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当咸鱼县令,怎么转眼成帝师了? 第十九章 皇恩令

整整三天三夜。

除了让贴身宫女将饮食送入御书房外,宫妙菡跟八贤王在御书房中整整闭关了三天三夜。

朝堂上下都在猜测,这女帝跟八贤王在搞什么东西,都三天没有上朝了,以前的女帝可不是这样的。

虽然,天下人对她一介女子称帝颇有微词,但是,不得不说,这位女帝,对于这天下,还是真正放在心上的。

北境,宫岳府上,校场之上。

“父王,我北境十五万兵马已经点齐,都是常年跟大燕征战后的百战精兵!”

“父王,十五万兵**粮草辎重,也已经准备齐全,随时可以出发。”

“父王,你们出发之后,这北境您放心交给孩儿,孩儿会率领剩下的十万兵马将整个边境守好的。”

“报告王爷,十二路信使来报,滕王、秦王等十二名王爷都同意了王爷的提议!”

高高的点将台上,站着一名年过五旬,身材魁梧挺拔,肩宽背阔的老将,个子不高,但是站在那里,却给人一种面对巍峨山峰的错觉。

这个老将有着一张国字脸,脸上棱角分明,仿佛是被这北境的寒风雕琢而成。

“好,你们都辛苦了,二郎们,我们的陛下,正值壮年,怎么会驾崩得如此突兀!而这个宫妙菡,区区一介女流之辈,竟然趁我等藩王不在,趁机谋夺大位!”

“之前,为了天下百姓考虑,我隐忍许久,但是,思前想后,我还是觉得,虽然,一时的起事,会让百姓们流离失所,但是,等本王平定了天下,一定会让百姓们一劳永逸,永远也不用再遭受着战火之灾!”

“战战战!”

台下十五万军兵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口号。

“好了,大家都回去准备吧,等时机成熟,我等三十六路藩王一齐起事,定要为这大乾的天下,选一名明主!”

想到这里,宫岳仰头望天!

“这天下,自己说不得要争上一争了!大哥,你在天之灵可不要怪二弟啊!要怪,就怪你为什么没有一个儿子吧!”

“你的天下,二弟替你看着!你的嫔妃和女儿,二弟替你养着!不用谢了!”

“咔嚓!”

原本阴沉沉的天空中,一道闪电如同一柄利剑撕开了低沉的天幕,仿佛预示着什么似的。

第四天,已经不抱女帝能来上朝希望的百官们正在大殿上叽叽喳喳闲聊的时候。

“皇上到!”一阵中气十足但是却略显阴柔的叫声从远处传来。

只见女帝宫妙菡同八贤王联袂而来,很快就进入了大殿。

“陛下,臣等恭候多时,不知陛下这三天为何没有上朝?”

白发苍苍的首辅拱手问道。

“大家稍安勿躁,今天,朕要颁布一条新的法令,朕这三天没有上朝,真是与八贤王在研究词条法令。”

“哦?不知是何法令,为何臣等不知。”

“哦,此项法令叫做推恩令,乃是针对我大乾各路藩王的法令,所以,没有通知首辅大人。”

“敢问这法令?”

“此法令朕称之为皇恩令!乃是我大乾皇族对各路藩王的施恩,具体内容是......”

半晌之后,朝堂一片哗然。

白发首辅老泪纵横:“陛下英明!此令甚好!”

“陛下英明!”

乌泱泱的,在白发首辅的带领下,整个大殿推金山倒玉柱般的跪倒一片。

看着脚下心悦诚服的一群大臣,宫妙菡第一次从内心感受到了这皇位上的成就感。

没想到,这小小县令的一个点子,就让平时一直都对自己不咸不淡的首辅大人变得五体投地!

朕还真该好好的感谢一下这个小县令。

这么有才,屈居在小小的大玄边境上,真是委屈他了。

不过。

一想到陈烨对自己的吐槽,想到他对自己这个女帝所颁布一系列法令的不屑。

宫妙菡心中又恨得牙痒痒。

现在,一定不能让他发现自己就是女帝,否则,他一定会看不起自己,更不可能心悦诚服的为自己所用。

想到这里,宫妙菡定了定心神,当堂处理了这三天积压下来的政务,就命令大家散朝了。

至于被换了名字的“皇恩令”,也被三十六匹快马携带着朝着三十六路藩王的封地而去。

“接下来,朕就等着吃瓜看戏了!”

当上皇帝这么长时间了,宫妙菡第一次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藩王这柄悬在自己头顶的达摩斯之剑,终于不在了。

而且,随着“皇恩令”的推行,三代之后,恐怕藩王这种庞然大物,就得名存实亡了吧!

这天下,终究还是自己的天下。

“陛下,老臣先告退了!”

一旁的八贤王看到女帝陷入了沉思,就想要告退,却不料宫妙菡确实叫住了他。

“哎,别急啊皇叔,您跟我说说,这次去永宁县,还有没有其他收获?”

“啊?收获?”

“是啊!难道除了这个推恩令,就没有其他什么收获了吗?”

“那倒不是,老夫还收获了一个京都琉璃和猪肉的独家代理权!”说到这个,八贤王心中就美滋滋的。

要知道,在永宁县随处可见的琉璃制品,在这大乾京都,那用价值千金来形容,那都不能说是夸张,而是事实!

“哦?那朕要在这里先恭喜皇叔了!皇叔家财万贯就在眼前啊!”说到这里,宫妙菡心中不由得也有些羡慕。

国库空空荡荡的且不说,就是自己的内库,也都所剩无几了,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这身龙袍,谁又知道,自己仅有这一声龙袍了呢!想要多做一件龙袍的银钱,自己都没有。

“哈哈,陛下放心,老臣自然不会独吞的,更何况,这个机会,还是陛下给老臣的,这生意,老臣跟陛下五五分。”

宫妙菡莞尔一笑:“那就多谢皇叔了。”

“不过,陛下,老臣在回来之前可是答应了这陈县令,以后他永宁县的盐铁供应,都成本价供应给他。”

“相比起推恩令来,这点蝇头小利,让给他就给他了。”

“那行,陛下,老臣这就回去,去招呼府里的人去张罗琉璃铺和猪肉铺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