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140章 山不在高

张乐行催马急行,跟着前来迎接他的秘书快速穿过了外城,内城,来到了皇城外。

在经过检查之后,张乐行翻身下马,在几名禁卫师兵卒的带领下,往紫禁城中走去。

很快,他便被带入了皇宫之中。

看着眼前这座朱墙金瓦,十分壮观的建筑,张乐行眼神满是震撼。

“这就是皇宫吗?”

“这紫禁城,还当真壮观啊!”

虽然紫禁城内里很破,但光从外表来看,还是足够壮观唬人的。

尤其是那种皇权庄严所能带给人的神圣感,更是令张乐行呼吸急促,心中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很多时候,一座皇宫是否壮美,威严,其实关键不在于皇宫的建筑究竟如何。

而在于皇宫中所居住的那个人的权力如何!

如果皇宫中居住的是一位实权帝王,即便皇宫残破不堪,那给人的感觉也是神圣庄严不可冒犯的。

可若是皇宫中居住的只是一位傀儡,那再怎么壮观的建筑,也没办法给人心灵上的震慑。

这就叫做山不在高!

张乐行怀着忐忑的心情,迈步走进紫禁城,向着森森宫禁中走去。

很快,张乐行便来到了养心殿外。

在经过通报和再度搜身之后,张乐行迈步走进了养心殿。

旋即,便在养心殿中看到了正笑语盈盈看着他的李奕。

张乐行当即下拜道。

“末将张乐行,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奕闻言,只是轻轻抬手道。

“卿家免礼,赐座!”

张乐行闻言,乖乖从地上起身,来到李奕对面坐下。

但他的表情却是十分拘谨,坐的时候更是只坐了半个**。

李奕笑呵呵的说道。

“朕今次召卿家前来京师,主要有两件事情。”

“其一,为朕同卿家许久未见,如今正好见一见,同卿家叙叙旧。”

李奕在面对下属时,通常不会摆什么架子,整个人都显得很和气。

他很喜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拉近与下属之间的关系,进而确保下属的忠诚。

“其二,则是因为张家口的事情。”

“卿家想必应该已经了解了,关外的苏尼特部悍然突袭张家口,张家口方面损失颇为惨重,我大唐必须对此进行报复。”

“否则的话,今后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估计就要不将我大唐放在眼里了。”

“而这个任务,朕准备交给卿家来负责!”

“不知卿家意下如何?”

张乐行闻言,当即十分庄重的抱拳说道。

“末将谨遵皇命!”

“保证完成任务,献敌酋于御前。”

李奕依旧是笑呵呵的说道。

“很好。”

“有卿家的这句话,朕便放心了。”

“这次卿家率军北伐,朝中将会提供一切可提供之支持,只求卿家能够毕其功于一役。”

“一战剿灭苏尼特部,震慑草原,扬我国威,还我大唐北境安宁。”

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李奕不想吃下草原。

而是事情得分个轻重缓急!

当前大唐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关内,以及满清身上。

在搞定关内和满清问题之前,李奕并不想大张旗鼓对草原用兵。

嗯,如果有对草原用兵的精力,李奕还不如出兵南洋,打掉荷兰和西班牙在南洋的势力,将南洋给吃下。

不说别的,光是从粮食产量上来看,南洋的价值都要比草原高多了。

张乐行再度开口说道。

“陛下放心,末将保证完成任务。”

随后,李奕便招呼张乐行动筷。

此次赐宴,虽然只是寻常的家常菜,但张乐行吃的却很是高兴。

因为,一场宴会重不重要,不在于吃的是什么,而在于有谁在场。

这才是关键所在!

……

赐宴结束后,李奕返回了后宫。

就在这时候,李梁跑来汇报。

“报,启禀陛下。”

“陕西方向的军情处暗探传来奏报,石达开已经自长安动身,正在向京师方向赶来。”

李奕闻言,脸上浮现出了一抹发自真心的笑容。

“哈哈,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只要石达开肯进京,那么河南,陕西,甘肃三省也就算是稳了。”

“哈哈,天下一统在即啊!”

李梁闻言,开口说道。

“我大唐能有今日之局势,全赖陛下圣明。”

“若无陛下,便无今日之大唐。”

李奕满脸笑容,先是推辞谦虚几句,然后这才继续吩咐道。

“对了,接下来军情处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关外。”

“不光要盯紧西清和东清的动向,更要盯好苏尼特部的动向,确保苏尼特部的动向能在我大军的掌握之中。”

“以便将来我大唐发兵北伐,杀鸡儆猴!”

都说战争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在李奕看来,却也不尽然。

情报的重要性其实不在粮草之下。

一场战争,如果能够在开战前就掌握对方的详细情报,那么这场仗不用打你都赢了一半。

反之同样如此,如果你的详细情报被对方所掌握,那么,这场仗你便同样输了一半。

正因为如此,李奕对情报工作是很重视的。

大军还未开拔,他便命军情处开始提前收集关外的情报,为将来的大军出关作战做准备。

李梁闻言,点头表示明白。

“陛下放心,接下来军情处方面会加大在关外方向的投入。”

李奕满意的点头。

旋即,便见张之洞又从外边走了进来,来到李奕身边说道。

“启奏陛下,南洋方面发来奏报。”

“在我军南海舰队的威慑下,巴达维亚当局认怂,已经应下了我大唐所提出的几个条件。”

“接下来巴达维亚方面该当如何,还请必须爱示下。”

李奕微微颔首,摸着下巴陷入了深思之中。

片刻之后,李奕开口说道。

“嗯,巴达维亚当局认怂了就好。”

“接下来,我军除去要向巴达维亚增兵之外,关键还要尽快借荷兰人之手,清缴一下巴达维亚附近的土著……”

李奕之所以不趁着这次荷兰人主动将把柄送上来,直接拿下巴达维亚。

一方面是因为大唐当前并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投入到巴达维亚方面。

大唐要打下巴达维亚很容易,巴达维亚当局的荷兰人不可能挡得住唐军的攻势。

但是,唐军在拿下巴达维亚之后,该如何治理地方,该如何处理和土著之间的关系,却是一个大工程。

万一荷兰人在战败后,策动土著和大唐敌对怎么办?

大唐难不成要和土著钻山沟沟捉迷藏吗?

这可并非是什么好的选择。

所以,李奕准备先不打巴达维亚!

而是借着这次的由头,通过军事施压,来借荷兰人的力量,清缴巴达维亚当地的土著。

如此一来,一是可以借刀杀人,减少大唐在巴达维亚方面的投入。

二是可以离间荷兰人和土著之间的关系。

三是可以趁机清洗一波巴达维亚周边,为大唐将来入主巴达维亚做铺垫。

可谓一举三得!

语罢,李奕继续询问道。

“对了,对于我大唐军事威胁巴达维亚的事情,英法和西班牙等国是什么态度?”

张之洞闻言,开口回道。

“回陛下的话,英法两国在此事上保持了沉默,并没有发声。”

“但西班牙方面却是有些跳脚。”

“西班牙公使科特罗,联合荷兰公使安德烈数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抗议。”

“希望能够通过抗议,来叫停我大唐对巴达维亚的行动。”

李奕闻言,了然的点头。

“嗯,如此,倒也能理解。”

“呵呵,英法目前有求于大唐,自然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和大唐撕破脸。”

“而西班牙和荷兰却是唇亡齿寒,两国会走在一起,也实属正常。”

“对了,沙俄那边呢?”

张之洞继续回道。

“沙俄那边曾对大唐为了保护侨民利益而果断动兵的事情,公开表示赞赏……”

很明显,沙俄就属于那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那种。

巴不得大唐和荷兰西班牙,甚至是英法打起来。

李奕点点头,然后说道。

“如此就好!”

“对了,克里米亚那边的局势现如今怎么样了?”

前一句话李奕是回张之洞的,第二句话,则是在问李梁。

距离李奕上次接到克里米亚开战的消息,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

这好几个月,李奕一直没接到克里米亚的后续情况。

是故,这才忍不住询问。

他不相信好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克里米亚的局势能没有变化。

李梁闻言,站出来说道。

“回陛下的话,末将正要向您汇报,根据克里米亚方面传回来的最新消息。”

“英法和沙俄的主力军队已经全部进入了克里米亚战场,六万英法联军在加里波利登陆,并向沙俄的赛瓦斯托波尔要塞发起了攻势,企图全歼沙俄黑海舰队。”

“目前最新的消息是,塞瓦斯托波尔的攻防战打的很激烈,英法和沙俄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每天消耗的火药炮弹以及各种补给物资,全部都是天文数字。”

“从战场战况上来说,沙俄无疑处于劣势,塞瓦斯托波尔或许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但现如今的英法联军军营中疫病横行,梅毒花柳肆虐,英国的伤兵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二,法国也没好到哪里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