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帝王周元宇文功 第200章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第200章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王爷,大乾人马上就要进入大景国都了!”

大乾军后方八十里外。

一个骑着异兽的探马,用极快的速度,回到了本阵。

这些异兽,虽然没有什么太强的战斗能力,但速度却出奇的快。

是探**绝佳选择。

毕竟,探马与其他兵种不同。

能够成为探**,无一不是精锐。

要知道,探**任务,可是在敌人所在区域执行任务。

即便他们最主要的目的是躲避战斗,但是如果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无法击败对方的话。

那么自然也无法将情报拿回去。

而在敌人占领的地方,随时都可能会出现遭遇战,这个时候拥有极快的速度就能够减少他们进行战斗的次数。

最关键的是,足够快的速度,才能够尽快将他们探听到的消息,传回到大军之中。

听到探**话。

为首之人皱了皱眉头。

“王爷,如今已经到了大景境内,我们是不是该动手了?”

身边有人开口说着。

“大乾人这么不急不躁的往前走,难说大乾王朝内,是不是已经做了其他的准备。

而现在我们在大景,若是此时歼灭大乾人。

至少可以将之栽赃成大景所为。

这对于我们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

不过在听到他的话之后。

安神王朝他看了过去。

“你会相信,大乾天子,会死在一个连国士都没有的王朝之中吗?”

“这……”

刚才说话的偏将哑然。

确实。

这样的借口听上去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根本就无法让人相信。

即便他们本来也没有能够指望瞒过所有人,但是如此光明正大,那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嘲讽了。

安神王眼神闪了闪,然后轻声开口说道:

“比起这些我倒是更想知道,大乾国主,来这大景王都要做什么。”

他回忆着自己之前曾经得到的情报。

大乾和大景之间,关系似乎有些特殊。

按说两国应该是盟友,但是他现在却无法做出这样的判断。

摇了摇头。

安神王看向探马。

“继续打探,本王要知道关于大乾的一切消息。”

在探马离开后,安神王没有再继续前进。

以他亲卫军的脚程,用不了半天时间就能够赶到大景国都。

而且如果再靠近的话,恐怕就有可能会被大乾之人发现了。

现在,他只需要派一些探马前往大景国都。

自然就能够得到那里的消息,根本就不需要做出这样冒险的举动。

虽然在大蟒,他因为大乾吃了不少亏。

但是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将大乾放在眼中。

区区大乾,他怎么可能在意?

别说是一个大乾了,就算是如秋云那样的强盛王朝。

他自忖也可以来去自如。

何况,其实他可是将自己手下的一万精锐带了出来。

虽然人数不够多,但各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哪怕是普通的士卒,都达到了六品之境。

如此强大的军队,就算是在整个大蟒,也称得上是难得的精锐。

要对付一个没有任何支援的大乾。

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更何况,还有他这个九品之上的强者。

所以对于他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眼中,将这一次复仇之旅,当做游玩罢了。

安营扎寨。

安神王躺在温暖的营帐中。

但是他却并不知道,一双眼睛,在极远的地方朝这里看了一眼。

然后悄然隐去。

此人,实力不强。

至少对于他来说,与蝼蚁无异。

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根本就察觉不到。

而此刻当他离开的时候,所爆发出来的速度,却是国士二三品恐怕都难以比拟。

“陛下所言不错,果然大蟒并没有放弃对付我大乾。

不过如此精锐的军队,着实是可怕。”

带着这种感慨,他身形极快的朝大乾中军而去。

而另一边,周元已经远远的看到了前方的城墙。

大景的城墙,威武而雄壮。

和大蟒那般上国国都城墙自然是无法相比的,但若和大乾比起来,简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看着这城墙,周元不由得有些感慨。

“此次回去,我大乾,该重修国都了。”

听到这话,霍去病点了点头。

他直接开口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如今那般城墙,实在太过破旧,哪里能配得上我大乾的强盛。

莫说是国士了,即便是个一品战将,恐怕也都挡不住。”

秦琼也笑了笑,然后说道:

“去病所言极是,不过臣斗胆建议。

如今的大乾王都,对大乾版图来说,所在地域极其的偏僻,恐怕不利我大乾发展。

依臣之见,不如将如今王城设为陪都,再另建王都。”

听到这话,众人都惊讶的朝他看了过去。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哪怕是周元在听到秦琼所说的这件事情之后,脸上也露出了思索之色。

改换国都。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恐怕朝中必然会有诸多的阻力。

尤其是那些守着旧制的老臣。

虽然他已经将朝廷清洗过不止一次。

但他终究不可能将所有的前朝大臣全部清洗。

其中固然大多数都是墙头草,但墙头**就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他不可能强迫这些人,去冒着生命危险,效忠一个随时可能被赶走的傀儡皇帝。

而这些大臣,在他重新掌控权力之后,并没有表现出来什么差错。

而且这部分人的数量极大,占据了整个朝廷的大多数。

甚至不光是大乾原有的重臣。

大乾新得之地,大理、大元两国。

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彻底的并入了大乾。

其中的一些精英,在诸葛亮设立的科举中,已经进入朝堂。

对于这些人来说,除非他会将大国都搬入故土。

否则的话恐怕也不会轻易接受迁都。

不过对于他来说,这并不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以他如今的声望和能力。

即便阻力再大,对于他来说也完全可以推行下去。

“朕会考虑此事。”

周元点了点头,表示将这件事情放在了心里。

此地的都是武将的。

哪怕是秦琼,提出了这个不错的建议,但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当真听取秦琼的建议。

也许未必是错的,但也很难做出最好的选择。

而且,文武各有其职。

才是王朝运行之道。

一旦文武混乱,那最终造成的结果,必然是职权分崩离析。

就算是有他的压制。

可只要开了这个口子,未来继位的后辈子孙,恐怕就要为他今日的所作所为而付出代价了。

他要成为千古一帝。

既称千古,若二代而亡。

这样的千古一帝又有什么意义。

即便是诸葛亮,他其实也曾经犹豫过,是否要将之派往战场。

不过诸葛亮身为左丞相,本就是群臣之首。

而且他给诸葛亮的职位,也非主帅,至少名义上不是这样的。

抛下心头这些想法,周元看向远方。

大景国主已经率领诸多皇子远远的迎接。

同时,大景群臣恭敬侧立。

大景国主就站在首位,他看着逐渐靠近的大乾一行,深吸了口气,然后长长的躬身行礼。

此礼,恭敬到了极致。

甚至已经超出了正常属国与宗主国的礼节不止一点。

哪怕是他后面的群臣看到这一幕,脸色都有一些难看。

不过没有人开口。

毕竟,在他们的国主这么做之前阻止,顶多让陛下不满。

但若此时阻止。

那可就是将大乾得罪了。

而这样的结果,没有人能承受。

大景国主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他能够猜出身后众人的想法,但这正是他的目的。

因为他不想被人阻止。

不过他相信这并不是一件太大的问题。

就算其他人并不理解。

但上将军是一定能够理解他的做法的。

和他所想的一样。

一开始的时候。

柳生的脸色也有些难看。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

大乾之中,随便几个战将,就能指点他突破一品的关卡,进入国士之境。

而且,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大乾的实力到底有多么的恐怖。

若此时没有足够的态度,将来恐怕大乾也就不需要了。

不论众人是否愿意,在大景国主行礼之后,其他诸多朝臣,也只能跟着行礼。

周元骑在马上。

此马也是一只异兽,拥有六足。

实力不算强大,只有二品战将之境。

之前霍去病一脸肉疼的,准备将他的坐骑狮虎兽献给自己。

不过被他给拒绝了。

狮虎兽固然看上去威风。

他周元非常清楚他的根本是什么。

即便麾下战将初始忠诚就已经达到了满值。

可若做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已经满值的忠诚度,迟早也会有一天掉光。

或许一件事影响并不大。

可一旦事情有了第二次,那离第二次恐怕也就不远了。

这是他的原则。

而且,狮虎兽这么强大。

难道跟着他,被关在深宫大内吗?

这没有任何意义。

唯有霍去病,才能够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大景国主,诸臣,免礼吧。”

走到了大景君臣跟前,周元才淡淡的开口。

听到周元的话,大景国主抬起头来。

脸上露出了一抹震惊之色。

太年轻了。

他本来以为,柳生之前和他说,大乾天子年轻,多少带着几分夸张。

毕竟,一个太过年轻的天子。

怎么可能镇得住天下。

但直到现在真正见到这位大景的宗主国国主,他才知道之前的柳生还是太过保守。

这何止是年轻。

甚至可能都不过20岁。

在这个世界,若有几分天赋实力,即便无法长生,可延年益寿还是能做到的。

所以诸多王朝的国主,活百年已经算得上一年早逝了。

长寿一些的,甚至能够达到一百二十余岁。

若是能够进入国士,达到一百五岁都不是什么问题。

所以对于诸多王朝来说,能继位者,四五十岁都可以称得上年轻。

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国主。

一来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嫡系,二来没有时间学习如何治理王朝。

只有一种可能下,才会有这样的国主出现。

那就是意外。

带着几分震惊,大景国主赞叹的开口说道:

“今日面见上国天子,着实让臣震惊。

不想,上国天子,居然能以如此年纪横扫诸国。

这般伟绩,千古难寻。”

周元笑了笑。

没有将他的吹捧放在心上。

他的情况到底如何,只有自己知道。

当然,如果用这样的开局打出这样的家底,正常来说确实也称得上一句千古难寻了。

“大景国主过誉了。

朕此来大景,可有叨扰之处?”

大景国主神色肃然。

“今日,大景蓬荜生辉。”

说着,大景国主看向了自己的身后。

诸多皇子一个个面色各异,但多数都带着恐惧和担忧。

“这些,乃是臣之子。

臣斗胆,不知可有皇子有幸,能够入大乾学习一二。”

质子!

周元心里马上就反应过来这个词。

质子很正常。

别说大景国主主动开口,就是他不开口,周元在走的时候也绝对会带上质子离开的。

这大景国主,不是一般的果断。

这般手腕,放在大景这样缺陷严重的王朝,确实是有些屈才了。

他回想起了自己当初听到的传说。

当代大景国主上位之时。

王朝百废待兴。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景国主生生凭着一己之力,重新将整个大景拉到了巅峰。

只是国士的诞生,需要的巧合太多,并不是人力所能及的。

若非如此,大景的国力,恐怕早就超越大魏这样的王朝了。

这样的决断,这样的手腕。

绝对称得上一代明君。

如果他没有系统的话,恐怕当初都无法从死局之中走出来。

大景国主遇到的危机虽然不如他严重。

但也极其困难了。

这才是真正的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虽然没有直接点头答应。

他出来大景什么也不清楚,现在答应下来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对于这些皇子,他自然也是要考察一番的。

他并没有什么打压大景的想法。

相反。

立志成为千古一帝的他,从来不担心属国的国力变强。

所以,他可是真心想要给大景,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的。

至于其他,那就不是他能够控制的了。

……

写不完,过了十二点还有一章,应该是十二点半之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