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 第150章 迁移辽东将门

给群臣画了大饼、喊完口号,朱由检没有继续详说。打算先吊吊他们的胃口,让他们用心做事。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整顿辽东将门。

朱由检决定从土地开始,挖掉他们的根基。

农业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土地。

军功勋爵名田宅,是秦汉耕战制度的根基。

虽然朱由检不能恢复古典**,但是却可以借鉴一些制度。

军功能够计算,勋爵能够赐予,但是田宅的话,却不能凭空变出来。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缴土地。

想做这件事,朱由检却不能直接说。因为土地实在太敏感了,不能由自己这个皇帝直接提出来。

看着孙承宗,朱由检道:

“孙督师在辽东屯田五千余顷,也就是五十多万亩。”

“平均亩产多少,能收获多少粮食?”

这种具体的数字,让孙承宗实在无法虚言应付,只能回答道:

“辽东那边大多是旱地,只能种植粟米,亩产一石五斗左右。”

“种植大豆的话,亩产有八九斗。”

这个产量实在是没法看,朱由检仔细询问道:

“辽东是一年一熟,还是一年两熟?”

得知主要是一年一熟,朱由检道:

“选几顷地做试验田,探索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能多种一季是一季。”

“还有,朕之前已经命各地搜集番薯、土豆、玉米、花生等作物的种子,以后拿去辽东试种。看看哪种作物适合辽东,能多收一点是一点。”

“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问题。”

“民众中种田好的,可以选拔为力田,负责试验田管理。如果能够立功,以后提拔为官吏。”

提出几个建议,朱由检又向孙承宗道:

“按照五十万亩计算,都种粟米的话,每亩一石五斗,就是七十五万石。”

“这些粮食是怎么分配的,都流向了哪里?”

孙承宗道:

“这些粮食只够辽东兵马嚼用,发放粮饷则力有不及。”

“而且有些土地要种植大豆、稻米,不是都种粟米。”

朱由检皱着眉头,对孙承宗这样不说清楚很是不满,逼问道:

“具体收获多少?人马嚼用多少?”

“屯垦的将士分配多少?军中能调用多少?”

“都要有具体的数字,不能虚言说事。”

孙承宗离开辽东数年,一时间如何能答上来。朱由检只能放下继续逼问,转而道:

“孙督师就直说吧,辽东兵马粮食、豆料自足,需要多少土地?”

“整个辽东的耕地,够不够养十一万兵马?”

孙承宗道:

“辽东一隅之地,如何养得起十一万兵马?”

“只能征收辽饷,让关内提供粮饷。”

朱由检听他这么说,当即就眉头紧皱,说道:

“辽东若只是防守,不主动进攻的话,需要多少兵马?”

“十一万多兵马,能裁撤到多少人?”

还指望这些兵马打到辽阳,为自己挣到紫阁功臣资格呢,孙承宗当即就说道:

“辽东兵马万万不能裁撤,锦州到山海关四百里,十一万兵马还有些不够,不能继续裁撤。”

朱由检听得大怒,当即就厉声道:

“关外四百里土地,就只有五千顷能耕种,朕还要它做什么?”

“这种荒芜之地,先放弃有什么关系?”

四百里土地,只有五千余顷军屯,**都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想到大明在全国征收辽饷,养了十几万兵马,保护的土地却不归大明分配,朱由检当真是很生气——

甚至觉得按一些人所说,把关外放弃也就算了,至少能裁撤兵马,节省一些军费。

听到皇帝连放弃关外荒芜之地的话都说出来了,孙承宗无奈说道:

“关外并非荒芜之地,但那里的土地不止有军屯,还有些被辽民占据,有些被将士占据。”

“最多的是镇将,他们以养廉田的名义,霸占膏腴之地。能军屯的地方,都是偏远之地。”

说来说去还是要解决辽东将门,朱由检听到养廉田,眉头微微一皱,想起一件事情,询问郭允厚道:

“养廉田是官田吧?”

“能不能收缴上来?”

郭允厚肯定地道:

“养廉田是官田,庄田、职田、屯田,同样也是官田。”

“或许能够收缴,但有些已变成私产。”

能够收缴就好,朱由检不管后面变成私产的话,向孙承宗道:

“把辽东的官田全部用于屯田,能有多少土地?”

孙承宗算了一下,说道:

“具体不知,大概有一万多顷。”

“但是官田也有民众耕种,不能随意改为改为军屯。”

朱由检不管这些,自己计算道:

“一万多顷,就按一百五十万石计算。”

“除了军屯将士自己吃的之外,所有余粮全部征收。辽东军队的粮食,这下能自足吗?”

比之前翻了一倍,十一万多兵马平均每人有十几石,如何还不能自足。孙承宗道:

“若有一万多顷军屯,确实有可能自足。”

“但是士兵饷银,还需要内地接济。”

朱由检不理他转移话题,专心解决粮食问题。说道:

“饷银以后再说,现在就说粮食。”

“孙督师能否保证,有了一万多顷军屯以后,辽东军队的粮食,不再依靠内地?”

被皇帝这样逼问,孙承宗只能做出保证,但他同样没有把话说死,说道:

“若是不遇到灾年,那就不用依靠内地。”

“但是气候无常,辽东那边又缺乏水利,容易受天气影响。”

“臣实在不敢保证,完全不靠内地。”

对孙承宗这种态度实在无语,词臣做久了就是这样,非常擅长说话。

但是考虑到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太大,辽东这种勉强自足的状态,根本经不住波动。朱由检只能无奈道:

“先解决平时吧,遇到灾害再说。”

“真要遇到灾年,再想法调粮就是。”

“粮食运输的损耗太大,辽东一定要尽量自给。”

勉强让孙承宗做出了保证,朱由检开始解决养廉田问题。

想到从阉党那里查抄的土地,朱由检道:

“朕打算把辽东将领的养廉田放在内地,家人同样迁居。”

“孙督师到了辽东,能不能把他们迁过来?”

“朕也不亏待他们,就按当前的市价,给他们置换土地。”

这话说着好听,但是所有的大臣都知道,官员的养廉田明面上就那些,但是实际占据的却远远超过。甚至有不少屯田,都被他们侵占。

想着辽东将领建造的大宅,还有他们霸占的田地,孙承宗知道这件事很难。但是不把他们迁过来,又没法解决军屯的问题。

辽东粮食自给这件事,自然无法实现。

想到刚刚的保证,孙承宗只能痛下决心,向皇帝道:

“臣到辽东,定会劝辽东将领迁居,让他们迁到内地。”

习惯了孙承宗说话留着余地,朱由检听他没有反对,就知道这件事情可行——

辽东将门的实力,不足以反对朝廷。

所以朱由检当即说道:

“不是劝说,是命令。”

“所有在辽东的参将以上将领,家人和田宅都必须在内地。”

“内地没有田宅的,朕会视其功绩酌情赐予。”

“他们也可以申请置换,把辽东的田宅献上来,换成内地田宅。”

“总之,不能让将领的家人在前线担惊受怕,也不能让他们的田宅在前线蒙受损失。所有将领的家人和田宅,都要迁到内地。”

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就是不让他们在关外安家,必须把家人和田宅放在关内。

孙承宗张了张嘴,有心说这样太难。但是想到皇帝说过的紫阁功臣,知道再难也得干下去。

解决不了辽东将门,就无法为军屯扩充土地。

军屯土地扩充不了,就解决不了粮食问题。

解决不了粮食问题,辽东就始终是朝廷的大负担。

朝廷背着这个负担,能勉强维持就不错了,根本就没有更多的钱粮去打后金。

不打后金就收复不了辽土,他这个在前线防守的督师,如何能成为紫阁功臣?

可以说,皇帝的话语一层一层说下来,核心意思就只有一个:

让他对辽东将门下手,逼他们迁居内地。

《孙承宗行状》:

公之东归也,与高第遇于丰润,公谓第曰:“长安贵人以我辈为守门,而高居堂奥,说好说恶。今公且为我守门,予且居堂奥观大经纶也。”

第曰:“赖主上洪福,阁下壮猷,第守而勿失,可幸无罪。”

公笑曰:“公以守而勿失为兼兼乎?予居四年,复九大城、四十五堡,招练精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弓弩火炮手五万、轻车千、偏厢车一千五百辆、沙唬船六百、马驼牛骡六万、甲胄器仗弓矢火药蔺石渠答卤合之数百余万。

我进四百里,奴退七百里。西虏受我戎索,东奴不敢过河一步。

招集辽人四十余万、辽兵三万。

两年屯田五千顷,得十五万盐钱税朋桩入可七万,采青省十八万。

公今守四年,再恢四百里,种种倍予所办,方称守而勿失。若以予所办而四年勿失,未为守也。”

第唯唯谢不敏而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