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55章 皇上就是败家子啊

了解过真实情况,老朱也不在说什么,接过菜团子就吃了起来。

酸涩带着一股咸味儿,没有一点油腥,口感寡淡难以下咽。

可是老朱和马娘娘却面不改色,津津有味儿的全吃了下去。

这让几个老汉更加的高兴,这两口子虽然现在富贵了,却不是忘本的人,不错不错。

所以吃完饭,大家也没有散开,继续聊了起来。

“老弟不好好在家享福,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老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借口:“家里开了布庄,苏州府的棉布丝绸那是有名的好,我来采购一些回去。”

家乡被夸,老汉们非常高兴:“老弟是有眼光的,我们这里的丝绸棉布,都卖到海外去了。”

“我的婆娘、儿媳妇,全都是织布能手,每年卖棉布赚的钱,都快赶上二十亩水田的产量了。”

老朱眉头一挑,说道:“哦,卖布的收入能有这么多?”

老汉信誓旦旦的说道:“有,怎么没有。”

“村子里每天都有商贩过来采购,棉布还在织布机上,就被人订走了。”

“要不是老汉手笨,恨不得自己一天十二个时辰坐在织布机上。”

秃头老汉抱怨的说道:“就因为棉布能卖钱,现在我们这里好多人家都不种粮食了,改种棉花。”

“这些人呐,就是见钱眼开,才过几天好日子就瞎折腾。”

“都不种粮食了大家吃什么?遇到灾年,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提起此事,一群老人都骂骂咧咧的。

尤其是改种棉花的,大多都是军户安置村以及外族安置村落,更是让着群老人愤怒不已。

“上好的地都给他们糟践了,要是给太上皇他老人家知道了,一个个把他们的头给摘了。”

朱元璋和马娘娘只能无奈安抚。

这本身就是朝廷的政策,他们还真不能说什么。

当年军制改革,将军户打散安置在天下各地,江南安置的也不少。

军队消息是较为灵通的,尤其是朱雄英搞的抚慰使计划和陈景恪的文明治军计划。

在给军人上**课的同时,难免会讲一些别的。

所以军队在思想方面反而比较开放。

思想更加开放的军人自然会影响到家属,所以这些军户村子,比起传统村庄也更加开放。

普通的村子,还在为多收了三五斗粮食开心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转型种经济作物了。

苏州府的丝绸天下闻名,他们就养蚕缫丝。

因为海贸兴起导致棉布紧俏,他们就改种棉花搞纺织业。

至于异族村落,则是一些投靠大明的蛮夷部落,被打散安置在大明各地。

比如辽东各族,比如一些内附的蒙古部落。

还有一些是本地的蛮夷部落,在大明的各项政策保障下,迁徙到平原地区定居。

朝廷给他们取汉名,穿汉族服饰,吃汉族的食物,周围接触的也全是汉人,最多一两代人就变成汉人了。

啥,害怕他们作乱?

不好意思,异族村落旁边就是军户村,乱一個试试。

异族普遍不善农耕,相比起种粮食,他们反而更喜欢种桑养蚕。

于是当地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普通农村主要种粮食,挤出一些边角的地方种植一些棉花,或者种植几颗桑树。

军户村子棉花和桑树种的都有,异族村子则以种桑居多。

军户村和异族村自己的粮食不够吃,就拿钱去买普通村子的粮,属于是三赢局面。

然而对于世代为农的老农民来说,如此好的田地竟然用来种棉花和桑树,简直是暴殄天物。

换成几年前宗族势力还没有被打散之前,搞不好会因此发生械斗。

现在吗,一边骂对方是蠢货,一边高高兴兴的把粮食卖给对方。

买粮食的人多了,粮价自然就涨,能多卖钱当然高兴了。

关于南方人把良田拿来中棉花和丝绸,也是朝廷有意引导的,相关技术就是朝廷给的。

目的自然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商业经济。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多的良田改稻为桑为棉,会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呢?

放在以前肯定会,现在完全没啥影响。

北方现在也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已经能自给自足,不再需要朝廷补贴。

这就大大减轻了朝廷的粮食压力。

然后就是对南洋的开发。

交趾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开始源源不断的向大明供应粮食。

中南半岛其他国家以及南洋诸岛屿,也学会了用粮食从大明换取各种生活必需品。

为此,朝廷还做出了一个规定:

大明商船出海归来,必须要有三分之一的空间装满粮食,封顶三千石。

事实上,这个封顶限制完全是多余的,海商巴不得多运一点粮食回来。

原因很简单,他们出海的时候船舱装满了货物,回来的时候船舱几乎是空的。

现在的世界贸易,大明是单方面的商品输出国。

丝绸、棉布、茶叶、瓷器、糖、玻璃等等商品,畅销全世界。

可是其他各国的商品,大明都不感兴趣——香料除外。

前世直到清朝末年,西方工业国拿中国都没有什么办法。

英国因此恼羞成怒发动**战争,用武力逼迫满清**做不平等贸易。

现在是大明初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一船船商品运输出去,拉回来的是金银铜贵金属,外加一点当地的特产。

有些聪明的,已经开始在当地采购原材料,运回大明卖给作坊主,生产成商品再卖出去。

还有些人被逼无奈,连生铁都采购,拉回来重新熔铸卖给朝廷。

但工业化之前,全球生产力都不咋地,哪有那么多原材料给他们买?

所以,大多船都是空着回来的——不,是拉着一船的压舱石回来的。

大明需要粮食,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

反正船空间多的事,能买粮食拉回来也好啊。

不过大多数人,都是在南洋采购大米,顺路带回大明出售。

虽然利润不高,但也比空船回来要强的多不是吗。

这其实也是陈景恪商业计划的一部分,他很清楚粮食安全才是底线。

无论做什么,都要先保证粮食供给。

本国发展工商业会影响粮食生产,那就去国外采购。

事实上,大明户部已经是目前最大的粮商。

每年从各地采购新粮填充各大粮仓,再将各粮仓内的陈粮流入市场平衡粮价。

海商运回来的粮食,主要流入民间市场。

多了一个粮食来源,更有利于控制粮价。

至于如何确保粮价,那简直不要太简单。

可以通过行政和商业两个手段。

用行政命令规定各种主要口粮的价格区间,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否则以操控物价的罪名法办。

商业手段,自然是朝廷用海量的粮食,来平抑物价。

大明有义仓、储备仓等各种粮仓,交趾、楚国等地都是产粮大区,朝廷随时可以动用船队运输粮食。

粮食想要多少有多少。

就算这些手段最后都失效,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屠刀。

至于大批外粮涌入会不会压低粮价,导致谷**伤农,这不需要担心。

至少现在大明的粮食储量,还没多到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而且朝廷未雨绸缪,已经在引导百姓饲养家禽家畜。

解决肉蛋奶的问题,也要从点滴积累的。

至于效果吗,只能说比不提倡的时候要强一些。

主要是百姓穷怕了也饿怕了,是舍不得用粮食来喂养牲畜的。

除非大明能够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不闹粮荒,百姓习惯了不缺粮的日子才会这么做。

只能说,任重而道远啊。

这些深层次的计划,自然没必要对几个老农说,说了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

对于他们的抱怨,老朱和马娘娘只是附和几句,并没有发表太多看法。

不过他们也只是抱怨几句,并没有特别生气,自家的地产粮够吃才是最重要的。

人家的地想种啥就种啥。

接着几人又聊起了别的事情,从各种惠民政策,到民间的现状,再到东家长西家短,想起什么就说什么。

老朱要的就是这些信息,听的非常用心,时不时的就插嘴问几句。

大家话语里对当前生活非常的满意,对皇帝也是感恩戴德。

这让老朱非常的高兴,目前大明的状况,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毫不夸张的说,比他想象中的所谓盛世,还要好很多倍。

而这,才只是陈景恪计划的开端。

每每到这个时候,他就由衷的庆幸。

还好当初遇到了陈景恪,还好选择了给他一个机会。

否则哪会有今日的盛况。

当然了,目前远未到十全十美的地步,缺点依然很多。

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缺医少药。

周围几个村子,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医师,只有两个跳大神的。

最近的一个医师,还在十几里外的镇子上。

医术还不咋地,只能治一下普通的风寒、拉肚子之类的小病,而且价格非常贵。

稍微严重一点的病,只能送到几十里外的县城。

然而老百姓有几个舍得去县城的?

在镇子上治不好,基本就回家等死了。

对此朱元璋和马娘娘也很无奈,如果只是药材问题,他们还能想想办法。

医生是真没办法解决。

不过,他们也想到了陈景恪之前提的医疗体系建设。

此时,对这个计划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景恪果然是景恪啊,处处都想到了别人前面。

就是不知道医学院建起来没有,回去好好督促一下,再多给他一些支持。

正想着,远处一人快马直奔而来,中途被汤和给拦住。

朱元璋起身笑道:“可能是家里人来找我的,老哥几个先聊着,我去看看。”

然后就和马娘娘一起来到汤和那边。

事实上也没啥事儿,来人就是告诉他,两项革新都通过了并且进展顺利。

老朱并不意外,官僚系统要是还不同意,他就要回京了。

至于用内阁扩权交易特区计划,是否划得来……

就算没有特区计划,内阁扩权也要进行,所谓的交易不过是顺带的而已。

了解过事情之后,朱元璋又重新返回,继续和几个老汉聊天。

秃头老汉比较好奇,就说道:“看送信的那个人着急的样子,没什么大事吧?”

老朱摇头道:“没什么大事儿,就是告诉咱布匹都收齐,可以回程了。”

不知道怎么想的,他突然说道:“哦对了,还给咱带回了一个关于朝廷的消息。”

几个老汉顿时来了兴趣,八卦的道:“快说说啥消息?”

老朱说道:“当今圣上要给内阁扩权。”

几个老汉一脸茫然,啥是内阁?为啥要扩权?

老朱就将事情详细讲了一遍,并问道:“几位老哥觉得如何?”

花白头发的老汉问道:“你的意思是,以后咱们圣上说的话,要让那什么内阁的人同意,才能算数是吗?”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可以这么理解,不过……”

秃头老汉打断他,追问道:“也就是说,以后圣上说话就不管用了?天下要听那群大臣的?”

朱元璋连忙解释道:“那倒不至于,万事还是要圣上点头才行。”

“只不过以后圣上做的决定,要经过内阁学士同意,才能推行。”

让他没想到的是,听到这话之后,那几个老汉一个个都如丧考妣,露出痛苦不已的表情。

“哎呀,圣上糊涂啊。”

“他说话都不算数了,那些奸臣还能听他的话吗?”

“以后还不知道那些奸臣怎么祸害老百姓呢。”

“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啊,呜呜呜呜……”

“圣上还是太年轻,被他们给骗了。”

“要是太上皇在位,怎么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也不知道太上皇他老人家现在在哪,赶紧回去拨乱反正吧。”

几人的反应,让老朱和马娘娘非常震惊,然后就是深深的感动。

谁说百姓愚昧不识礼仪道德?

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很清楚。

当然,他们也知道,百姓之所以会如此拥戴老朱家,离不开陈景恪提倡的宣传政策。

通过军队和预备役两条线,向天下人宣传朝廷政策和大义。

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今日的结果。

突然,花白胡子老汉举起手猛捶自己的胸膛:“圣上糊涂……不,圣上就是败家子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