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到山穷水尽之时,冯睿达的转投亦是无奈之举。
通常而言,武将的脾气都不怎么好,从冯晟以下,一个赛一个的刺头。
冯睿达自小被教训习惯,能忍气。其他人说不准刺到杨胤哪根敏感的神经,真只能让他去。
换李君璞,忍耐力仅够上元夜那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多一瞬都不行。
李君璞:“我再想想。”
一想就想到念头通达,从林婉婉那儿要来**。
次日清早,张法音带上儿女和奴仆,去东院寻陈娘子一块出门走动。
乡下寒门,哪怕有几个奴仆,女眷亦是要操持家务,顶多不下地。
听闻张法音的名字,陈娘子猜她娘家是信佛的,提起话头,“杜郎君刚到长安,亦是到住在大慈恩寺。”
张法音:“听说香火鼎盛。”
陈娘子:“娘子有空可以带家人去拜一拜。”
张法音:“祝娘子她们去吗?”人多热闹些。
陈娘子在家里待得久了,知道祝明月等人哪家都不信,“她们平日忙,未必能抽出空来。”
转过话题,“不过林娘子三月中要去大慈恩寺参加义诊。”杜若昭这时候入门,刚好赶上。
杜若昭:“义诊?”
陈娘子:“长安有名有姓的大医馆多会参加,免费给贫苦人家看病。”
陈娘子带着一群人先到坊门,指着作坊道:“这是五谷豆坊,祝娘子的产业,西院许多东西都是从这儿拿的,起火随便煮一煮就能吃。”
大家对杜乔的手艺,多有所耳闻。
杜若昭的注意力全在旁边巷道的济生堂上。
陈娘子介绍道:“那儿是济生堂,里头有四个和幼娘年纪相当的小女郎。”
杜若昭斜着身体往里头看去,似乎真有几个梳环髻的半高身影。
五谷豆坊以后有的是时间看,陈娘子今天的任务,是带杜家人把周围卖菜肉柴米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地方踩熟。
张法音:“长林在院子里种了不少菜。”就是种的不怎么好,还多是青菜。
陈娘子:“居家过日子,哪能指着一种菜过日子。林娘子也说,人不能一直吃一种东西。”
济州和长安远隔千里,气候迥异,许多长安本地菜济州都是没有的。
陈娘子进一步说道:“蔬菜价格浮动不大,若是香料,杜郎君有个朋友在西市开香药铺子,价钱给的便宜质量也好。”
也就是说香料这种贵价东西,可以让杜乔去找朋友买。
张法音:“长林倒是说过。”
陈娘子不清楚张法音是否知晓,杜乔和何金是怎么认识的。但从为母之心出发,还是不提为好。
杜家人在长安适应三天后,正好到王瞎子算的良辰吉日。
杜乔翘一回班,和家人一起带杜若昭去济生堂报到。
招生季过了,但林婉婉早给徒弟们吹过风,今年还有个小徒弟,只是人没到长安。
磕头敬茶交束脩,杜乔提笔签过契约,拜师礼便算成了。
四个或高或低,或胖或瘦的师姐,不住打量新来的“关系户”小师妹。
如朱淑顺谢静徽入门早,是见过杜乔的。这年头,文士也要抢医家的饭碗?
林婉婉给五个徒弟调整课桌,让她们先预习医书。
谢静徽是个自来熟,好奇问道:“杜师妹,杜郎君也会医术么?”
杜若昭摇头,“大哥不会。”
丘寻桃追问道:“家里其他人会吗?”
杜若昭:“我家祖上都是读书的儒生,不习医术。”
我是我家开天辟地第一人,骄傲!
谢静徽爱怜地摸摸小师妹的双丫髻,“唉,以后的路,全靠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