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啦……
随着厨房里传来的一声响,满屋子飘着肉香味儿,就连呼吸的空气都仿佛能攥出一把油。
要是搁65年以前,液化石油气还没在城市里普及,家家户户做饭都用煤球炉子的年代,住小楼的人家也只能在楼下做饭,谁家要是做一顿肉,整条街都能闻见肉香。
严巧珍手里的锅铲快速翻动,雪白的肥肉渐渐变成了金黄色,滋滋冒着油光。
一旁的李想掂着脚,伸长了脖子朝锅里看去。
“妈!什么时候好啊?”
严巧珍笑着:“刚下锅就等不及了?找你哥玩去,再等会儿就能吃了。”
李想吞咽着口水,一步都舍不得离开。
小手在口袋里摸出一块水果糖,拨开糖纸,伸着胳膊够到了严巧珍嘴边。
“妈,你吃!”
严巧珍躲了一下:“妈不爱吃甜的。”
李想却不肯放下,固执的举着手,严巧珍没办法,只能笑着含在了嘴里。
回头看向外面,李学军和李天明伯侄两个正蹲在大门口抽烟。
屋里的空间太小,一根烟半天都散不掉。
“你和我说的那个事,我想过了,咱们村那座山上的野物,前些年都给打的差不多了,你就是抓些兔子野鸡什么的,能卖几个钱,还得大老远的送来市里,不值当的。”
李天明刚要说话,就被李学军给拦下了。
“苇海和水库里的鱼,你小子甭惦记,那是犯错误的事,集体财产可不敢胡来,要是偷偷摸两条自家吃,倒是没什么,你学庆叔不能为了这个难为你,可你要是拿去卖,一旦被人给发现了,知不知道啥后果?”
李学军只想着全家人平平安安的,可不希望侄子为了赚钱,干那些犯忌讳的事。
虽说这一年多,那股子乱劲儿消停了不少,学校复课了,工厂也都恢复生产了,可他还是觉得不稳当,不知道什么时候,哪股风就会突然刮起来。
“大伯,要是村里卖呢?”
呃?
李学军一怔,没明白李天明的意思。
“我是说,如果以村里的名义,卖给钢厂,公对公,这样应该不犯错误吧?”
李家台子的地理位置,称得上是得天独厚,不但紧挨着山,村北头还有一片湖,方圆七八里,因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因此被当地人称作苇海。
刚解放,划分苇海归属的时候,好几个村都在争,最后还是李天明的爷爷,还有本家的几位老太爷在工作组的面前亮出了地契。
这件事才算是有了定论。
旧**盖大印的地契又如何?
难道当年老百姓找旧**买地花的钱,就不算钱啊?
再者说,李家全族言明,那片苇海的归属权已经交到了村里,属于李家台子的集体财产。
谁能不认?
就这么着,那片苇海最终归属了李家台子。
不但每年能靠着卖芦苇赚上一笔钱,苇海里面的鱼虾,也都能卖钱给村民们创收。
只不过,之前的鱼虾都是卖给县里的物资局,属于统购统筹,这么一来,价格上肯定要远比市面低。
可要是能……
“那是统购统销的物资,村里哪能说了算?”
李天明顿感无语,大伯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这胆量实在小了点儿。
“大伯,每年苇海里能打上多少鱼,县物资局的人谁知道?最近这几年,还弄个了定额,多打上来的,人家物资局根本不要,最后全都分给乡亲们了,我说的就是这部分!”
李学军这下直接听得愣住了,看着李天明,怎么也琢磨不明白,这个侄子的变化怎么会这么大。
以前的李天明就是个踏踏实实的庄稼汉子,可现在……
“大伯,您觉得怎么样?”
李学军没立刻回答,而是在心里盘算了起来。
照李天明这么说的话,这件事还真的可以运作一下。
只要能定额完成县物资局的采购指标,多打出来的鱼,卖到钢铁厂,既能给村里增加一笔收入,还能解决钢铁厂的物资供应问题。
这属于一举两得。
他现在这个后勤处物资科科长的位置,别人都以为是个肥差,可实际上里面的苦,只有他最清楚。
国家现在对各种物资都施行统购统销,管控的非常严格,分配下来的定额是多少,就是多少。
剩下的缺口只能自己想办法。
就比如市肉联厂,每个季度给钢铁厂多少斤猪肉,多少斤下水,都是有定数的,饶是李学军磨破了嘴皮子,也别想多鼓捣出来一两肉。
可钢铁行业的一线工人干的都是重体力活,没有充足的营养,根本顶不住。
工人顶不住,产量怎么保障?
要知道海城钢铁厂可是市里的重点企业,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一旦计划产量无法完成,到时候上面就要层层追责。
别以为李学军管的是后勤,就没他的事,上个季度生产总结会的时候,就曾有人指出厂食堂的物资供应不充足,工人们缺少营养。
当时李学军可是挨了好一顿批,也就是他这些年在厂里的人缘不错,真要是有人死抓着不放,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没准就给他扣上一顶破坏**建设坏分子的大帽子。
“有把握吗?我不是怕连累到我,是怕村里……”
“没问题!”
李天明打着包票。
“这件事学庆叔肯定支持。”
他没敢说李学庆已经同意了,村里有电话,李学军一个电话挂过去,到时候就得穿帮。
“合着这事就是你一个人的主意,学庆还不知道呢?”
李天明又递过去一支烟,给李学军点上。
“您得先给我一个准信,然后我才好和学庆叔说,您也知道,学庆叔不服别人,就服您,您要说能干,他肯定没二话!”
李学军闻言,又好气又好笑。
“就算是能行,从李家台子到市里得走一百多里路,等鱼运过来,还不全都臭了!”
李学军已经被说动了,后勤物资供应有缺口,指望着物资局调配,工人们非得闹起来不可。
没办法,李学军只能安排所有后勤处物资科的人下乡采购,一两个鸡蛋不嫌少,三五只鸡不嫌多,就这么对付着。
如果真的像李天明说的那样,县物资局只要不管,这件事完全可以试着做起来。
“这您就别管了,我肯定有办法。”
来的路上,李天明就想好了。
家家户户都有洗澡的大木盆,盛满了水,把鱼放里面,天黑出发,赶着天亮前只要能到市里,就能保障鱼是新鲜的。
不过这么一来,运输量就有限了,毕竟大木盆太占地方。
“大伯,我们要是第一次能把鱼运过来,您能不能答应我两件事。”
“还两件,你先说了我听听!”
“第一件事,到时候厂里用一些废钢板顶一部分鱼钱。”
李学军脱口而出:“哪有钢板是废……”
话说到一半,李学军就明白这小子在想什么了。
钢板是不是废的,那还不是厂领导的一句话嘛。
“还有一件。”
“再有就是……鱼送过来的时候,我能不能往里面夹点儿私货!”
看看,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
“这才是你真正的目的吧?”
李天明忙道:“你可别冤枉我,我是真心实意的想给村里找一条财路,您也知道,咱们李家台子虽然比别的村日子好过一点儿,可也就那么回事,每年分红,一个壮劳力辛辛苦苦干一年,除了粮食,也就分个百八十块,能顶啥用,到了年根儿底下,孩子连身新衣服都没有,包饺子都不敢多搁肉,还有……”
“你给我打住,跑我这儿哭穷来啦?我说你呢,你打算夹什么私货?”
“苇海往东去,那片草甸子……”
李学军听着,真是彻底服了这个侄子。
李天明说的草甸子,并不是沼泽,而是一片同样长满了芦苇的水洼子,面积不大,但里面的东西也不少,每年还有成群的野鸭子在那里产卵。
按说是个好地方,可就因为传闻曾有人看见过阴兵过路,那里就成了一片禁区,平时只有不懂事的孩子跑进去捡野鸭蛋,回家以后也少不了挨上一顿胖揍。
“你不怕?”
“我怕啥啊!”
连重生这种事都发生在他的身上,现在的李天明称得上是百无禁忌。
“你们爷俩先别说了,快过来吃饭!”
伯侄两个回头,五个小的已经坐在餐桌前眼巴巴的等着了,桌上摆着一碗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