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早在刘秀被困岛上期间,九洲大地上一处出现了逃荒的饥饿百姓,而王郎不愿意收留他们,而他们游只好向东边逃去,逃到了山东郡,而心中宽广的大将军樊崇让士兵们每个省出了半斛的口粮给饥民充饥,不仅如此,樊崇还提供了船只,让饥民在山东郡海边任意捕鱼,此等义举很得人心。
就因为这样的义举也让他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就在某一天的响午,樊崇骑马正游猎回来,却见军营中大营各将士站立成了两排,中间留出了过道,前方将军台上摆有两个巨鼎,鼎中冒着大火,两鼎中间放着龙椅,而将军台边的右边站着一位六十岁的老叟,他名叫蒯田,此人身高八尺,白发白须,身着一件锦绣白袍,身后披有一把宝剑,眼眸中透露着严肃。
樊崇翻身下马,来到老叟跟前道:“先生你这是何意?”
蒯田道:“刘盆子无才无德,尔等都想拥立你为新主!”
樊崇道:“先生不可呀!主位并无过失,怎么敢谈废立之事呀!”
老者蒯田道:“虽说没有过失,但他在位之时毫无作为呀!”
樊崇道:“请先生不要在言,我是不会废主自立的!”
说着樊崇头不回的向自己的营账走去,突然,樊崇账下两位将军“逄安”与“谢禄”迅速冲向樊崇,将他其架起,向龙椅走去。
“两位将军这何意呀?这是何意呀?”此时任樊崇高声大喊,两位将军依然将樊崇抬上了龙椅。
其中一位将军站在台上,眼神稍稍眨动,示意属下将他们当时的主公“刘盆子”带上前来。
此时刘盆子让两人给架上了将军台,谢禄示意刘盆子脱下龙袍,可是刘盆子一动也不动,谢禄怒目圆睁,手握剑柄大吼道:将龙袍取下,架在樊崇大将军身上,如若不然,取尔等性命!!!
刘盆子见谢禄手握宝剑剑柄,正要抽刀,眉头紧锁犹如一把利刃,他心中胆寒,也只好不情愿的从身上取下龙袍架在了樊崇双肩之上。
而此时站立在将军台上的樊崇,望了望架在双肩上的龙袍,随后穿了上去,紧跟着坐到了龙椅之上,扬袍一甩,发出虎狼发之声道:“众将士执意要立我为王,如若推托,那我就有违众将士一片美意,但我功绩太小,只可暂立为王,但刘盆子仍可为帝,但无我命令永世不得出宫!!!”
“而我称王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大兴土木,长乾宫不在继续修建,此等行为眼下就是劳民伤财,百姓需休养生息,可大力发展农渔业!”
“逄安听封!王封你为镇东将军,赐田百亩,赏金百金!”
“谢大王恩赐,我王洪福齐天!”
“谢禄听封!王封你为镇南将军,赐良田百亩,府宅一座!”
“还有蒯田听封,你常与我出谋划策,攻城占地,屡建战功,我常将你比做周之姜尚姜子牙,汉之张良张子房,今我封你为智囊,赐金千金,府宅一座,你可愿意?”
“谢大王赏赐,以后我定当更加的尽心竭力的辅佐大王!”蒯田道。
樊崇又道:“而杨音担任列卿,徐宣担任丞相,各加俸禄百俩!。”
“还有,我观郡中饥民遍地,可富贾们毫无作为,今因我有贤德之名,而被众人推举为王,我想将各地富贾的钱粮借用一半救济难民,待郡中好转,在如数奉还。他们如有不从者,领兵镇压,此事就交给智囊去办了!”
“大王英明!老臣谨遵大王之命!”蒯田道。
王莽当听说樊崇称王,势单力孤的他,便想着前往樊崇军中借取兵将与粮食,以筹东山再起。
某天,王莽坐在在房中的长椅上,他手握传国玉玺,心中思索着。突然王莽的儿子王安推**门走了进来。
“父亲,召我何事呀?”
王莽看着这个长的仪表堂堂的儿子随后说道:“今父亲兵败,被刘玄攻占了宫殿,但父亲仍想着东山再起!”
“你可去樊崇处哪里,用这玉玺换取十万兵士与五百担军粮。”
王安道:“那明日我去樊崇处走一趟,父亲放心,我定当将兵粮带回!”
次日,樊崇坐在殿中的王椅上,手握酒壶,细品着美酒,可真是安逸自在呀!
突然有士兵上殿来报:“报!大王,营外有一人自称是王莽之子,说要见大王!”
樊崇道:“噢!快快请他进来!”
王安轻生细步的走入了殿中,樊崇见王安走入了殿中,立刻收起了他那副放荡的姿势,而是摆出了一副王的姿态。
王安不慌不忙的说道:“你可还记得我?”
樊崇道:“哟!这不是前朝皇子嘛!我怎么会不记得,不知你找我有何贵干呀?”
“你看看这是什么?”王安从袖口掏出玉玺道。
樊崇看着这四四方方的玉玺很是漂亮,立刻将喜笑颜开写在了脸上。
“将这个东西拿我看看!王安兄弟!”
王安道:“东西可以给你,但你要拿十五万兵士与七百担军粮来换取!”
“来人呀!将王安给我拿下!”樊崇大喝道。
突然五位士兵手持剑刃向王安奔来,而转瞬间,王安快速跨步,手持玉玺向梁柱撞去,这不轻不重的力道,正好将玉玺撞掉了一个角。
“樊崇兄,如若你在叫人拿我,我便将此玉玺摔的粉碎!”王安道。
“王安老弟,你不要这么激动,你不毁玉玺,你要什么东西都好说!”樊崇道。
“还是那句话,拿十五万兵士与军粮来换!”王安道。
“你要兵马与军粮做什么?”樊崇道。
“刘玄攻占了我父亲的宫殿,我要为父铲除刘玄,以解我心头之恨!。”王安道。
“我给你十二万兵士与六百担军粮,将玉玺交给我!”樊崇道。
“不!原来十二万兵士与六百担军粮我可以给你,现在我要十三万兵士与六百担军粮,外加七箱金锭!”
“我想你以前为大将军,拿出这些东西你还仍需要思量,可是你现已经为王,这些东西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此时王安看着坐于王椅之上的樊崇十分认真的说道。
樊崇立刻说道:“那好,那就一言为定!”
次日王安领着士兵与军粮回来,此时王莽知道王安带回了比他预想的还要多的东西,对自己这个儿子很是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