕彼岸这帮人,衣衫革履去那边,光着**滚回来,最后闹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根本没必要。

有去赌的那些钱,他给员工发福利岂不是更好。

“剩下这两个方案我就不定了,这样,你把这两个方案重点写清楚。

选一,迪拜的卖点列一下,就是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选二,那就参观新家向钱看,在咱们集团新家,特色是什么,年会奖品的整体价格都重点突出。

差异性和核心竞争力让大家能看到,然后把这两个方案放在内网上。

让大家投票,民心所向也是彼岸所想!

三天内出结果,然后进行后续的筹备工作。”

“嗯嗯!”

陈默点开电脑桌面右下角的日历,

“今年春节稍微晚一些,2月9日,各业务线年前都有春节活动,把集团年会的时间往前面调一下,放在1月中旬吧。”

“好嘞!”

既然刚才提到了集团新址,陈默问起那边的整体进度,毕竟这两个月比较忙,他没太关注那边的情况,

“对了,彼岸科技园那边收尾的情况怎么样了?”

“一期基本都弄完了,在做最后的保洁和验收,预计25号能全部搞定。

科技园内各商铺入驻目前都已谈妥,基本都是中高端、衣食住行、娱乐场所应有尽有。许多商家非常积极和热情,目前正在进驻,月底前能达到开业状态。

您非常重视的食堂问题,咱们也下了大力气,集团员工来自天南海北,基本都能在咱们新市场吃到家乡的口味,中西方菜式、烧烤、海鲜、水果应有尽有,绝对让大家满意!

二期那边的创研院和员工宿舍楼目前主体结构的施工已完成,进度喜人,两个月后封顶,预计二期竣工日期会提前两个月,将在明年10月份左右装修完毕,年底前员工可以入住。”

徐培新问一答三,说的还是很详细的。

“二期施工的噪音不会对一期这边有所影响吧?”

“这边之前评估过,一期和二期中间隔着一个园林绿化带,有段距离,另外一期的窗体都是隔音密封,完全不会受到影响,由于有中央新风系统,透气性不用担心。”

陈默点点头,突然想起了什么,问了他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装修导致的甲醛问题是怎么处理的,会影响到咱们员工的身体健康么?”

“老板,这点您大可放心,虽然窗户出于美观、安全、光线通透等因素考虑是密封的,但装修材料都是用业内最高端、绿色环保无污染,而且工位还有大量绿植、新风系统自带过滤甲醛功能,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和净化能力。

月初我带着第三方专业的空气质量检测机构去检测了一下。

国标是0.08mg/m,而我们检测出来的则是平均0.03mg/m!”

看到老板眉毛一挑,徐培新知道老板讨厌被平均,赶紧补充说道,“最高0.05mg/m,最低0.02mg/m。”

“嗯不错!有心了暂时就这些,去做事吧。”

“好,老板再见~”

刚才陈默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上一世他曾工作过的一家公司跟房东因为租金问题产生了纠纷,然后突然宣布全体紧急搬家到了一栋办公楼,他们公司新家刚装修完。

所有人看着公司的新家,新的工位、新的墙壁,一切都是新的,而且办公环境比之前上了一个档次,电脑椅价格都破千元,还是很欣喜的,随后他们的鼻端闻到了一股异味。

当即许多家里有装修经验的同事立马反应过来,就向人力部门反映了公司甲醛问题和甲醛的危害,至于具体危害性,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一级致癌物。

结果这些反馈如肉包子打狗。

后来看反应的人越来越多,人力复述老板的意思就是,为了这个新办公地点,公司又是房租、又是装修、又是各种设备,花了大笔钱,辛辛苦苦搞好了,就不能体谅体谅公司的难处么?

其他问题员工们能忍,可涉及到人身健康问题,怎么体谅,拿命来体谅么?

看事情有扩大化的趋势,公司直接每人发了一包医用的一次性口罩就想息事宁人。

可这玩意只能防疫情,连PM2.5都防不住,更不要说防甲醛了。

如此敷衍的处理方式,潜台词很明显,哪来这么多事,爱干干不干滚。

过几天有员工自发从家里之前装修买的家用检测仪,一测,好嘛基本都在0.6~1,个别区域直接翻了10倍不止。

老板平日让他们卖命工作,没想到现如今成了真·卖命工作。

后来个别员工抗议无效,选择了离职跑路。

绝大部分员工留下来,既然无法抗争,那就选择认命,只不过他们戴上了防毒面具,陈默也是面具大军其中一员。

嗯防毒面具都是自掏腰包买的,后来陈默看到抗疫人员脸上一道道勒痕,他很能共情,因为他也曾经历过。

只不过他们渐渐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搬到新家后,老板和那些高层领导很少出现在公司,基本都是远程指挥.

那段时间这栋楼其他公司员工口中,流传着一个传闻,那就是这栋楼里有一家明面化工实际**企业,动不动就能看到带着防毒面具的人在大楼里穿梭,还被人举报了.

至于后来?当然是不了了之,涛声依旧。

当时他们这帮员工多老实本分啊,受不了的主动离开,能忍的继续当牛做马,人善被人骑嘛。

现在陈默知道,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行使即时解约权,【并主张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存在甲醛有害环境也在此列,劳动者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接下来员工需要收集相关证据,比如甲醛检测报告、身体检查报告等,证明甲醛超标与身体不适之间的关联。

可这有什么用呢?

即便有真的猛士挺身而出,耗费年余官司打赢了,得到应有的赔偿,长出一口恶意,那也只是让企业把原本属于你的还给你,仅此而已,至多无非多赔一点钱。

对它们来说九牛一毛,不痛不痒,太阳依旧照常升起。

牛马顽强抗争,在他们眼中不过是湖面小石子落水泛起的涟漪,转瞬消失不见,不留痕迹。

胳膊拧不过大腿,人微言轻命薄的员工又能怎么办呢?

那换成彼岸的胳膊能不能拧得过呢,那得拧一拧才知道结果!

又回到了那句话,违法成本太低,维权成本太高!

除非反过来!

教员曾经说过,「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陈默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而且可操作性不低.

看着自己今天的日程,吩咐门口的冷宁,把一个会议往后推了一个小时。

叫来范典,让他插个队。

因为目前这家伙刚胜任彼岸工会**,又兼任职言事业部负责人,是绝佳的人选。

结果看这家伙一进来,就找他汇报关于工会的具体事宜。

毕竟工会刚成立不久,作为老板,陈默得拿出自己的态度来,

“行吧,先看工会的事。”

陈默打开对方发过来方案,是关于后续工会开展工作和职责的细则。

看着里面的内容,他只看大的方向,这份报告整体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职言上面的大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找出目前互联网大厂存在的通病,彼岸是否存在类似问题。

包括不限于:

组织结构:企业汇报层级冗余导致效率低下;

OKR或KPI:制定过于激进,员工出现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的情况;

开会:会议次数过多,导致员工开会时间超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降低;

成长:晋升、调薪和激励制度制定不合理,导致员工跳槽;

向上管理:媚上行为弥漫,导致企业风气变差;

福利:时间流逝,许多福利打了折扣,变得可有可无;

帮派林立:随着招聘各大厂员工后,会出现类似X度帮、X里帮、X讯帮的情况,这是个伪命题,有利有弊,需要注意;

第二部分,制定工会后续工作职责。

一、工会成为集团和员工承上启下的枢纽,针对集团内是否存在上述问题,起到监督、评估、反馈的职责;

二、提供员工反馈通道和机制,解决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定期向上汇报。

三、员工福利从人力资源部承接过来,在保持原有不变的基础上,为员工提供情绪价值和归属感,比如根据员工爱好,创办各种社团,组织活动;逢年过节的员工礼品制定;每月最后一天的员工生日会等等.

四、定期进行对集团内员工进行匿名性质的360度环评,包括周围同事、工作氛围、领导等方面的评分,进行整体性的摸排评估。

陈默看了十来分钟,“上面这些问题列的很尖锐啊,都是大公司病,你这边继续保持这样的迭代,对于这些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整体没问题,这个方案我批了,每月月底向我汇报,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找我。

核心原则只有一条,无论管理还是员工,各司其职,在彼岸价值观的引领下,为彼岸集团添砖加瓦。

人力资源在做减法,员工工会要做加法,一加一减保持平衡,你们两者成为集团上下一心的催化剂。”

“明白。”

“另外,你们现在32个人,还是太少,按照100:1的比例去扩招工会的规模,从各司各部招募,还按照之前的方式,只不过这次终面是你。”

“好的!那个我这边完事了,老板您叫我来是.”

“我记得职言当初开辟了个法律援助板块来着,现在什么情况了?”

范典不知为何老板突然问这个问题,这种属于自身负责业务,他回答的很清晰明了,

“这个板块创立之初是利用集团法务的资源,线上为广大员工提供劳务纠纷等法律问题的解答。

一开始还是很火爆的,职友们也很有热情,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冷清下来,就目前来看,只能说属于职言最冷清的板块,现在还在维持着,没有关闭。

即便我们之前通过几个帮助打工人胜诉的成功案例,效果也不明显。”

“原因分析过么?”

“嗯,之前曾主动联系过几个来求助的职友,原因不外乎,费时费力不讨好。

具体点就是耗时特别长、诉讼流程和递交各种手续很是繁琐、即便胜诉执行困难,阻力重重。

最无语的是这种大部分都是企业方面的问题,却让员工买单,处于劳动仲裁的员工跟在公司一样都是处于弱势地位。

先不过劳动仲裁这段时间的空窗期,既是事后想要投其他公司,那些公司的HR唯恐避之不及。

他们这种人就像职场的劳改犯,为了自身权益与强权抗争却反而成为了自己职场生涯的污点,黑色幽默不过如此。”

“那些维权成功的呢?”

“也是类似的说法,失去的远大于得到的,有许多人后悔了。后来他们也看开了,也不想再沉浸过去,大部分人选择向前看,但职业生涯算是毁了一半,很少有公司会选择这样的员工。

甚至后来有些人在职言分享维权经历,劝告那些后来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也导致即便后续职友即便能得到法律层面的解答,证明他们是正确的,但越来越少能迈出那关键的一步。”

陈默叹了口气,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问题原因分析出来,你们有想过什么解决方案么?”

范典笑了下,笑容有些苦涩,“确实想过,不过觉得有些异想天开了,就没跟您说。”

“不妨说说,我姑且一听!”

虽然范典知道老板跟其他老板不一样,但依旧没报什么希望。

他就当给老板讲故事了,缓缓开口,

“我们之前的解决方案是,站在对方,也就是员工视角来想问题。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打官司,这就回到刚才我说的费时费力不讨好!

因此,只要解决这三点就行了。

从费时到省时,我们查过,如果有专门律师,全权代理劳务纠纷案子,甚至开庭当事人都不需要出面,能节省当事人大量时间。

从费力到省力,同上,当事人只需提供各种证据和资料,中间关注案件进展即可。

说白了如果有一个专门处理劳务纠纷案件的中介机构,就像用户买房买车一样,只需要交钱、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最后等待结果就行,中间一切环节不需要再操心。

甚至可以开发一个APP,来进行这种信息资料的申请,提交审办,在线查询进度和结果。

或许只需要短短一到两次跟律师的接触,员工就可以完全撒手不管。

至于最关键的不讨好,也是最大的痛点,就是担心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

针对这点,虽然绝大多数企业都对这样的员工一刀切,但还是有不看重这些的企业,我们可以从中特事特办,在职言进行单独的匹配。

只有这样维权成本变低后,将会涌现越来越多的星星之火。

那些无良企业的违法成本就会变得更高。

这就是最终的目的。

那怎么达到这些呢?”

或许范典在陈默身边呆的时间长了,不自觉也沾染了一些陈氏特质。

只见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了‘律师团’几个字,

“首先,得需要组建一支擅长劳务纠纷类型的律师天团,而且数量要多,覆盖更省市,能给予这些劳动者提供线下法律援助。

其次,职言可添加一套完整的法律服务线上商品化,线下服务化的流程、一套律师评价体系、一套定制化的职位匹配机制。

最后就是钱!想要达到这个理想化的阶段,之前我们还预测了下集团所需要的资金~~”

说到钱,范典从之前的慷慨激昂到最后有点底气不足。

陈默倒是听的津津有味,因为对方一些想法跟自己有些不谋而合,

“大概预算在多少钱.”

“3亿!”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