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工业区的边缘地带,一排低矮的灰色围墙圈起了近千平米的空地。
铁皮大门上“废品收购”的牌子已经褪色,隐约能看出新换过的螺丝钉。
孔强江站在院子里,注视着几个工人把最后一车建筑**装上卡车。
“孔老板,这边的线路改好了。”电工擦着手上的灰走过来,“你要的独立电路都接好了,每个房间都是单独的配电箱,互不干扰。”
孔强江点点头。
独立电路是杨鸣特意交代的,为的是避免有人切断总电源时,备用电路还能工作。
原本的办公室已经改造成了会客厅,墙上挂着两幅山水画,茶几和沙发都是新配的。
隔壁是监控室,八个屏幕分别对准院子的各个角落,还有两个显示屏专门监控着大门外的路况。
后院改建的宿舍楼外表依然保持着破旧的工业风格,但内里已经焕然一新。
一楼改成了餐厅和活动室,二楼是宿舍,每间配备了独立卫浴和空调。
三楼最里侧的三间房是杨鸣的住处,经过特殊加固的窗户能俯瞰整个院子,也能看见工业区外的主干道。
“得多搞点废旧家电过来才行。”孔强江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已经在计划接下来要收些什么废品进来。
他是真干过这一行的,知道怎么摆才能既方便运作,又不显得突兀。
角落里,几个年轻人正在卸一批废旧电器。
这些都是孔强江精挑细选的手下,能在一片废品堆里分辨出最适合藏匿物品的地方,也能在三秒内从看似随意堆放的杂物中抽出随时准备好的家伙。
天色渐暗,工业区的路灯依次亮起。
杨鸣站在三楼的窗前,看着最后一辆工程车缓缓驶离。
院子里的积水反射着昏黄的路灯,映照出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
没人会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废品收购站,正用它满是划痕的铁皮大门和褪色的招牌,掩护着一支随时待命的精锐力量。
而这,便是杨鸣构建的大本营。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他已经开始在南城各个街区物色合适的商铺,从街角的烟酒店到路边的小饭馆,从便民超市到普通宾馆,每一处选址都经过精心考量。
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店,将在未来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络。
毕竟让一群身经百战的兄弟整日蜗居在废品站里既不现实,也容易引人注意。
这些小本经营的店面不仅能让手下们有正当的身份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更重要的是能让整个团队的力量呈散点分布,既能充分渗透到南城的各个角落,又不会轻易暴露底牌。
如今聚集在南城的骨干力量已有二十多人,几乎都是追随杨鸣许久。
这支核心班底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中凝聚出了超乎寻常的向心力。
其中也不乏曾经追随过四眼的老人,但在四眼当年仓促离开滇南后,这些人都选择了留在杨鸣身边。
现在,每当四眼出现,这些老部下仍会恭敬地打招呼,称一声“四哥”。
但在行动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会不约而同地转向杨鸣。
这种心照不宣的选择,既给足了四眼面子,又清晰地展现了当下的效忠对象。
……
改建后的办公室里,一圈真皮沙发围出一个谈话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