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 第506章 君主立宪的开端

对于给建文君泼脏水,朱由检是认真的。

他自登极以来,已经四次看到有关建文君臣的奏疏——

平均每年两次,已经成为每半年就有的话题。

如果不把这股风潮压下去,建文君臣的事情,很可能成为月经话题,不断消耗朝廷的精力。

所以他选择尊重臣子意见,把他们请求最多的给建文诸臣补谥,选择完全同意。

对于建文君则极力贬低,避免影响到皇位传承稳定。

为此,他不惜流着眼泪承认太祖在礼法上的过失,还把蓝玉案平反,把太祖杀戮功臣的源头栽在建文君上。

对于另一件让太祖名声受损的事情,朱由检也打算栽给建文君:

“国初有殉葬之事,源头始自哪里?”

太常寺卿李标道:

“殉葬之事,前元有之,国初因之,故而有此陋俗。”

“英宗大渐,口占遗命,定后妃名分,勿以嫔御殉葬,殉葬之事遂绝。”

“此英宗之德政也!”

朱由检对这个回答不满意,追问道:

“国初第一次殉葬,是在什么时候?”

“有没有人,把事情的源头理清。”

群臣心中疑惑,不知皇帝追问这个做什么。

太常寺少卿钱谦益精通经史,此时站出来道:

“国初第一次殉葬,是愍烈王妃殉秦愍王。”

“太祖闻讯极为悲伤,为其赐谥愍烈。”

“蜀献王《祭兄秦愍王嫂愍烈王妃》有云:嫂也孔贤,奋身同殒,父皇闻讣,以忧以伤。”

朱由检微微点头,问群臣道:

“愍烈王妃殉秦愍王,是太祖下的命令吗?”

“除此之外,洪武年间可有殉葬之事?”

群臣交头接耳议论,都不认为愍烈王妃殉秦愍王,是被太祖逼迫。

愍烈王妃是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不受秦王待见,被秦王和次妃邓氏欺凌。

太祖对她极为看重,甚至因此赐死了邓氏,怎么可能会逼她殉葬?

她是因为活着就在受苦,又没有生下子女,继承王位的是邓妃的儿子,以后可能更受苦,干脆一死了之。

这不能说是太祖下令殉葬,更不能说洪武年间有殉葬制度。

所以,排除了这件事情后,第一次殉葬是在什么时候呢?

很多人心中都有了答案。

礼部尚书温体仁出言说道:

“国初殉葬之事,源头在建文君。”

“太祖驾崩之后,宫人多有殉葬者。”

朱由检沉痛地点了点头,说道:

“太祖遗诏之中,命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他连百姓的嫁娶都不愿耽误,又怎会下令宫人殉葬呢?”

“这是因为建文君继承非礼,在宫中地位不稳,所以逼迫宫人殉葬。”

“成祖和仁宗、宣宗没有分辨清楚此事,以至受到误导,死后同样有殉葬之事,直到英宗废之。”

“这件事的源头,是建文君的恶行啊!”

这个结论道出,群臣暗地里吸了一口凉气,纷纷认识到当今皇帝的用意:

这是要把建文君当马桶,把有损太祖名声的事情,都倒在他的身上啊!

如果流传出去,建文君的名声,可能会变得臭不可闻,再也无法翻身。

右都御史成基命试着辩解道:

“葬礼是由大臣主持,殉葬之事,或许是臣子为之,非建文君失德。”

朱由检皱着眉头道:

“建文诸臣都是有德行的忠臣,怎么会让建文君做下此等恶事呢?”

“而且成祖、仁宗、宣宗的葬礼是三杨等人主持,难道说他们的嫔妃殉葬,是三杨等人的责任?”

这话无人回答,因为三杨是文臣楷模、还被皇帝允许列入成祖功臣庙,他们怎么能让三杨背上这个恶名呢?

而且建文诸臣也确实都是忠臣,刚才他们连齐泰、黄子澄都给补上谥号了。

难道现在就转头追究他们的责任,说殉葬是他们鼓动的?

所以情况已经很明显,只有建文君能背这个锅,建文年间的恶事,他都要自己背起来。

群臣想到这里,陡然明白了皇帝同意给齐泰、黄子澄补谥的原因——

这是要让建文君承担所有责任,找不到背锅之人啊!

建文君的名声,恐怕要真的臭大街,湘王被逼自焚等事,也都要由他担起来。

这让群臣忍不住捏了把汗,再次认识到当今皇帝的心机。

——

如同他们所料,朱由检把殉葬的事情,完全栽在建文君身上。

还说这是胡乱学习周礼导致的,建文君没有学好周礼:

“周礼虽有殉葬之制,但是春秋战国之时,却已经被废弃。”

“孔子曾经感叹: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刘先生解释一下这句话,免得再有人误解。”

刘宗周是不想配合皇帝给建文君泼脏水的,但是皇帝对他如此礼遇,他又不能不解释,只能道: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朱子《孟子集注》曰:俑,从葬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

“商周之时有殉葬,周朝渐用草扎而成的刍灵、也就是刍狗而代之。类似今日的纸人纸马,略有其形而已。”

“到了孔子之时,开始出现像人的陶俑。”

“孔子因为陶俑越来越像人,担心重新出现殉葬,故而有此感叹。”

朱由检听得连连点头,向群臣道:

“刘先生的解释,有人有不同意见吗?”

“孔子是不是这个见解?”

孟子、朱子的话,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孔贞运还出言补充道:

“《孔子家语》有云:子游问于孔子曰:葬者涂车刍灵,自古有之,然今人或有偶,偶亦人也,是无益于丧。孔子曰:为刍灵者善矣,为偶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

“孔子反对殉葬,而且反对死者用生者之器。”

“《礼记》曰: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

这些记载,都表明了孔子的态度。朱由检点头赞许道:

“孔子不愧是至圣先师,他虽推崇周礼,却没有一味盲从。”

“但是建文君却不学无术,圣人真意没有学到,反而去学周礼中早就被废弃的殉葬。”

“此人不仁之至,而且不孝不悌。用殉葬伤了太祖圣德,还逼湘王自焚,逼迫成祖起兵。”

“如果真要定谥号,他给湘王谥的‘戾’字,朕看更适合他本人。”

这让群臣再次捏了一把冷汗,知道建文君的恶名算是甩不掉了。

如果以后还有人为建文君请庙谥,那就得先推翻这一个“戾”字。这个非正式的恶谥,杀伤力比真正的恶谥还要大。

毕竟真给建文君上恶谥,必然会有人给他辩解。避免方孝孺等建文忠臣的名声,因为追随一位恶君而受损。

但是事情妙就妙在,皇帝并非正式上谥号,只是一个感叹。

如果有人反驳,那么建文君的恶事,就要由建文忠臣承担。

这是臣子更不愿接受的,所以他们只能默认这个评价,让皇帝把脏水泼给建文君。

从今以后,恐怕再也不会有人认为建文学习周礼改制是好事,也不会有人说“本朝的天下要同孔夫子的周朝一样好的,就为出了个永乐爷就弄坏了”这类的话语。

——

成功把殉葬的责任栽给建文君,朱由检为了固定建文作恶的结论,又向群臣说道: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和建文君相关的三件恶事,应该如何避免呢?”

“诸卿请试言之!”

群臣面面相觑,听出皇帝是打算把太祖杀戮功臣、宫人殉葬、逼死宗亲这三件恶事彻底套在建文君头上。

如果因此再制定什么制度,对建文君的评价,那是再也无法被推翻——

在这个重制礼乐的时候,任何新的制度,都有可能写入重制后的礼乐。

想推翻对建文君的评价,就要推翻新的礼乐制度。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让之前暂时退让、图谋将来再给建文君争庙谥的臣子,感觉有些不妙。

但是礼部尚书温体仁,已经配合皇帝出言道:

“太祖杀戮功臣,是因为建文君继位非礼,太祖不得不为他除去有可能的威胁。”

“臣以为陛下应恪守礼法,按礼法定继承人。”

“这样不用担心继承非礼,自然也不用除去他人。”

朱由检对于此言微微点头,没有拒绝温体仁提出的按礼法确定继承人。

大明自成祖以后,皇位传承就异常稳定,全部能按嫡长房继承制解释。不像唐朝玄武门之变后,几乎没有正常继位的。

朱由检对这点还是赞赏的,他在提出嫡长房继承制和继承顺序的时候,就有遵守这个制度的觉悟。

而且他也不想因为储位之争,让朝堂陷入撕裂。

再加上大明臣子对争储普遍不感冒,之前的国本之争就是为了避免争储和站队,朱由检对此颔首道:

“继承礼法,确实是礼乐制度最关键的地方之一。”

“周礼的核心,就在于嫡长继承制。”

“朕命诸位重制礼乐,自然会遵守重制后的礼法。”

“韩学士你来拟诏,命礼部、户部、刑部、都察院、大理院、国会等相关机构制定《大明继承礼法》,天子和万民共遵之。”

这个命令,让群臣一阵激动,因为这是天子明确表明,会遵守制定的礼法。

这意味着他们对皇权有了更多约束,将来在储君问题上,再也不用担心站队问题。

大明的进士如此尊贵,只要不犯错误就能按部就班升迁,没有多少官员,愿意争储搏前程。

这也是之前国本之争,闹得如此激烈的原因——

群臣都不想开这个先例,避免以后在确定储君的时候,必须争储和站队。

如今皇帝表态遵守礼法,按礼法确定继承人。

在场的臣子都是欣喜激动,齐声称赞皇帝。

至于先前建文君的问题,早就被他们抛在一边了。

相比皇帝遵守礼法的表态来说,建文君的问题算什么?

如果皇帝能制定和遵守更多礼法,他们会很高兴地配合皇帝给建文君泼脏水。

现在,就有官员想着制定更多礼法,约束皇帝权力。

朱由检知道这个表态的后果,甚至能猜出这是君主立宪的开端,以后的皇帝会在礼法约束下,一步步丧失权力。

但他更加知道,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自己主动控制,总比发生革命要好些。

在看到群臣的激动欣喜之情后,朱由检继续说道:

“建文三恶中的宫人殉葬,其实也是礼法问题。”

“三法司要制定丧葬礼法,严禁此等恶事。”

“若有违犯礼法殉葬、或者逼人殉节者,负责丧葬的城隍司要担责,三法司也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说到这里,朱由检又想起一件事,向群臣道:

“《皇明祖训》之中,太祖严禁酷刑,告诫以后子孙做皇帝时,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腓、劓、**之刑。”

“这是太祖的仁德之处,避免因为刑罚损伤肢体。”

“刑罚中有违背这一条的地方,一定要严加整改。”

“民间和军中同样也要如此,严禁使用肉刑、导致他人伤残。”

“但凡发生此事,全部都要追责。”

“有关采生拆割、造畜蛊毒的律令,一律严格执行。”

皇帝说得严厉,群臣却齐声称颂,称赞皇帝仁德。

这仁德是源自太祖,自然反衬得建文君的殉葬更加残酷。

反正建文君的名声经此一遭,那是会变得臭不可闻了。

太祖朱元璋的名声,可能会变得好一些。

在为太祖洗去诟病最多的两件事、把它们栽在建文君身上后,朱由检说起了建文三恶的最后一件事——

也就是湘王被逼自焚,这起完全由建文君臣主导的逼死宗亲事件。

朱由检问群臣道:

“建文之时,诸王多有无故被废,湘王甚至被逼得自焚而死。”

“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保障他们的安全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