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过主实验间,一群人就朝着信息室走去。
为了应对可能的意外,中心的地上就只有主实验间,其他建筑都远在公里外,信息和控制室则要重要的多,就干脆建在了地下,距离主设备间也有一公里远。
佟智国带着张硕一路走过去,路上闲聊的时候,张硕也问起了实验情况。
“两次测试实验,有什么明确结果了吗?”张硕问道。
佟智国用力抿着嘴,好半天都没说出话,后来干脆看向了吕崚,吕崚组织一下语言,才开口道,“张院士,实验一切正常,只是数据分析上……”
“直说!”
张硕凝住眉头开口道。
“……我们不太懂。”吕崚说完也松了一口气,苦笑道,“我们都是按照计划做的实验,元素抗性是个新东西,团队里没人懂。”
他说的有些尴尬,“我也看了那些元素抗性的介绍之类,但只有介绍,好多数据放在一起,也不清楚怎么去分析。”
张硕顿时恍然大悟。
元素抗性,准确的说,元素对强力扩散效应的抗性,确实是一个新创造的物理名词。
佟智国团队都是做技术性实验研究的人员。
要说起对理论有研究,也就是吕崚懂一些,但他也不是专业的,更不谈了解新的物理研究了。
实际上,也怪不得吕崚,元素抗性根本没其他人懂。
吕崚还是很优秀的,他至少能弄明白,什么数据相对重要,“我们做了两次测试实验。”
“其中金属元素受到离子团影响,发生了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只是比例很低。”
张硕点头听着。
吕崚继续道,“气体元素没有受到离子团影响,检测没有任何发现。”
“唯一的发现是,气体元素的实验中,内部离子团维持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持续的时间更长,达到了27秒以上。”
“金属元素实验,持续时间只有9秒。”
“如果是常态,比如,把离子团投放到真空中,反应维持时间只有不到八秒。”
“我觉得这可能是有意义吧?”吕崚话中有些不确定,随后补充一句,“其他就不太明白了。”
“很好!”
张硕深吸一口气,有些激动的开口道,“反应维持时间,确实很重要!”
金属元素实验值持续九秒,还有少量发生了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属于常规元素变化,就可以直接去掉了。
气体元素没有发生反应也是一种正常现象。
大原子惰性气体都是如此。
问题在于,气体元素还让反应时间大大增加,也就是其特异性让反应持续。
“元素不发生反应,还能让离子团反应持续时间变长,我们要找的就是这种特性!”
佟智国顿时一愣,马上道,“这说明什么?”
“说明元素抗性强,也说明其抗性表现能够让强力环境维持更长时间。”
“如果在一定环境下,比如,强力环境充沛,那么反应就可能一直维持下去……”
佟智国、吕崚对视一眼,眼神里依旧充满了疑惑。
他们没听懂。
反应一直维持下去?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若是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一直维持,岂不是会增大强力扩散效应,反应炉内壁一定会受影响,设备就会发生严重损毁。
外层惰性气体防护是否有效暂且不说,但设备肯定会损坏,到时候,实验都无法进行。
另外,反应也不可能一直持续。
他们对强力离子团还是非常了解的。
离子团的密度低,其作用在于‘反应传导’,而不是自身一直持续反应。
气体元素具有元素抗性,不会产生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单靠离子团怎么可能持续?
佟智国和吕崚没听明白,但也并没有太在意,他们对所谓元素抗性本来就不了解。
实际上,他们是理解错了。
张硕说的反应根本就不是原子核核力拆分,他想的是‘未能达到临界强度的核聚变’,想的是研究让其持续反应的‘调节材料’。
气体元素产生的‘抗性’,能让原子核核力拆分维持更长时间,也就表现出了‘释放强力场’特性,也就是他一直所寻找的‘调节材料特性’。
他思考着,试着建立了个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稳定核聚变反应的调节材料(难度:B)。】
(循环任务。)
【进度:30.9%。】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350。)
“循环任务?”
循环任务是很少会碰到的。
之前只做过一个循环任务,研究内容是‘可转化为应用技术的电磁力、引力关系模型近似求解’,直白来说,就是求解引力转化的对应数值,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引力制造技术。
引力转化的求解,当然不止有一组解。
即便牵扯到技术应用,因为制造的引力强度不同,得到的解组也就不一样。
这个任务完成过两次,也得到了两组近似解,并研究出两种不同强度的引力制造技术。
现在又是一个循环任务,但仔细想想也正常。
调节材料,也不止是有一种,区别在于对于外在温度、强力环境的需求。
两千万摄氏度环境和五千万摄氏度环境,自然是不一样的。
核聚变反应是固定的,大体就是氘氚聚变,调节材料的性能则决定了稳定状态的反应强度。
任务难度有些意外。
本来觉得难度非常高,但需求科研币总计只有五百。
“应该是实验要求高吧?”
“现在实验设备已经有了,能够不断对各个元素进行测定,缺少的只是数据而已。”
“研究,自然不会太难。”
任务进度并没有出乎意料,直接达到了30%,说明测试实验发现的气体元素,对于调节材料的研究很重要。
张硕思考着已经到了信息室,信息室就是控制室,里面有大量的实验数据信息,也能够对实验间进行一定的控制。
吕崚帮忙找到了两次测试实验的数据资料。
张硕认真看了起来,主要针对的就是气体元素的测试实验。
当看数据的时候,都不用什么分析方法,就发现任务进度已经在上涨了。
一个多小时,大体的数据看完,进度已经提升到了38%。
张硕抬头看向了边侧的吕崚,问道,“下次实验是什么时候?”
“如果计划好了,明天就可以。”吕崚道,“这个实验间隔时间不需要太长,上次已经是半个月前,一切早就准备好了。”
他说完问道,“是按照计划进行吗?还是……”
所谓的计划就是张硕说的几种元素,他们只完成了两种元素的测定。
“我想想……”
张硕重新看向了屏幕,也马上花费5个科研币找方向,知道了下一步该做什么。
“还是金属元素,测一下银。”
“银?”
吕崚有些不理解,“金属元素……行吗?”
“试试就知道了。”
张硕并没有再解释,随后开口道,“明天就进行实验,对吧?我就在实验基地,跟你们一起……”
佟智国忽然窜出来,“绝对不行!”
“上级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让你参与实验,风险太大了!”
吕崚补充一句,“而且,实验的时候,我们也不在基地。”
“……那好吧。”
第二天实验要开始的时候,张硕就被佟智国、吕崚一起‘护送’去了另一处基地。
路上,佟智国不断强调着安全问题,尤其强调张硕的安全问题。
“张院士,你可不能接近实验,只要有一点风险都不可以。”
“你对于研究、对于国家太重要了!”
“我们都没关系,你不行。哪怕所有人都在研究中牺牲,也不能让你出现一丝一毫的损伤……”
他说的非常郑重,仿佛自己就是个不怕死的英勇战士,为了保护张硕敢于付出一切。
汽车开了半个多小时,张硕忽然感觉有点不对劲,他疑惑问道,“你们也不参与实验,对吧?”
吕崚答道,“李老师强调过很多次安全问题,所以每一次实验,我们都会离开。”
佟智国则是道,“其实我们都希望能参与一线实验,有风险又怕什么呢?”
“科研,就是这样!”
张硕又问道,“基地选址是谁定的?”
“我们一起定的。”
“我们要去的地方也是?”
“看了几个地方,最后佟院士敲定的,因为离得远……咳咳。”吕崚忽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
张硕继续问道,“有多远?怎么还不到?”
“四十公里吧……”
“额~~~”
张硕顿时满脸怪异的看向佟智国。
四十公里?
英勇无畏、敢于牺牲……
距离远到如此程度,来上一次原子弹级别的大爆炸,也能保证安全了!
……
新一次实验,和前两次情况也一样,只是强度稍高一些。
有了经验并发现安全有保证,实验强度就可以适当提升,强度提升起来,测定的数据就会准确一些。
元素反应率是这样。
反应持续时间也变得更长一些,就能得到更多的数据。
新一次实验针对的是新的元素,但两个已经测定的元素,尤其是具有抗性的气体元素,后续还要重复性进行实验。
实验也就是把真空反应炉内带特定的元素材料,通过激光射线加热到离子态,并达到一定的温度。
下一步则是通过离子炮装置,制造出可传播场力的离子团,实验中制造出的离子团和离子炮是不同的,并没有通过环状加速器进行加速,进入真空反应炉的方式是‘放进去’,还要注意隔绝外壁。
这个过程是通过一种技术实现,在管壁外层包括惰性气体,通过重力使其迅速‘挪’进去,技术上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整个实验过程需要两个多小时,但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射线加热以及各项监测下保证安全的稳步推进上,最终的反应时间则只有十几秒,多的情况下也不会超过半分钟。
张硕、佟智国、吕崚等人,就一直待在四十公里外的基地。
那里只有个一些材料、设备和电脑,电脑也只能用来查看以往的信息。
等实验结束,他们才能去主实验基地。
通过对于新一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对于实验所测定的元素抗性有了解。
同时,也能了解一些附带的其他信息。
这些数据内容能帮助近一步理解元素抗性问题。
佟智国第一个走进地下信息室,查看了关键数据后,有些惊讶的说道,“持续了17秒?”
“不短了……”
“不过好像存在强力反应,虽然比例不高。”
吕崚也看了过去。
张硕和薛柏坤、王强等人,也凑过去看了几眼,随后打开各自的电脑,查看起上传的详细数据。
银元素,反应比率0.19%,离子团反应持续时间17秒。
第一个数据的反应比率已经很高了,因为强力扩散效应很差,能接触到强力环境的元素数量少,而原子核核力拆分,直接反应也存在元素反应比率问题。
0.19%,也就代表很明确能测定到反应。
离子团反应17秒的持续时间,比不上测定到的气体元素,但说明银元素的反应抗性,也能够释放出类似强力环境的场。
“这个结果不错。”
张硕仔细看了数据,点头道,“银,也许是研究需要的元素之一。”
这并不出乎意料。
‘银元素’是氪币带来的方向,只要进行实验测定,就肯定会有进展性的发现。
其他人就不理解了,他们还觉得‘持续时间长’、‘元素不会反应’才是目标。
几个人都带着疑惑看过来。
张硕微笑的解释道,“佟院士,吕教授,你们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主张做这个研究。”
“测定元素抗性,可以归在新物理方向的基础实验上,但其抗性表现却能够释放强力环境。”
“强力环境,可以促进核聚变的持续反应。”
“最终目标,是研发核聚变电池,又或者称作是氢弹电池!”
他说的非常认真。
佟智国、吕崚当然也知道‘氢弹电池’,是张硕在科技工业局说的,问题就在于……
他们都没当回事儿。
目标是目标,研究是研究,研究规定要达成目标,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收获。
氢弹电池,听起来就有点儿天方夜谭。
即便是现在说出来,他们依然很难把元素抗性和核聚变的持续反应联系在一起,连底层原理都实在搞不明白。
氢弹,还用持续反应吗?
那种武器一旦发生反应,不就直接引起大爆炸了?
“怎么都一样。”
佟智国还是摇了摇头,“张院士,反正你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都听你的。”
“现在我们做元素抗性测定,最多就是把所有的元素挨个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