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35章 戒“备”森严

最终,这一次的议事以无疾而终,仅仅只是在李基的建议下加派了在周围巡逻的斥候,避免大军会被无意游荡到周边的黄巾发现而不自知。

随后,李基在回到安排给自己的独立营帐后。

未多久,刘备就特意前来拜访。

等刘备拉开营帐帘子进入其内,却是发现李基没有丝毫如张飞那般的急躁不定,反而是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似是在津津有味地品读着。

并且,李基在自己的身前还提前斟满了两杯热茶,不时地品尝着。

看着李基那悠闲沉稳的模样,刘备不知为何顿感一阵安心,原本有些焦虑的内心也完全平稳了下来。

“子坤,另一杯热茶莫非是提前为吾所准备?”

“自然,玄德兄请坐。”

李基起身朝着刘备行了一礼,然后往着自己面前的座位示意刘备坐下。

刘备欣然而坐,问道。“子坤,何以知之备将拜访?”

对此,李基笑而不语。

刘备见状,略微叹息了一声,然后开口道。“此处唯有你我二人,备也就直言了。”

“玄德兄,但说无妨。”

刘备沉吟了一下,说道。“适才在营帐议事之时,我见子坤表情之变化,感觉子坤心中有所想法,却又有所保留,莫非是有甚难言之隐?”

此言一出,令李基转动着茶杯的手掌略微一顿,看向刘备的目光多了一丝诧异。

李基自认为自己的演技还算过关,起码不会轻易将心中想法浮于表面,没想到刘备居然如此敏锐就感觉到这一点。

随即,李基也没有特意掩饰,点头承认道。

“适才基确实以‘火攻’为想法,详细推演了一番,此计虽有成功之可能,但其中所需付出代价于你我而言太过于沉重也。”

“需付出什么代价?”刘备犹豫了一下,追问道。

李基眼睛略微一闭,然后答道。“云长、翼德以死入局,焚尽巨鹿钱粮兵器,黄巾自溃。”

顿时,刘备表情显然一变,呼道。

“不可!备宁亲自入局,也绝不可赞同以云长翼德之命促成此计。”

而说完之后,刘备这才反应了过来,叹息了一声,缓缓道。

“子坤所言极是,此计过于沉重也。吾既已与云长翼德立下桃园之誓,生死与共,岂能舍云长翼德之命以成此计?纵此计可使吾有击溃黄巾之功,吾亦不取之。”

李基自然也知道此计一旦说透了,刘备必然会是这个选择。

想要促使计成,首要条件就是瞒过刘备,暗使关羽、张飞、夏侯博入局。

从理性的角度而言,刘备无疑多少有点妇人之仁,成大事者何以惜部下之命?

换做是曹操,恐怕会在再三思考以做不舍,继而欣然采纳之。

然而,从感性的角度而言,李基心里同样也不希望刘备采用此计,今日刘备可弃关羽张飞,他日刘备便可弃李基之命。

李基感叹地道了一声。

“吾亦知之此计不妥,故以在议事之时不曾道出。否则以云长翼德的性子,恐怕未必会惜命,或会强行要求行此险计,也不是不可能的。”

刘备闻言,看着李基愣了一阵。

‘子坤,真乃体贴温柔之人,且对吾之想法了如指掌,这莫非便是《尚书·泰誓》所言的同心同德乎?’

忽然,在李基有些不明所以的目光中,刘备缓缓地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让李基这段时间行军骑马所锻炼出来的臀大肌,当即一紧,不自觉就想要往后稍微多挪一挪。

所谓:戒“备”森严!

刘备有些为难地说道。“子坤,吾有一个不情之请。”

“若是真的很为难,玄德兄就不该开口。”

李基幽幽地答道。

这让正想接下文的刘备,顿时有些僵住,没想到李基居然不按正常套路来。

‘真……真不愧是子坤,轻易不会让人弄透!’

“其实,也不是很为难的请求。”刘备说道。

“真不为难?”李基问道。

“是。”

“是不为难玄德兄?还是不为难我?”李基确认道。

“应该是不算很为难子坤。”刘备说道。

“那玄德兄但说无妨。”李基轻松地说道。

刘备目光炯炯地看着李基,说道。

“那便是玄德心中有大志,但更希望是能与子坤、云长、翼德一并成就心中志向,缺一不可。故以今后子坤腹中良谋,万万不可伤及自己。”

在说罢此言后,刘备看向李基的眼神几乎流露着掩饰不住的热烈,且刘备感觉此刻的氛围亦是极佳。

子坤,当能明白吾之心意!

子坤,汝于备而言,重要性绝不亚于云长、翼德,可拜我为主,今后同行一并成就大志乎?

当然,这些真正的想法刘备并没有真正说出来,生怕如此便有逼迫李基的可能,更怕一旦开口被李基拒绝之后,双方就此彻底分道扬镳了。

只能是以这种强烈到快要明示的方式,进行着暗示。

然而,刘备不知道的是,在议事之时李基进行了高强度的推演之后,精神已然产生了沉重之极的负担,否则也不会匆匆返回营帐之中休息了。

因此,刘备这一番情深意切的暗示,李基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解读,无异于抛媚眼给瞎子看。

刘备进入李基的营帐之时,内心是有些焦虑;离开营帐之时,心中是惆怅的……

‘莫非,备还有何处让子坤不甚满意?’

唯一让刘备略有些欣慰的,则是刘备在离开营帐之前,李基简略地为刘备分析了一下如今的处境。

如今,隐藏在高邑的大军最大优势在于敌在明,我在暗。

若是有所行动,或有所获,但机会仅有一次。

因此,在未有相当把握之前,多做不如不做。

‘静待时机,派遣更多骑兵伪装成黄巾潜入巨鹿郡收集情报,最好能够确认广宗一线的战况……’

回想起李基的建议,刘备当即就下去进行安排。

而随着刘备离开营帐之后,李基从袖子中取出一卷竹简于眼前摊开,略微思索了一番,在竹简上书写了起来。

上一次的推演,“火攻奇袭”的结果无疑是李基与刘备都不太可能接受的。

但在那种特殊状态下推演而出的内容,价值不仅仅在于结果,其中一部分李基常态下可能注意不到的重要情报,同样也是颇有价值的。

一、巨鹿城内堆放的是整個冀州黄巾的粮草,尤为重要;

二、人公将军张梁并非是什么草包,性格谨慎小心,不可小觑之;

三、巨鹿之固,不在于城墙,在于城内黄巾的人心信仰,欲破巨鹿,必先破黄巾人心。

“世间无有不可破之局,无非能力所限,又或者是情报不足,还没有凑齐能够破局的条件……”

李基喃喃地道了一句,将面前的记事竹简卷了起来放入袖子,重新拿起兵书研读了起来。

而一直在营帐之中读书的李基,感觉自己的精神恢复了不少,则是继续进行此前“计谋模拟器”显得的另一个选择进行推演。

【在你深感还没有掌握足以通往胜利的契机之前,你决定选择“伺机而动”。

伺机而动的前提,无疑在于如何隐藏大军行踪以及获取足够维持大军的粮草。

因此,在你的提议之下,除了派遣出十组十人的骑兵充当探子前往广宗与巨鹿周边持续探查消息外,由张飞亲率九百骑兵改换装扮,假装为马贼土匪游荡于常山国治所元氏周边劫掠攻击黄巾。

凭借着张飞的勇力以及骑兵的优势,黄巾被张飞所率骑兵侵扰得苦不堪言,这也引起了一部分黄巾的重视,试图围杀张飞。】

【而这,正是你想要看到的局面。

由张飞在距离高邑有一定距离的元氏闹出足够的动静,既足以吸引周边黄巾的注意,又不至于会引起巨鹿城内黄巾的重视。

并且借由着张飞所率骑兵不时地劫掠黄巾,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既能练兵,也能一定程度上保障大军的粮草需求。】

【很快,时间不断过去。

伱对于如今巨鹿与广宗的情况也越发了解,正打算与北中郎将进行联系之时,探子传回了一个消息:

由于北中郎将卢植久攻广宗不下,被天子下诏免除职务,且以囚车押回洛阳问罪。

接着,接替北中郎将卢植接手大军的则是东中郎将董卓。

你深知,或许,你等待的时机终于要到了!

你急让张飞率领的骑兵归还高邑,且派遣出更多的探子前往广宗一带查探消息。】

【随着东中郎将董卓接替卢植掌管大军后,董卓依旧按照原北中郎将行事策略围困广宗,且试图寻求攻破广宗之法。

然而,当黄巾得知汉军临阵换将,北中郎将卢植已被朝廷押回洛阳之后,黄巾一改旧态,不复死守不出,反而调集黄巾力士等精锐出城反击汉军。

董卓完全不曾料想似乎在卢植手中像玩物般随意蹂躏的黄巾,居然会尚有士气进行反攻,以至于围攻广宗的汉军根本就没有丝毫的防备。

一时间,汉军损失严重,溃败三十里。

随后,勃然大怒的董卓重新整顿汉军,再率汉军与黄巾正面野战,再败……

甚至汉军被黄巾凭借着绝对的数量优势击穿了军阵,对大半的汉军完成了分割包围,董卓更是即将狼狈而逃之际。

早早在你得知黄巾开始反攻汉军之时,便建议急行军赶赴广宗一带的刘备率领大军及时赶到,于后方急攻防守薄弱的黄巾中军。】

【纵使黄巾中军尙有大量黄巾力士紧急列阵抵挡,依然不敌在关羽、张飞率领之下已成精锐的上千骑兵冲击。

一时,黄巾中军溃散,汉军趁势反击,形势彻底逆转,最终以黄巾全线溃败而逃被追杀三十里为结果。

此战,张角被张飞阵斩,太平道高层亦是死伤无数。

随着张角头颅被传示四方,所过之处黄巾信仰彻底坍塌,巨鹿更是不战而下!

此战过后,虽然董卓暗中收买宦官,将击溃黄巾之功劳归揽于一己之功,被封凉州牧;但刘备之名字在刘焉的帮助下依然出现在朝堂之上,刘备战后亦被封为一方郡守。

只是,没有了董卓的溃败而逃,反而让董卓一战歼黄巾,这让天子越发认为是卢植无能或暗通黄巾,这才会与黄巾僵持不下。

最终,北中郎将卢植被斩首!】

【计谋评价:你所施之计,尽显“积蓄战力,静待天时”之妙。

因你知晓在没有你的干预情况下,北中郎将卢植将会遭小黄门谗言所害,继而被朝廷夺官下狱。

接替北中郎将者,董卓也。

此人虽有勇力,却无卢植以弱胜强之能,且董卓急于向朝廷证明自己以及捞取军功,又轻蔑于黄巾之能,必败无疑。

故以,你抓住了最好的时机,在黄巾将以为可一战而定汉军之时。

奇袭黄巾中军,凭借关羽张飞之勇,阵斩张角彻底奠定大局。

然而,没了董卓之败衬托卢植之能,也将害了卢植性命。

日后每每想起此事,依然多有遗憾。

且董卓升任凉州牧,所拥有之权势远超你的预料之中,或会卷起更大的祸患也有可能。】

随着推演的内容完全结束,李基猛然睁大眼睛,骤然意识到了自己此前主观上忽视了一个细节。

在原轨迹中,北中郎将卢植约会在六月左右因宦官谗言以及久攻广宗不下,继而被天子下诏夺官下狱。

这让李基的眼眸,不自觉地微微一眯。

这一次对“伺机而动”进行推演的结果,比李基料想之中的要好得多,在推演之中几乎是将李基所知晓的先知优势,以及刘备所率大军隐藏于暗处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以原本接替卢植的董卓兵败为节点,瞬间扭转了局势,对黄巾一战而下。

只是,董卓可不是什么谦谦君子,更不需要跟刘焉那样与刘备合作,而是粗暴直接地买通宦官,几乎将所有的功劳都占为己有。

如果不是尚有刘焉替刘备发出了些许声音,以董卓的性格可能就连刘备的名字都不会上报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