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在望,买一份长长眼界,带回家能当做特产。
然后有这么份小报足够打发时间,得卫兵们一张好脸,看完了能废纸利用,写写画画什么的,总之效用巨大。
“还剩给姚家支部的十份了。”
平成只后悔小报没多带些。
“无妨。你盯着些,看看便看看,可以不买。”明洛的小报生意算是放长线钓大鱼的典型案例了。
她是想以小报打开一点属于自己的局面。
钱是一回事,知名度是另一回事。
“那娘子,小报他们看完,哪里还愿意花钱买?”平成对此不解,他可每日拿着卖报的提成呢。
“看多了就愿意,人都有一种奇怪的心理。”明洛无所谓地笑,她理解平成的心情,但她有自己的考量。
若非名望不够钱财不够,她还想开图书馆呢。
平成心里哪怕不服气,但对明洛还是妥当的,他便又热情无比地拿出其中一份,给排队等候的人传阅。
效果上这确实比卖出一份要好。
在成功给一位进京守选的进士办结月订手续后,平成就差跪下给明洛磕头了,他家娘子太厉害了!
而明洛终于在看到姚五的隐约身形后缓了口气。
她不担心对方毁约,而是担心他们出事,升斗小民的生态太脆弱了,经不起一点变故。
“来了就好。”
她在看到姚五郎下马时的作揖后连忙道。
“路上难走吗?”看起来人还康健,马儿也活灵活现,那便是道路不顺?还是起得晚了?
“不是。是一大早有邻村的过来寻咱们家,说有急事要给城里的大女婿带话,俺二嫂连忙磨墨写信,这不字还没干就按照娘子所说作了标签封卷起来。因而晚了一些。”
研磨点烛写字都要时间。
不说邮递信件的分成,光是**这活,他家就净赚了几十文,要知道他们村里这类抄写代读的活儿都是被里正家垄断的。
平素就算他二嫂认字会写,价格不贵,一来没什么人知道,二来没谁愿意得罪里正家。
他家也不敢。
如今好了,有了往长安送信的这项业务,不仅是姚家沟的人,其余有好些村落乡寨呢。
往往本着就近原则,肯定就他二嫂写了!
真好。
“标签……”明洛喊过平娃和边看边学的若姚,可能是墨迹没干的缘故,标签上的姓氏坊名都有些模糊了。
姚五一看便急得不行,他本就不怎么识字,只在旁听了个大概,眼下该如何是好?
“这……要不俺回去问清楚?”
“这怎么来得及。”明洛眯起眼,问起姚五关于寄件人的言语,收件人大致是做什么的?
长安城在她来看,着实不大。
而且规矩得过了头。
首先城北几乎可以排除。
正北是皇城,两边皆是王公贵族,贵重如秦王,人几乎占了长安西北的一整条街和一个坊。
再比如平康正北的崇仁坊,基本是那些回京官员的落脚点,文人士子的赁屋所在。
剩下的可能多半在长安南边。
“第一个字是安。”
一提安开头的街坊,明洛不可能想不到安善坊。
她冷不丁记起那个苦命婆婆。
“喔,是杀鸡的。那人信中说了。”姚五着实对文墨不大关心,加之那是嫂嫂,还稍微避开了些。
信中说了?
明洛见此没客气地‘拆’了信,不是现代那种信封信纸哈,明洛选择了入乡随俗的方式。
即字在纸上写好后,由收信的支部卷起来用统一的标签捆住,并在其上写明收件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