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昚看着史浩,默然良久,终于点头道:
“好,朕批准了。”
议事完毕之后,身心俱疲的赵昚离开御书房,准备去找赵构商量。
事已至此,赵昚很清楚,议和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议和这方面,还有谁比太上皇赵构更有经验?
赵昚刚刚来到赵构的仁寿宫面前,就愣了一下。
这里吵吵嚷嚷热热闹闹,竟然有好几百力夫在此。
“这是在干什么?去问一下!”
赵昚心中很不高兴。
仁寿宫也是皇宫的一部分,哪来的这么多苦力来惊扰父皇安宁?
很快,赵昚就得到回报。
“陛下,这五百力夫全都是奉了太上皇的诏令而来,说是只要太上皇旨意一下,他们就立刻抬轿子,带着太上皇和仁寿宫里的诸多嫔妃去钱塘江口上船!”
赵昚一听,表情顿时变得无比精彩。
好家伙,宿州距离临安可是上千里地,还隔着淮河长江两条大河呢。
赵构倒好,刚刚听到宿州兵败,连逃往钱塘江上船出海的苦力挑夫都找好了?
看到这里,东汉世界之中,刘秀忍不住笑出了声。
“赵构果然还是那个赵构,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啊。”
宰相宋弘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地开口道:
“赵构虽是个昏君不假,但此人一辈子的行事还真是一如既往。”
一如既往这个词,用来形容赵构恰如其分。
看到金人就求和,金人一定要打就跑。
总之,硬骨头是不可能硬骨头的,北伐更是不用去想的。
耿弇明显也有些麻木了,感慨道:
“臣若是在赵构麾下当将军,恐怕要么郁郁而终,要么就直接造反了。”
按照耿弇的性格,是绝对受不了赵构的。
邓禹干咳一声,瞪了耿弇一眼。
“你这老小子,别随便乱说话,陛下和太子都在这呢。”
哪里有大臣当着皇帝和皇太子的面说什么造反的?
还没等耿弇回答,刘秀就笑道:
“这有什么?朕说白了不也是造反嘛。”
“嗯,庄儿,你也看到更换金幕绑定宿主的信息了吧?”
刘庄一脸凝重地点头,道:
“此事对大汉而言,恐怕也是一个隐患啊。”
刘秀笑道:
“隐患?朕觉得你理解错了。”
“在朕看来,这应该是一种督促!”
“督促?”刘庄陷入了思考。
刘秀嗯了一声,平静道:
“金幕就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朕,还有你。”
“不要以为有了金幕,国内的统治就能稳如泰山,国外的异族就能自然而然地臣服。”
“皇帝是否贤明,大臣是否能干,百姓是否爱国,这些都是需要大家各司其职去努力的。”
“作为皇帝,咱们是大汉理所当然的领袖,肩膀上承担着最重要的责任。”
“永远都不要认为姓刘的就应该世世代代地坐在皇位上,把当皇帝这种事情看成刘氏的特权。”
“只有做得好,让臣民们爱戴我们,刘家的子孙才能永远享受皇位带来的权力和富贵,懂了吗?”
刘庄凛然受教。
武周世界之中,李隆基看着面前的金幕,直接笑出了声。
“这个赵构,倒是个妙人。”
武则天瞪了一眼李隆基,没好气地说道:
“你也别说赵构,你自己和他一个鸟样!”
这显然是在吐槽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逃到巴蜀的事情。
李隆基脸不红心不跳,笑呵呵地答道:
“皇祖所言甚是,但孙臣毕竟是弄了个开元盛世的,比赵构这种只知道享受逃跑的还是好很多的,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