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马化”,如果不借助工具查阅一下的话,估计很多人都弄不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马化”是川南人对某种生物叫法的音译,这个词出自干宝的《搜神记》。
在《搜神记》里,干宝是这样说的:“蜀中西南高山之上,有物,与猴相类,长七尺,能作人行。善走逐人,名曰“猳国”,一名“马化”,或曰“玃猿”。”
翻译成现代的白话就是:在蜀中西南的高山之上,生活着一种生物,和猴子长的很像,但身高能达到七尺,能像人一样站起来走路。而且善于奔跑和追逐人。蜀人把这种生物叫做“猳国”、“马化”,或者是“玃猿”。
干宝的这句话很有意思,“长七尺”。
荀子《劝学》里有这么一句:“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
把荀子和干宝各自说的话综合起来,就有了一个很单纯的结论:这种被称为“马化”的生物除了样貌长的像猴子以外,其他的举止形态其实和人都差不多,体型身高也有七尺左右。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测,这个叫“马化”的生物,先不说它是人的话,但它至少是个带点猿猴气质的类人生物。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亘古以来就一直流传着的的各种野人传说。
在干宝写下这段话之前,有人在湘鄂一带逛山玩水的时候,经常在山巅河畔看见过许多似人非人的身影,披着薜荔藤编织的衣物,系着菟丝子做成的腰带。见到外人时羞羞答答地笑,仿佛愿意与人交往但又怕与人交往。
然后,看见这些似人非人身影的人就把这些情景记了下来:“若有人兮山之阿,彼薜苈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笔,予慕予兮善窈窕。”将这些身影命名为“山鬼”。
至于《山海经》,则介绍了一种叫做枭阳的生物,而且把它住的地方称为“枭阳国”,具体地点就在北朐之西,这种生物与常人相似,但又略有不同,人面长唇,皮肤漆黑而且浑身长毛。在和人会面之后会抓住人的双手,然后呵呵大笑。如果要捕捉或者是躲避它的话,就得事先在手臂上套个管子,趁它笑的时候把手抽出来打晕它。
南宋的时候,罗愿在撰写《尔雅翼》的时候也提到过一种叫“猩猩”的物种,说它长得像妇人一般,披头散发的,往哪里去都是一大群一起集体行动,赤脚无膝。碰见人以后,它还会用手挡住面孔。人们都把他们叫做“野人”。
其实,如果有心去翻阅的话,像“马化”这一类的生物,除了上面的书籍提到过外,在很多志怪笔记里,都是类似的记载,甚至包括一些地方志。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华夏境内的神农架,曾经有过多起野人目击事件的发生。
在这之后,还有专门的队伍到神农架进行了搜寻,找到了一些不常见的毛发或者粪便,但最后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野人是人,还是类人的生物,主流学术界认为野人的存在没有科学依据的支撑,但民间的传言者却始终认为野人是存在的。
把话题回到干宝说的“马化”身上。
干宝说,提起“马化”,见过“马化”的西蜀人都是这样讲的。它们会时常出没在官道和有人来往的小路边,如果是有人路过的话,它们会冷不丁跳出来时不时显露一下自己的身影。
如果没有心理准备的话,往往会被它们吓一大跳,有些胆子小的,还会被吓晕过去。
在西蜀,大部分男男女女都见过“马化”,小孩子不听话哭闹不止的时候,大人们也往往拿出“不听话,马化会把你捉去”一类的话语教育孩子。
最初看见“马化”的时候,人们都以为这是种体型较大的猴子,但时间久了之后发现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在“马化”出没的路边,常常发生女眷丢失的事。但过了几年以后,很多丢失的女眷会带着孩子出现在她们家的附近,也有丢失的女眷长期没有回来的。
在“马化”出没的地方,如果在路上的人比较多的话,它会跟着队伍走上一段,要是动手驱赶的话,它会马上跑的没有踪影,但过一会儿以后,又会出现在路人的眼睛里。
如果过路的人比较少的话,那可就要当心了,有时候它还会跳出来挡住路,挑衅一下路人,把路过的人赶得飞奔。
而且,“马化”的鼻子特别灵敏,能分辨出男人和女人的味道。更为怪异的是,对女子,它似乎还能分辨得出谁是资深美女谁是年轻女人。
如果在路上行走的人有年轻漂亮的姑娘,那就要特别注意了,即便是有人给姑娘作伴,它们会想办法吸引其他人的注意,然后偷偷把年轻姑娘掳走。等同行的人回过神来,往往都想不明白年轻姑娘是怎么不见的。
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以后,在经过“马化”出没的地方时,过路的人采取“连营”的战术,用绳子把同行的女子用绳子相互系着,但若是有年轻美貌的女人,同样也不能幸免。而且,也没有人知道这些女子被它们掳到了哪里。
至于西蜀的人为什么对“马化”知道的这么清楚,事情也很简单。曾有好几个被它们掳走的女子被送回到了家里。西蜀的人根据这些送回来的女子的讲述,得出了关于“马化”的事情。
那些被“马化”送回来的女人,毫无例外的都带着小孩,少的一个,多的两三个。
一开始,这些女人回到家里以后,家里人很是不悦,觉得她们带着孩子回来,很伤风化,不愿意帮助抚养这些孩子,甚至想想办法处理掉她们带回来的孩子。
比方说现代的姑娘家,也没经过父母之命,也没有媒妁之言,从家里出去以后,过了两年以后带着孩子回来。姑娘又不肯说孩子的父亲是谁,只让孩子唤父母为外公外婆。说父母没有想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些女子的家里人骇然发现。如果是不帮着把这些孩子养大的话,自家的姑娘在孩子失去以后,也会莫名其妙的的死去。
看着被“马化”掳去的姑娘一年半载后就带孩子回到了家里,父女相逢、母女相逢,或者是兄妹相逢姐弟相逢,本来是一件失而复得的喜事。
但如果是因为忌讳她带回来的孩子,让回到家里的姑娘白白丧失了性命,为父母的为兄弟的心里都还是迈不过那条坎。于是,只要姑娘回来了,也不想去追究孩子的父亲到底是什么样子,姑且帮着把孩子养大就是了。
但西蜀被掳去的姑娘,也不是每一个女子都会再次回来自己出生的地方。
据某位被送回来的女子告诉她的家里人,她被“马化”掳走以后,曾在山里看见十年前自己被“马化”掳走的姑母。
不过那时,姑母的样子有点变化了,身上也有了毛发。她试着和姑母说话,一开始,姑母似乎认出了她,还简单地应了几句。后来也碰到几次,但姑母却不太愿意搭理她了。
这次被送回来之前,她又碰到了姑母。可姑母已完全长成了“马化”的样子,问她想不想家里时,姑母摇摇头跑走了。
而且这种说法,不只是这位被送回来的姑娘说起。类似的事情,不同的村落都发生过。
姑娘说,被“马化”掳走的时候,只听见耳边风声呼呼作响,然后就晕过去了。
醒过来之后,到处都是高大的树木,根本就分不清位置和方向。至于吃的东西,有山果一类的食物,也有和家里常用的那些食物。
被它们掳去的女子,都会和他们结为夫妻。除了姑母之外,她也见过“马化”从别的地方掳回来的姑娘。一开始,有些姑娘不愿意和“马化”成亲,但时间长了之后,也就是那么回事。
不过,等姑娘们和“马化”开始生活之后,如果姑娘一旦有了身孕,生下孩子之后,就会被它们送回来。
而且,和被掳走的时候差不多,听到一阵风声以后,也会晕过去,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
西蜀的人说,这些被送回来的姑娘,带回来的孩子一开始还能看的出和村落里的孩子行为举止有点差异。但等他们再稍微长开一点,就没有任何分别了。
只是等他们长大**以后,有些孩子会像当初自己的母亲被掳走时那样,莫名其妙的就在村落里失去了踪影,这些失踪的孩子有男有女。
没有失踪的孩子,别人问他姓什么的时候,他们都毫无例外的说自己姓杨,就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了。
但是,在西蜀人的嘴里,这个“马化”到底长的什么样子,却没有人说个明白。即便是那些被送回来的女子,对“马化”的长相和她们这些年共同生活的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也全都是守口如瓶。
问的急了,姑娘们情愿一死了之,对被掳去的事也不愿再提起分毫。
干宝在听到有关“马化”的事情后,也详细的向蜀人打听过。但得出的结论依旧如此,后来,干宝便猜测,现在蜀中西南很多姓杨的人,估计都是“马化”的子孙吧。
等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玃老猴也。生蜀西徼外山中,似猴而大,色苍黑,能人行,善玃持人物,又善顾盼,故谓之玃。纯牡无牝,故又名玃。父亦曰:豭玃善摄人妇女为偶生子。”
就是不知道,这段话是李神医是根据干宝的讲述总结出来,还是曾经去了西蜀专门考证过。但按李先生的作风,想必是到过西蜀的,而且见到过干宝所说的“马化”。
因为,李先生的对“马化”的描述,可比干宝他们的讲述要具体的多了:样子长得像猴,但是比猴子大多了。皮色苍黑,又善于像小偷那样左顾右盼。
而且,李先生对“马化”的种群也有过研判,只有公的没有母的,所以善于偷女人作为配偶为其传宗接代。
更有意思的是,李先生在总结完“马化”的事情以后,又接着说了一句“西方有兽,名啁。大如驴,状如猴,善缘木,纯牝无牡,群居要路,执男子合之而孕,此亦玃类而牝牡相反者。”
这种生物刚好与“马化”相反,同样是过的集体生活,但是只有母的没有公的,在路上碰到男人的话,会强行非礼男人,然后繁衍子孙。
这样想来,唐僧四人遇到的女儿国国王可能是只大猴精,不禁让人大倒胃口。
文明的传递总是从腹地到边陲。几千年来,中原王朝一直是天朝上国,九州五服之外,诸为夷狄。
“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万国来朝进贡,仰贺圣明主,一统华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东西。讬圣德,胜尧王,保护家国太平,天下都归一。”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
乾隆皇帝在和西方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时候,也曾说过“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
所以,如果深入研究干宝笔下的“马化”,然后再把“马化”归于“野人”题材的话,干宝和李先生描述的情节,或许就是另外一个国度。
就像现代的人们考证《山海经》,女儿国也好,丈夫国也好,如果把“马化”的群体看成是丈夫国,也很有可能。
比方说中原之外住在偏远山区或者深林里的族群,因为生活方式与文化习惯和中原民族有着不同,也往往被视为“野人”。
但如果“马化”是一种类人的生物,那给人的遐想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