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七个扶弟魔姐姐不许再扶了 第210章 赵荣来贺

六姐七姐互相递眼色,五姐和何超又斗法了,这两个人对彼此都有意思,也知道对方的心意,但就是谁也不肯先开口。

哦不,其实何超是想摊牌的,但他嘴笨,不会说甜言蜜语拐女孩子,只知道笨笨地送东西。

五姐也是坏,非要逼他开口,现在大伙就每天看他们别别扭扭地撒狗粮。

“真让人着急,这事又不好代替,不然我替何超说了,五姐也能快点修成正果。”单身狗六姐遗憾的摇头。

“五姐是该成亲了,何超其实人还挺不错的,先前我们都觉得他古板无趣,可你看他最近送个礼都花样百出,五姐时常捂着嘴偷乐呢。”疑似单身的七姐有点羡慕。

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六姐摸摸自己的脸啧啧称奇,“现在就剩咱俩没着落了,五姐算是有盼头了。”

七姐面露茫然,“为啥一定要嫁人才有盼头,我觉着现在这样就挺好的,日子可有盼头了。”

六姐是个传统的人,和时下多数人的想法一样,“女子始终要嫁人的,不过是早点和晚点的区别。”

七姐虽然心大,但她主意也大,“谁说女子一定要嫁人的,朝廷都没有强制女人一定要成亲,我觉得女子有钱才是最大的依仗。”

六姐斜睨她一眼,“那你现在存多少钱了?”七妹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就她那个花法,一个铜板也别想存。

七姐眼神飘忽,吱唔着道:“反正总会存到钱的,我心里有数。”

平时在八宝斋干活发的月钱,她是花光了,可她还有收租大业,各个镇子的铺子宅子的租金她全都存起来了。

零零总总加起来,她现在已经存了三百多两,是个小富婆了。

嘻嘻这是个秘密,除了她自己,别人都不知道。

用过午饭,江一鸣一行人便驾着马车回村,还带了一车的菜和零食等摆酒席要用的东西。

到了长太镇,江一鸣骑着铁马去找三姐四姐,通知她们明天办酒席。

“好好好,鸣哥儿出息了,总算是考中秀才了,江家的祖宗总算显灵了,我们老江家支棱起来了。”三姐双手合十直念阿弥陀佛。

“看那些以前笑话咱们的人还有啥话说,鸣哥儿可是案首,小三元呢。”四姐拿袖子擦着眼角的泪。

三姐夫四姐夫在旁边咧着嘴直笑,眼神热切的望着小舅子,显然也是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

“来钱来宝你们下午别去学堂了,和你们舅舅一起回村,沾沾才气,过几年咱们也考个童生秀才回来。”三姐夫把双胞胎儿子拎过来往江一鸣身边推,恨不得让他们挂在小舅子身上,多沾点才气。

“金山银山你们也跟舅舅回去,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多问问你们舅舅。”四姐夫不甘落后,也想让两个儿子多沾些才气。

三姐四姐也是这么想的,都赞成让儿子们跟着弟弟,沾了才气,过几年也能考个案首啥的。

江一鸣哭笑不得,但也没有拒绝,外甥们今天不请假,明天也要请的,考中秀才是大事,亲戚朋友都要来吃酒席的。

于是给铁马套上车厢,载着一车小萝卜头回村。

江一鸣拿着马鞭赶车,想起三姐刚才的吐槽,“鸣哥儿你不是说这匹是啥千里马,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么?瞧着也没什么特别的,除了更高更壮更威风些,比普通马强不了多少。”

那是现在没遇上啥危险,这铁马没有发挥技能的机会,不然作用不是一般的大,那是相当牛叉的。

有这么个保障傍身心里踏实,当然不用经历生死最好,防的就是万一。

山峰村。

“鸣哥儿你真是咱们江家的好儿郎,往后咱们山峰村就不一样了,你给江氏一族长脸了。”村长激动得老泪纵横。

江一鸣考上童生时,就入了江村长他们的族谱,现在算是同族了,江一鸣能考中秀才,山峰村所有姓江的村民都觉得很有面子。

其他姓氏的村民也很高兴,不管怎样江一鸣和他们是同村,他越发达,村里人多少也能沾点光。

不说别的,就说江家办的作坊,村里几乎每家都有一个人在作坊里干活,每月都有月钱拿。

今年风调雨顺,夏收过后,南地的粮价也降下来了,老百姓不用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总算能吃个饱饭。

做工赚的钱都能存下来,以后也能送家里的娃子去念书,有了江一鸣这个好的开头,村里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自家的小子也能立马考个功名回来。

江家作坊的生意要一直有订单才好,有订单才能赚钱,有钱赚作坊才能办得长久,作坊在他们的工作就在。

村民们心里激动,看江一鸣就像在看财神爷。

翌日。

全村都来帮忙,虽说是请他们吃席,但洗菜煮菜,摆桌等活也要他们来干,桌椅一般都是各家自带,碗筷也自带,吃完再各自拿回去。

“杀了三头猪呢,桌上还摆了好多瓜子花生糖果,咱们有口福了。”

“吉祥家这猪养得可肥了,一头有三百斤呢,也不知喂了啥。”

“他们家的猪崽子是从府城买回来的,做种的母猪和公猪也是府城弄回来的大白猪,和咱们养的小黑猪不一样,那大白猪就跟富贵人家的老爷似的又白又胖。”

“你们说我要是跟江家买一头小猪崽回去养,他们愿意卖不?”

“上次我问过了,杨桂枝说得等明年或后年,她家的母猪下够了小猪崽才匀几只给咱,现在他们自家都不够用的,不卖。”

“八宝斋生意可好了,每天都杀好几头猪,自家没猪的话,总要去别人那边买,容易被拿捏,突然提价啥的,影响生意。”

“听说大妞四个已出嫁的姑娘家里也养了这种大白猪,就是因为之前被人刁难,买猪出了岔子,这才想着要自己搞猪场,再说现在作坊又做肉干,每日要用的肉量太大了。”

妇人们一边忙活一边聊得热火朝天,他们各家也在村长的号召下开始养猪,少的一头,多的五六头,到时候都卖给江家。

价钱也事先谈好的,签了契书的,以防出现突然提价的糟心事。

江家给的价钱公道,而且村里人还指着作坊赚钱呢,没人犯蠢不配合,除了管家带头的那两三家,和江家有过节,总想闹幺蛾子。

江家便不和他们那三家人签契书,他们养的猪爱卖给谁卖给谁,不差他们那几头猪。

此时江家门前车马络绎不绝,镇上的富户乡绅们都派人送礼过来,只要有人考上功名,附近的富户都会结个善缘,搞好关系。

像小额的银子布匹之类的江一鸣都收下了,一点都不收也不好,但房子田地之类的就都退回去了。

拿人手短,江一鸣不想给自己找一堆不知名的麻烦。

“鸣哥儿,赵公子来了。”杨氏扯着嗓门大喊。

江一鸣还以为是赵家宝来了,走出去一看,竟是大半年未见的赵荣亲自登门来贺,“希客啊,赵公子何时南下的,真是让鸣惊喜。”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