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进一步扩张(第一更,求追读)
柏林破不破防不重要。
瑞士……总是要去的,毕竟,德国需要那些钨砂。
当然,价格也不便宜,李毅安开出的是20000美元的高价!
价格虽然高,但是有交货保证。保证在一个月内提供5000吨钨砂。
“你确定能够在一个月内,把钨砂运到瑞士?”
面对柏林的怀疑,李毅安耸了下肩膀,说道。
“不要对你们的军队过于自信,毕竟现在的德国已经不再是四年前的德国了!”
现在的第三帝国,已经走上了末路,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挡它的灭亡,
想到它的覆灭,李毅安不禁有些可惜,穿越过来一年多了,刚搭上这条线,结果三德子就灭亡了。
可惜啊!
其实他压根就不在意什么第三帝国,相比于第三帝国,他更喜欢金子,但是,现在有点晚了。
和第三帝国之间的交易,最多还能干几个月。
也就是一锤子买卖而已!
虽然有些茫然,但很快张廷鹏就忘记了这些,和其它的校友、同学们一样,白天靠着英语跟在工程师们的身边学习,学习飞机设计以及制造,到了晚上,还需要在培训班里学习意大利语。
“它使用四台阿尔法罗密欧128rc.18发动机,翼展34.28米,机长24.77米,可以装载12800公斤货物或者44名乘客,它甚至可以飞到纽约,两年前试飞成功时,**甚至想要用它轰炸美国……”
不行,还要督促一下国舅爷,让他们尽快组织货源,争取在德国全面失败之前,再和德国人进行一次交易。
这又是怎么回事?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语言关。和其它的战友一样,在抵达意大利后,张廷鹏首先要学的就意大利语,即便是萨沃亚-马尔凯蒂飞机公司的工程师大都会说英语,但不会意大利语,显然不利于接下来的学习。
毕竟,机会难得啊!
至于他们搭乘的SM.75,全都来自于意大利军方,应该说是前军方,毕竟,意大利人早已经马放南山了,上千架飞机就那么放在机场生锈,于是李毅安就花了几万美元,买下了这批运输机,进一步扩大了北婆罗洲航空公司的规模,至于飞行员,自然是那些失业的意大利飞行员。
在协议签署后,除了300名留学生需要赴美留学之外,李毅安又从技术组抽调了600名队员进入美国公司培训,他们都是从突尼斯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途。所搭乘的正是萨沃亚-马尔凯蒂公司制造的SM.75,虽然这种飞机是战前研制的三发运输机,看似老旧,但是它的航程远,可以从北非直飞纽约。
“就是亚洲啊,”
张廷鹏诧异道,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图纸还在,技术人员还在,很快,我们就会重新建造他,也许是在北婆罗洲……”
“北婆罗洲?”
“张,你看,这就是我们公司设计的SM.95,就目前来说,它是全世界最好的四引擎飞机之一,并不比道格拉斯的DC4差,只是速度稍慢一点……”
尽管这并不是留学,但是张廷鹏仍然显得非常激动,毕竟,能够到飞机制造公司实习,是千栽难逢的机会。
就在张廷鹏等人抵达意大利后不久,北婆罗洲公司与包括波音、福特、西屋等十几家美国公司达成了技术合作协议,这些公司将会为北婆罗洲公司培训技术人才。
而那些美国的大公司之所以愿意与北婆罗洲公司签署协议,除了奔着婆罗洲战后重建的订单,更重要的是杜鲁门打了招呼,那些大公司自然乐意卖给杜鲁门一个人情,毕竟,他们的公司经常接受杜鲁门委员会的调查,这个人情不卖也得卖。
不过在使用意大利飞行员的同时,李毅安还在航空公司内成立的飞行员培训班,用于培训飞行员,飞行员当然也是从特遣队员里挑选,甚至就连同轮船上,也有特遣队的人员在实习。
正是因为有了人,才有了一切可能。
“巴蒂斯塔先生,为什么我在机库里没有见过它?”
“我们制造了两架,但是都被德国人抢走了……”
尽管德意等国优秀的技术人员很重要,但是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才是最重要,为了培养自己人,在收购了几家意大利企业后的第一时间,精心挑选了两百名员工,就的乘飞机飞抵意大利,他们将会进入包括阿尔法.罗密欧公司以及萨沃亚-马尔凯蒂公司等多家公司培训。
到最后,李毅安还没有忘记提醒柏林,帮助他搜寻技术人员,第三帝国的黄金重要,但是更重要是技术人员,那才是无价之宝。
巴蒂斯塔看了一眼身旁的年青人,说道。
北婆罗洲公司?
“那是在什么地方?”
看着工程师手里的模型,张廷鹏好奇的问道。
“伱不是从那里来的吗?将来,我们都要到那里工作,毕竟,我们的老板,就是北婆罗洲公司的董事长,你知道吗?他拥有一块足足7.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三个西西里岛大小,他就是那片土地上的国王,而我们所有人都是为他工作!”
巴蒂斯塔拿出一个模型,颇为可惜的说道。
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
颇为无奈的耸了下肩膀,随后巴蒂斯塔说道。
国王?
这样三下五除二抽调人手后,在短短一个月内,5000人的队伍直接缩水了2成多。
在赵熙雍等人看来,李毅安这么干有些“不务正业”,但他却无权插手,因为现在那些特遣队员已经不再军人了,而是北婆罗洲公司的职员,唯一能让他稍微松口气的,恐怕就是武器搜索很顺利,而且突尼斯那边修复速度也很快,而且诸如**弹药之类物资都是直接从马赛发货运回国内。
就在第一批赴美人员搭乘飞机驶往美国的时候,第二批人员搭乘的商船,也已经通过苏伊士运河,很快就抵达了马赛,特遣队的人数终于突破了五位数,达到了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