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娘道:“儿子,你爹和叔爷爷中餐不在家吃,咱家就我一个人吃的多,费不了多少粮。”
孙宏宇沉默片刻:“长生,多备点,就跟孙先生说的,有备无患而已,你我都是边城待了多年的人,如果那边干的很,战事都可能挑起,年成不好没吃的,没吃的就会想到抢,但愿不会到这种地步。”
万长生点点头,小心无大错,但大周已经好几年不曾有过天灾了,应该不会的,但备些粮是对的,日日都要吃的东西。
“行,回头我囤上两千斤,两千斤足够咱一家人吃上两年的了。”
平安掏出路上就准备好的银两:“爹娘,这是两百两,你们收着家用,我拿之前自己瞎着磨的卤煮方子,跟师傅、老师他们做了点生意,铺子、银子、人工什么的,我一概不管,这三个月收入还可以。”
万长生两口子看着银票有些懵,这一年,因为儿子,自家有了宅子有了田地,去年给了两百两,这次又是两百。
“平安,去年你给的两百还没有动呢,这银子你自己留着吧。”
“爹,你们存着吧,我这还有些呢,叔爷爷,这是平安孝顺您的,您自个买些自己喜欢吃的。”
平安又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递到叔爷爷面前。
孙宏宇一下子红了眼,这可是孩子孝顺给他的银,前两日长生也拿了五两,长生媳妇还给他做了新衣服、新鞋子,衣服收了,银子退了半天,最后也收了。
银子他有,但这是晚辈孝顺的,意义不一样。
“平安,叔爷爷收了你这孝心,但银子你自己留着,叔爷爷有。”
平安把银票递到他手里:“叔爷爷,您有是您有,这是我挣的,保管您花着比自己的舒服。”
梅娘笑着劝:“叔,您就收着吧。”
万长生把两百两银票递给娘子,也劝道:“叔,听梅**,您就安安心心守着,咱们是一家人。”
平安笑眯眯地回房藏自己的银票去了。
……
京城。
转眼就是年初六,吴敏正送孙思成从小院出来。
大公子腊月才受的家法,现在竟过来看他,吴敏心里很感激,坚持要请大公子去附近酒楼吃个饭。
孙思成想想也成。
“二月二十考试,也就四十多日了,吴敏,每次考试前几日,各种小意外屡见不鲜,那时候你定要少出来,买什么都让你的书童做,考试那几日,我也会让我的人护你去考场。”
“多谢大公子,我”
“常兄?常兄,你也来考试?”
吴敏和孙思成看着迎面的一个年轻人,正一脸欢喜地看着他们,准确说是看着吴敏。
“这位兄弟,你是在叫我吗?”吴敏心里扑通扑通跳,难道是自己的旧友?
“你不是常兄吗?难道我认错了?我是于扬,县学里的于扬。”
年轻人愣住了,不应该呀,虽然过了十年,相貌还是认得出来的。
孙思成上前一步:“这位兄弟,我是孙思成,是百草堂的大公子,我身边的兄弟前些年出了事,脑袋磕了失了记忆,咱们去附近的春风酒楼坐下说好不好?我做东。”
于扬惊讶的不行:“孙大公子,可以,可以。”
常兄失忆了吗?难怪,难怪。
三个人很快到了春风酒楼的包间里。
待小伙计上了茶,孙思成关上房门:“于兄弟,你可以把他的情况说一说了。”
吴敏紧紧的盯着于扬,面前的年轻人的确有一种熟悉感,仿佛见过许多次,却又像从没有见过,认不出人叫不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