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第六百六十四章 整肃分层,教学改制!(求订阅)

方子业明目张胆地将袁威宏的提议给拒了,这是袁威宏自己都没想到的。

更靠近方子业的彭隆心里有疑,难道在此前方子业和袁威宏都没对过口风的么?

几乎所有人都往方子业的身上投来异色,目光交织下,方子业的表情依旧不变。

“那就先这样吧。”袁威宏虽坐在了主任的位置上,虽觉有些失了颜面,可也没为了保自己的威信强压方子业。

只是在交班结束后,袁威宏带了一队人去查房的路上,袁威宏才四十五度偏身看向方子业方向。

秦葛罗大哥与金宏洲大哥搂着李源培等人非常默契地转过了身去。

“师父,现在我们科室没有正高,我们要做的是守成,应该三个组三位一体,先稳固好科室里既有病种的常规治疗方案。”

“如果我们这时候就开始搞大段骨缺损的治疗,底子实在还不够厚。”方子业知道袁威宏其实想对标同济医院段宏教授组。

可段宏教授组如今是真正的人才济济啊,从上到下,每个层次的资源都颇为丰硕。

即便吴轩奇下了恩市,依旧不减组内的底蕴。

段宏教授组下,如今还有即将升正高的钟文渊,副教授龙源,主治陈泰临,新晋本院医师郭海超。

袁威宏最多也就是比龙源副教授要老练一丢丢,秦葛罗大哥的资质有限,根本没办法和主治中混得风生水起的陈泰临媲美。

金宏洲也就是普通的主治水平,就这三瓜两枣的人物,真的谈不上任何底蕴。

人力底蕴都不够,谈何创新开拓?

方子业如果没去疗养院,或许看不清楚这些分层,但方子业毕竟是去了疗养院,也对段宏教授这一级的人力陈设与储备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

袁威宏认真看了方子业几眼,默默地点了点头:“一起去查房吧……”

“秦葛罗,你对组里的大部分情况都比较熟悉,你负责介绍病历的兜底……”

韩元晓四月份从手外科回创伤外科后,接手了原来邓勇的组。

袁威宏回国后,也就是上个月,并未第一时间跟韩元晓教授,而是去了彭隆副教授的组里缓了一个月。

韩元晓如今事发被调查,停了一切工作,袁威宏也属于是硬着头皮中场接手病人。

韩元晓被叫停临床工作后,秦葛罗一直都努力地学着“带组主任”的样子,对组里的病人做了归纳。

这会儿有机会,他巴不得赶紧交出去:“目前我们组一共有十三个病人,八个术后,五个术前。”

“术后病人其中四个已经可以出院,另外两个可以等着出院,还有两个毁损伤术后有了感染,可能需要延长住院时间。”

“另外五个未做手术的,两个骨盆骨折,一个股骨中段骨缺损,一个全髌骨缺损,另外两个则是来做功能重建术的。”

袁威宏早就知道了这些术前病人的诊断,因此脸色并无觉得怪异,但方子业却听出了蹊跷:“韩教授现在还在做全髌骨缺损?”

全髌骨缺损的重建术,做起来可不容易,之前宮家和教授都觉得颇为吃力,如果不是颇精通这种术式的吴轩奇加入到团队里来,方子业等人也会多费不少的功夫。

而且还不如吴轩奇那般知道一些小技巧。

“最近几个月,韩教授比较累,经常会礼求段宏教授过来这边做手术,学了将近三个月,这一台髌骨重建是韩元晓教授单独主刀的第三例手术。”秦葛罗细心汇报道。

所有人都在成长和长进,韩元晓升任正高已经有了三四年,一直都在慢慢地积累。

他也还保持着学习的状态,他本来就会骨缺损的手术术式,再学三个月可以单独开展髌骨缺损的重建,属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基本功的底蕴在那里。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如今的韩元晓或许不是方子业一年前熟悉的那个韩元晓教授,他是真的想要做实事了的。

只是“时运不济”,被人挖了当初。

“全髌骨缺损的重建会比较难,子业你会做吗?”袁威宏的眉头紧皱着。

专业的创伤外科医生,都会对全髌骨缺损的重建怀有敬畏之心。

“没问题的师父,之前在疗养院的时候,我和同济医院的吴轩奇教授合作过很多台。”

“我们先去查房吧……”

方子业跟在袁威宏和秦葛罗等人身后,全程都未表态,即便是袁威宏偶尔让方子业说话,方子业也是微笑婉拒。

查房的过程很慢,大概用了一个小时十分钟。

这种查房速度算是创伤外科非常慢的速度了。

查房结束后,该安排手术的安排手术,只是袁威宏又是第一时间地将方子业带进了主任办公室。

区别是这一次袁威宏带方子业进主任办公室是绝对的“主场”优势。

袁威宏就是病区里的行政主任。

“你怎么查房的过程中全程不说话?”袁威宏进门后,一边开始整理自己刚买的茶杯,打算消毒,一边让方子业去拿茶叶。

“师父,我在审评我们团队。”

“早上秦葛罗大哥给我说的关于韩元晓教授的事情,对我的触动颇大,我也才意识到,我离开医院将近有十个月。”

“所以,我对大家的认知,肯定不够客观和全面。”方子业回道。

“是这个茶叶吗?”

“都行。”袁威宏点头。

方子业则是拿起新的茶壶茶杯、水壶去里间清洗。

洗了一会儿后,袁威宏在外面实在无事,就走了进来,问道:“那你审评得怎么样呐?”

“我们组的这些人?你看起来是不是觉得都是歪瓜裂枣?”

方子业立正转头,摇头,声音沉稳:“不,师父!~”

“我没有这么想过。”

“事实也是如此。”

“我们科室,成熟开展毁损伤保肢术和功能重建术已经一年多,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对这个病种颇为熟悉。”

“师父您应该知道,下肢的毁损伤,应该是我们创伤外科急诊中的最终末病种之一了,它代表着急诊创伤的最顶层病种。”

“对这样的病种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长时间的磨练,就是厚积薄发的一种。”

“而且,秦葛罗大哥、李源培等人都是全程参与且贯通了我们病区研发讨论毁损伤保肢术全程的熟手,耳濡目染之下,他们在查文献、纠正细节的方向选择以及做事选择方面,也有了成熟的历练。”

“他们纵向对比同龄人,可不是弱。”

“更不能用歪瓜裂枣来形容了!~”

“资质不等同于天赋。”

方子业的眼神笃定,内心也是非常清晰。

资质不同于天赋,至少不等同于天赋。

资质代表了一个人的潜力或能力水平。拥有好的资质意味着一个人有成为大人物的可能,资质是潜在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才能转化为实际的成就。

天赋是指一个人天生具备的某种特殊能力或技能。它通常指的是在某一特定领域或方面的天生优势。

好比华国的高考,同样的分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等同的资质,并不代表相同的天赋。

一些贫穷地区的孩子,能够考到与大城市里接受过高端教育资源的孩子同等的分数,所靠的就是天赋。

毁损伤保肢术,几年前属于是创伤外科超纲的病种,是无法行保肢术治疗的。

既往的近百年,毁损伤的治疗金标准就是截肢术治疗。

毁损伤保肢术的研发,是跨越性的进步。

是创伤外科急诊手术进步的一种里程碑式的突破,它不仅仅只是会惊动国内的一些创伤外科大咖这么简单。

它本来就足够高端,科室里的学生也好,本院医师也好,从头到尾地细致参与和接触了这个术式的研发,那么他们所积累的底蕴,就是与其他医院的人不一样。

从相对最难的创伤外科急诊进发而逐渐熟悉了诊治流程后,他们的积累和底蕴,一定会相对高于他们的同龄同天赋的人。

“可惜底蕴都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的,我们也不能一蹴而就地给子业你提供最强的底蕴。”袁威宏的表情僵化后变得萧瑟起来。

李国华、楚老教授他们一辈,给科室里带来的底蕴除了全省创伤外科的前三之外,还培养了邓勇、董耀辉老教授这么一批创伤外科顶级的教授。

如果董耀辉老教授还在世,如果邓勇也没有“犯错”,如果韩元晓教授如今还在科室里的话,局面会相对好很多。

同样的,邓勇、韩元晓、楚老教授等人也培养了一批类似于袁威宏、陈芳、彭隆、张子曦这样的年轻一辈,只是大家都还没有彻底成长起来。

方子业算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异突。

“师父,没关系,路可以一步一步走。”

“我现在越来越认可之前李国华老教授对邓勇老师的‘处理’。”

“如果宋毅老哥没有气到段宏教授那边的话,几年之后,他的成就不会亚于师父您。”方子业一边说着,一边将茶壶和水杯倒扣。

等会儿用开水再烫洗消毒一遍就可以勉强用了。

“是啊,以前,或者说我没到现在的位置以前,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底蕴和积累这个东西。”

“或者说,我都无法比较全貌地去理解这两个词的实际意义。”

“人才是最大、最猛的底蕴了。”

“而不仅仅只是课题。”袁威宏带头转身,一起来到了办公桌前,等着烧水壶里的水沸腾。

方子业道:“师父,资质是可以拉起来的,但经历过一个或者几个课题的牵拉之后,还需要一定的回馈时间。”

“回咀和消化是很重要的!”

“贪多嚼不烂。”

“外人可能觉得我与其他的单位合作新的课题是吃里扒外,是不懂得守护我们医院的利益,实则并非如此。”

“比如说手外科的刘煌龙教授,他就从来没有说过我不偏爱我们医院,因为我已经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医院,但这些好东西,需要消化,消化到精通,消化到引领一个专科、引领一个学科,甚至是一个短期的时代,未来的数年甚至十几年。”

“等消化成熟后,再去重新另外一个循环。”

“我们医院,目前,手外科可以依托一个微型循环仪,在全国站位至少十年,创伤外科依托毁损伤保肢术立足十五年于最顶级水平完全不是问题。”

“骨病科,依托于这种新化疗方案,引领三十年也不是什么问题!~”

“我们应该比其他医院消化得更快,以此为根基求变,而不是舍本逐末地去变动。”

“兰天罗做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

举例兰天罗,袁威宏算是可以特别客观地去理解这一切了。

“子业,你的意思是,我们科室最近几年的大方向都不用更改?”袁威宏问。

“当然!~”

“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优化毁损伤保肢术,以此为根基,将功能重建术做好。”

“或者进一步地去拓展毁损伤保肢术的适合手术时间,甚至去探索非毁损伤保肢术的适应征,这才是我们该做的……”

“毁损伤保肢术只是保肢术中的一种分类。”

“骨缺损的重建术,那是同济医院擅长的赛道,我们去跟他们抢赛道跑,这是不理智的行为。”

“就好比,我们去与华山医院比骨不连的治疗,这也是不理智的行为。”

“要容忍别人比我们在一条赛道更加优秀,在保住我们的领先位的基础上,去分析其他优势医院他们立足的根本点,拆析他们的立足点,我们再去往前推进。”方子业道。

“要容忍别人比我们在一条赛道更加优秀。”袁威宏重复了一句。

袁威宏紧接着猛地将眼皮一抬,问:“子业,你的意思是,我们科室依托毁损伤保肢术这一个优势,就可以立足全国前十?”

袁威宏大概知道每个行业的顶级江湖陈设大概是什么样的。

每个医院,都会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学科与专科,每个优势专科更有自己擅长的病种。

现代的江湖不是里的江湖,武力镇压和解决一切,天下无敌。

现在的江湖,就是天下有敌,但我们‘门派’的武功,依旧可以震慑天下。

并不是你死我活。

“肯定可以的师父!~”

“保肢术这条赛道非常非常宽,我也觉得,肯定有其他的师兄弟,还有老师,回探索出与毁损伤非常近似的通路出来。”

“这一步,需要他们自己去走,而不是由我来强行投喂。”

“我之前拒绝再与刘煌龙教授进一步深化合作,就给他说过类似的话。”

“方子业可以只属于中南医院,但是中南医院不能只属于方子业或者某一个人。”

“否则就是昙花一现。”

“而如果有人引路的情况下,都没有办法去探索近似的道路,不去培养创新的能力,那么昙花一现,也就昙花一现。”

“否则被捧得更高,只会摔得越疼。”方子业觉得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越来越宽泛了。

思考问题的时候,考虑的点也会越来越宏观。

但没办法,你站到了那一个层面,你就不得不考虑这些东西。

很简单,就是继承能力和兜底能力。

吴轩奇的锐气够了吧?但他的守成能力,或者说兜底能力不如方子业,所以他在方子业面前,方子业就可以不把他当作对手。

袁威宏的开拓能力也很强,科研思维比较敏锐,但终究袁威宏老师也差一点守不住自己的‘家业’!

吃一堑长一智。

如果有一天,其他医院将中南医院的毁损伤保肢术这个优势位都给取代了,那么中南医院就活该昙花一现。

自然,被取代肯定没有那么容易。

需要其他医院的一代甚至几代人来功破山头。

中南医院也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去守这些山头,守住自己的山头。

其他人弯道超车,或者另立山门,都先不要去管。

可以去了解,但不要跟风。

跟风的结果必然是“死路一条”!

“子业,看来,你去疗养院,真的学了很多东西,你如今看问题的广度,比你老师还要宽泛一些。”袁威宏的语气谨慎。

并不是苍老,也不是觉得自己老了很多,而是实实在在地佩服方子业如今的眼界与看问题的角度。

“师父,我就算再优秀,也是您培养出来的呀?”

“师父,今天早上的这些话,您应该提前和我沟通一下的,您不能觉得我在疗养院里做什么事,我就会在中南医院理所应当地做同样的事情。”

“疗养院和我们医院的运行规则不同。”

“疗养院只是吃一部分的圈子,在短期内吃下一部分患者,我们医院属于是教学医院,医院的本质是为百姓提供服务,这个圈子非常非常大。”

“做手术做很久都做不完的。”方子业笑着说道。

“这话不错,你就算再优秀,你也是我学生。”

“我的学生。”袁威宏颔首,摸了摸自己的地中海,开心异常。

“师父,您还是要继续精进自己的基本功。”

“就像您当初告诉我的那样,清创术、止血术,永远都是我们创伤外科最基本,最核心的功力。”方子业站在了比较前位的角度,给袁威宏进行着指点。

基本功是一切功夫的基础,袁威宏如今的基本功,还没有到可以放下基本功去全心全意练习招式的层次,这依旧是他的主要重心。

“嗯,好。”袁威宏从善如流地点头。

“师父,专属于骨肿瘤的原研药物,依旧是下一步基础实验中的重心。”

“目前骨病科在行的‘微型循环仪’与骨科肿瘤的循环截断化疗,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点对点的特效原研药,依旧是研发的重心。”

“一个是术,一个是根。”方子业继续道。

“这个我知道,我还没有这么短视。”袁威宏点头,但语气有点老气横秋。

“师父,我觉得彭隆副教授和谢晋元副教授两人,很快可能就要升正高了,如果到时候,我们创伤外科都已经稳了下来,他们再回来要接手创伤外科,您会怎么选呢?”方子业又问。

听到这话,袁威宏的眉头立刻一挑,本能地想说,他们这是有多不要脸啊?

可仔细一想,这好像又是将要面对的事实。

“子业,你建议我怎么选?”袁威宏收了轻视和本能,真心‘请教’。

“师父,这种选择您不应该听我的建议,您应该自己去好好地想一想,因为不管怎么选择,都没有对错。”

“只是选择之后,要走的路,就全然不同了。”方子业摇头。

他不给袁威宏建议,因为不管袁威宏怎么选,他都支持。

从维稳的角度出发,袁威宏将科室压平之后,乖乖交位出去,自己先带一个小组,等到自己升了正高之后,再把病区主任的位置拿回来。

从进取的角度出发,如果袁威宏有自己的雄心壮志,觉得自己可以把科室带好,那就果断拒绝,继续留任病区主任,大刀阔斧地开展自己的想法。

“子业,你这么说话,会显得你师父很无能很没面子你知道吗?”

“所幸现在是没有外人在。”袁威宏说得有些心虚。

方子业闻言则笑着说:“师父,忠言逆耳。”

“你我是师徒,也是一辈子的师徒,只要是对您好的,我都会私下里给您说。”

“今天早上的事情,是路子跨得太野了,您又非要让我说话,我才不得不纠转。否则的话,我宁愿私下里给您多说一些我以为的。”

“未必是对的,也是我作为学生,给师父您的建议,供您参考嘛。”方子业的回答提供的情绪价值很足。

很足很足的那种。

方子业对外,与教授交锋的时候丝毫不让。

对内,对袁威宏,却是客客气气尊敬异常,袁威宏心情很舒畅。

“子业,你说?我有机会干掉钟文渊么?”袁威宏忽然,语气幽幽地讲了一句,眼神闪烁。

只要是个人,就会有自己的欲望和野心。

一般来讲,欲望是针对于自己的,野心则是针对于他人的。

方子业弯道超车,直接把“段宏团队”都干趴了,所以,下面这一届,方子业必然是创伤外科的话事人。

但方子业在这个位置可能不会很久,袁威宏也还年轻,他可能会想,自己能不能借着方子业的势,接手过下一任‘带头人’的位置。

不仅仅只是靠着方子业的投喂,而是要自己真的可以服众。

“师父,肯定有机会的。”

“不过钟文渊教授的天赋很好,而且比您的年龄也大了几岁,想要赶超的话,难度非常大。”

“但肯定有机会。”

“只是过程会比较辛苦。”方子业道。

天赋是既定的,但资质是可以累积的。

“其实说起来,子业你比我更适合现在的主任这个位置,只是让你来上,太过于名不正言不顺了。”

“但好在,你先选择去了疗养院,疗养院这个地方的人流更替性很强。”

“所以没有常规的规矩而言。”

“邓老师果然比我更有远见。”袁威宏忽然如此说道。

邓勇很早之前就建议方子业去疗养院。

……

与袁威宏结束了聊天后,方子业还去了一趟练功房。

练功房里,即便是夏天的白日,依旧灯火通明。

小硕士,住培,博士,甚至有一些本院的主治,都会在这里熬练,打磨自己的基本功。

里面器械打架的吭哧声,操作不顺的吐槽卧槽声,与当初方子业在这个年纪时一般无二。

方子业进后,所有人都在喊方师兄或者方老师,并且停下了自己的操作,目光期待地看了过来。

“你们继续操作,我今天随便看看。”

“过段时间肯定会有空,到时候再过来给你们唠叨几句。”方子业知道他们都期待自己的指点。

不过方子业今天可不是为了指点一两个人而来的。

方子业第一个走向了乔飞。

乔飞的眼神往方子业的身上扫了扫后,开始紧张了起来,本来切开术都做得还行,但突然手抖了一下,把神经给切了。

中南医院创伤外科博士专科出关要求对于切开术的要求就是,将猪肉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经和筋膜全都分离。

乔飞有些不好意思:“方师兄,让你见笑了。”

“没关系,慢慢练,在你们现在这个阶段的切开术,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控。”

“不要想着游刃有余四个字,就想着一板一眼,游刃有余那不是你们现在可以想的。”方子业摇头道。

“控力,控向、控角度、控你们可以控制的一切。”

舒朗看了过来:“方师兄,乔飞是我们这一批博士里面,操作天赋最好的了,目前的水平仅次于熊锦环师兄。”

乔飞马上有些脸红:“朗哥,我这点水平还入不了方师兄的眼,你别太抬举我,到时候吹得我下不来台。”

乔飞来自湘雅医院,目前的基本功积累得的确还不错。

舒朗继续道:“飞哥,你怕什么呢?”

“今年年中比赛,你拿到的成绩可不弱,你的止血术比同济医院的宋毅都还要高。”

“如果不是清创术和缝合术比他差了一点点,那个二等奖就不是他的了。”

“哦?”方子业听到这里,意外地看了乔飞一眼。

“乔飞,你示范一下止血术?”

“我去拿材料……”龚罗元自告奋勇地跑出去买材料了。

……

下午,四点二十分。

方子业与骨病科的李冬青老教授一同并行出了练功房,李冬青老教授唏嘘道:“子业啊,本以为啊,你还会在练功房多陪我们一段时间的。”

“可没想到,你在练功房就只是老老实实地待了不到一年,然后就不用再来了。”

“还是练功房的设备不太够用啊。”

方子业闻言,脚步微微一顿,忽然偏头建议道:“李老师,我有一个不是很成熟的建议,不知道您想不想听?”

“你说。”李冬青背着手,语气平和。

“我有个想法,就是觉得目前练功房里的切开术和清创术两种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太深太复杂了。”

“应该更加简单一点。”

“不过李老师您也知道,我对教学的体会不深,也只能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建议,所以,我还在犹豫。”

李冬青闻言一愣。

过了将近一分钟,李冬青才道:“你想对练功房里的切开术和清创术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这是好事啊,就算只有思路也是好事。”

“但这是大事,我得把其他几位老同志都叫过来才行。”

“那你先别走了。”李冬青马上把方子业一拉。

没太多事情的他立刻就又把方子业给拉进了练功房里的一间办公室。

办公室里,有很多教具,还有很多参考资料。

这些参考资料,有关于基本功的教学理论的,还有关于教学理论研究的。

“你就先在这里等啊,一会儿他们就都来了。”李冬青道。

“嗯,好的,李教授。”

“您要喝点什么吗?”方子业主动问。

这些老教授,有一个算一个,方子业觉得他们都非常热情。

只可惜,董耀辉师爷回了宜市后就救人身故了,否则的话,他现在也该来练功房里发挥余热了。

“这里有茶水,有热水,不过没有你的杯子,我去给你再买一个。”李冬青道。

方子业马上站了起来:“李老师,我去买,我腿脚利索……”

他怎么敢让李冬青老教授给他跑腿?

倒反天罡了。

……

练功房,是一个专科小医生的驻扎地,也是一个专科的根基之一,所有的天才,大多都是从这里面走出来的。

所以,对于练功房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

只是,练功房里的套路和教学模式,一般都是经历了很多人的总结和心血,属于是特别基本的东西,一般不敢妄动。

而如果真的可以动掉,提升哪怕一成学习效率,那都是“珍贵的瑰宝”,属于是可以传下去的‘秘籍’了。

中南医院骨科目前所行的教学套版,其实是从别人那里拓印过来,自己稍微改良的,并不是完全原创品。

但中南医院的骨科,从来都希望有自己独特的体系。

如果够科学有效的话。

因为这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