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道尊 第132章 我有三策,可…

“公子,有军情急报咸阳,大王急召您上朝议事。”

云英着急忙慌的冲到文学馆旁边,生怕耽误了王陈的时间,就直接站在楼下,扯着嗓子喊他。

在其他人都开始改口称呼王陈为“君上”后,只有云英还改不过来,一直称呼他为公子。

云英比王陈要大五岁,是贴身侍女,很小很小就在照顾王陈起居了,照顾王陈的时间跟王陈年龄一样长。

“知道了,给我准备一套常穿的朝服。”

她的话音刚落,王陈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声音清朗温润,宛如他本人就站在云英身边低头轻语,抚去云英内心那一抹急躁。

王陈没有立刻下楼,反而向身边人发问。

“需要急报咸阳的军情,要么前方大捷,要么前方大败,先生以为会是哪种?”

尉缭略微思考,面色开始复杂起来,欲言又止。

王陈见状,开口宽慰道:“先生,你我之间,说话不必顾虑,我知道先生的为人,大可不必在意那些俗人的想法。”

“唔……恐怕是大败。”

“先生跟我想法一致。秦军大败。”

尉缭的专业素养,总是能让王陈十分钦佩。

王陈知道结果全靠历史,尉缭知道结果全靠庙算。

“秦军战力当世第一,君上不放猜猜秦军失败的原因。”尉缭兴致盎然的提议。

“不如我们各自在纸上,写出答案吧。”

说完。

王陈不待尉缭反应,摊纸落笔,写下三个秦篆。

然后,起身看了一眼尉缭正在的三个字,没有说什么,直接离开,前往章台宫。

尉缭也不以为意,身躯微微探前,将王陈留下的三个秦篆,与自己写下的三个魏篆,摆在一起。

只见桌上。

魏篆:信陵君。

秦篆:魏无忌。

……

去年,也就是公元前248年,秦军在上将军蒙骜的带领下,大败赵国,夺取整个太原郡。又在王陈的建议下,将整个太原的豪强大族迁徙到关中,为关中开垦沟渠,兴建一项即将造福关中世世代代的大型水利。

消化掉战果之后,秦军顺势而下,直驱魏国。于今年,也就是公元前247年,大胜魏军,占了高都城,向魏的国都大粱前进,陈兵城下。

五万魏武卒,是魏国最后的脊梁,可面对秦军锐士,尤其是装备了公输家机关兽的秦军,哪怕是强如魏武卒,也快被消耗殆尽。

值此国破家亡之际,魏王想起了那个战无不胜的弟弟,开始一遍又一遍的向信陵君求援。

信陵君一方面不敢回国,另一方面又对魏王有气,甚至对自己的三千门客放出狠话,谁要是敢劝他回国,别怪他动手杀人。可惜,这个年代,很多人都重情义轻生死。

有两个门客直接上门喊话;“你之所以躲在赵国还备受敬重,是因为魏国还在啊,如果你对魏国见死不救,导致魏国宗庙不存,你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信陵君听完,二话不说就回了魏国,被魏王任命为上将军,统率全国车骑,对秦军迎击。

出于对信陵君的盲目崇拜,关东六国,除了齐国不参与合纵外,其余四国都派兵前来帮场子。

信陵君也不愧是信陵君,统领五国之兵,杀得秦军大败,秦上将军蒙骜被打得跟部队失联。

这便是今年发生的最大事情,秦军攻魏,而后五国合纵攻秦。

史称,河外之战。

……

咸阳城。

章台宫。

天上,乌云蔽日。

宫内,愁云惨淡。

秦王一副病躯,此时更显得苍白无力。

“信陵君!咳咳咳咳……”秦王干咳不止,“又是这个信陵君!咳咳……”

秦王本就虚弱,气急攻心之下,导致呼吸不畅,差点没把心肝脾肺肾都咳出来。

长平之战后,秦国后面又有一次攻打赵国,都打到邯郸了。

当时就是这个信陵君,窃符救赵,一举成名。

秦王气得要死。觉得这个信陵君简直就是秦国的诅咒,几次拖延秦国统一天下的脚步。

群臣个个眉头紧皱。有的义愤填膺,有的慌里慌张,少数几人缄默不言,陷入沉思。

秦军,连续两次,大败于信陵君。

“各位爱卿……咳咳咳……可有良策……咳咳……解此国难?咳咳咳……”

秦王红着一双眼眸,咳嗽不止,但眼睛还是紧紧盯着底下的群臣,希望有人能站出来。

但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人敢站出来跟信陵君交战?

吕不韦不敢,昌文君也不敢,昌平君还很年轻,没打过战,而嬴政还是个少年,更不懂打战。

上将军蒙骜,刚刚被人打得太惨,龟缩在函谷关内,不敢出关应战。

前将军王翦,此时也在函谷关,协助蒙骜处理各种事务,军队大败,士气低落,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王翦处理,蒙骜此时已经懵了,但还是有些明智的请王翦帮忙收尾。

其他人,或因为资格,或因为胆量,无法承担国战的责任。

看着秦王咳得过于辛苦,王陈有点不忍。

有过经历的人都应该知道咳嗽不止的痛苦。

而处于痛苦中的秦王,只想听到自己想听的好消息,不然只会更加暴躁和痛苦。

身为人子,王陈必须顶上。

他狠狠咳嗽一声。

站了出来。

百官纷纷侧目,屏息凝神,静候王陈高论。

在众人眼里,满堂的退却,格外映照出王陈塔前一步的风采。

而他们也确实想听听这个长安君的高论。

毕竟,此时的王陈,论名气和声望,已经不输于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

当然,在他们心里,其实也没有抱多大希望。

因为王陈的诺大的声望,只是建立在文化领域,他的学识确实让天下人敬仰,可以说百家之学无一不精,甚至比正统的百家传人和掌门,都要更加精通他们的学问。

但指挥军队,进行国战,跟舞文弄墨可不是一回事。纸上谈兵的典故刚刚过去不久,谁也不想自己的国家成为下一个赵国。

因此,他们是想听一听,王陈有没有战场之外的良方,可以补救一下战败的损失。

王陈没有让人久等。

他开口了,可他说的却是:“父王,孩儿先请您先顾念自己的身体。您听我的,来,轻轻吸气,对,诶,再缓缓吐气。”

众人差点绷不住要骂他了。

这算什么?佞臣?哦,不对,这是秦王的儿子。

可这时候表演父慈子孝合适吗?

大失所望!

这下子,就连吕不韦、嬴政等人,都开始斜着眼睛看王陈了。

秦王也发懵,可还是依言而行,配合王陈的节奏,慢慢将呼吸调整过来。

王陈毕竟是他最喜欢的儿子,又见他是场中唯一一个真的关心自己身体状况和感受的人,就没有怪罪于王陈的冒失。

王陈见秦王不再那么痛苦之后,便环视一周,见群臣眼神莫名,有些轻视的味道。

王陈嗤笑一声,这就是矛盾的人啊,见不得人好,又自视甚高,见不得别人走近路。

他懒得计较,人道本就比天道更难把握,很多时候,只能退求其次,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再次朗声开口:“父王,孩儿有上中下三策要献,可解父王之忧,大秦之困。”

这话一出,宫殿之上针落可闻。

秦王面露喜色:“上中下三策?好好好,王儿不妨道来。”

“我有下策,可保秦国无虞。此策便是,高挂免战牌,以秦军新败,需要休整为由,拒不出战。凭借函谷关关隘雄奇,易守难攻,可以阻挡联军一段时间。而联军毕竟不是一心,久攻不下,无论是粮草后勤,亦或是战术安排,都会牵扯出无数矛盾,不出三月,联军必定不战自溃。只是此策,只是守住基本盘,战损还是需要自己承担,也难以彰显我大秦之声威。”

“我有中策,可除秦国障碍。此策便是离间计。父王可以假意承认错误,并向魏王表示赔偿几座城池,魏王守成,必定不愿再战。而魏无忌此人必能识破,必然不愿班师回朝,这便是借魏王之手,除掉信陵君,也能最大化打击魏国的抵抗和士气。这一策,除掉了魏无忌,灭掉了魏国人心中的不屈,方便了以后秦国出兵灭魏,。”

“我有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