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张辽、太史慈三人,自从进入辽东境内,一路经徒河,过宾徒,至襄平,见到了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过高大的水车,造型独特的曲辕犁,见识到了脸上充满希望的百姓,见到了精神十足的地方守备军,也见识到了每一处城池的繁华。
在来到辽东之前,三人怎么也没想到,在这传说中的苦寒之地,竟然是如此太平景象。
可当他们看到那位太守和他们一样年轻时,三人心中就更加惊讶了。
见到陆诚之前,三人对陆诚就有过许多猜想,仁慈、智慧、英武,似乎任意一个美好的词放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当他们见到陆诚之后,才觉得一切幻想似乎都变成了真实。
据他们所知,陆诚来到辽东也仅仅不到两年,就让整个辽东变得如此安定祥和,只能用一句天纵奇才来形容。
“太守,云有一事不明。之前听闻辽东乃是苦寒之地,百姓生活艰苦,食不果腹。为何太守到此仅仅两年,就有这般气象?”
陆诚微微一笑:“其实,百姓所求之事一直都很简单,无非衣食住行。自我到达辽东之后,开荒地,兴水利,重农商,减赋税。土地之中能够产出更多的粮食,百姓手中有余粮,心中自然不慌。
而且,很多百姓活不下去,也是因为一些地方大族兼并土地,鱼肉乡里,致使百姓无地可种,只能成为他们的佃户,甚至奴隶。万事民为本。
只要让百姓能够活下去,活得好,他们自然会拥戴我的每一项政策,我也好采取更多利民措施。同时,百姓家里有了余粮,有了财产,就更想保护自己的家庭、家人,更想维持好现在美好的生活。
如此,辽东上下军民一心,则无往而不利。”
“太守能够说出万事民为本,仁德之心可见一斑。云佩服!”
张辽也开口道:“辽生于雁门马邑,身处边陲,常有塞外胡人前来劫掠,饱经战乱之苦。遥想十年之前,我雁门郡军民曾联合匈奴人,反攻檀石槐,却大败,死伤惨重。
辽知少年时便立志,余生定要效仿冠军侯,北上草原驱逐胡人。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听闻将军威震辽东,使乌桓、夫馀不敢来犯,辽心向往之。
今见辽东军上下一心,军容严整,定能远征塞外,驱逐胡人。辽愿为军中一小卒,只求能遂年少之志!”
说着,张辽直接上前一步,拜倒在地:“张辽拜见主公!”
陆诚朗声一笑,连忙上前扶起张辽:“文远快快请起,我得文远相助,他日定当北上,驱逐胡人,还边陲百姓一个太平!”
赵云见张辽已经拜倒,连忙紧随其后:“方今天下将乱,百姓有倒悬之危。太守能施仁政,爱护百姓,云亦愿任凭驱使!赵云拜见主公!”
太史慈也同样拜倒:“太史慈,亦拜见主公!”
“好好好!我得三位猛将,如鱼得水,如虎生翼,快哉,快哉!子龙、子义、文远,快快请起!”
凭借三人在辽东的一路见闻,再加上与陆诚的一番交谈,三人自然是选择了认主。
确认了君臣关系之后,陆诚扶起三人,再次开口:“子龙、子义、文远,你们三人刚到辽东,还不熟悉军中情况,且未立下功勋,我若委以重任,恐众将士难以敬服。若是你们愿意,可先在襄平大营之中,参与日常训练。待训练结束之后,另行任命,你们以为如何?”
赵云当先抱拳一礼:“主公,我等初来乍到,寸功未立,理当从士卒做起!云愿为军中一马弓手!”
太史慈也紧接着抱拳一礼:“大丈夫立世,功名当于马上去。某也愿做一步弓手!”
张辽不甘示弱:“辽自问不比两位兄台差,自当从一小卒做起。”
陆诚点点头:“也好,军中训练,三月为一期。一期之内,若你们能领一屯人马,便为屯长。若你们能领一曲人马,便为军候。若是能领一部人马,便可做都尉。在这里,一切单凭本事。”
大汉军制之中,一屯五十人。一曲的人数是200~500人。陆诚这里都是满编的500人一曲。
曲之上的编制为部,一部人马可以有两到五个曲,可以是左曲、右曲,也可以是左右前后曲等等。
汉朝的中央军分为北军和南军。南军包含卫尉、中尉,一般负责守卫宫廷安全,又称卫士。北军则属于中央精锐,像后来曹操、袁绍等人所参与编练的新军,西园八校尉,就属于北军。
地方军队的设置与中央军略有不同,一县之地负责掌管军事的通常就是县尉,一郡之地中,有长史、都尉等。
在一些位于边陲的郡,会根据防区需要设置1~4个都尉。比较小的郡可能只有一个都尉,比较大的可能会分为东西南北四都尉。
一些重要的关隘,也会有关都尉负责把守。
如果能够做到都尉一职,也就意味着能够独领一军,或是驻守一方,或是四处征战。
赵云三人闻言,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竞争的意思。
这三人一同到达辽东,除了赵云还是白身,张辽和太史慈都在郡里担任书吏。
到了辽东之后,一切从头开始,三人自然忍不住要好好较量较量,比试比试。
对此,陆诚自然是默许了,良性的竞争更能促进彼此的进步。三人都是大将之才,相信很快就能够在军中崭露头角。
陆诚手下如今已经有4郡41县,自下有70万人口,文武人才都比较稀缺。
只要赵云三人能够尽快熟悉辽东的情况,陆诚就会直接任命提拔,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最好能够坐镇一方。
安排好一切之后,赵云忽然找到陆诚:“主公,云有一同乡,名为夏侯兰。此人明于律法,可为军正。若是主公需要,我可书信一封,请人送去,让他前来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