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飞行器?”
这个消息,顿时让整个指挥控制大厅重新紧张了起来。
尤其载人航天工程的总指挥,更是当即就变了脸色。
报告中提到的位置,实在不是闹着玩的。
飞船回收和火箭发射时一样,为了避免发生危险,需要事先确定一个范围作为空中管制区。
而因为着陆轨迹远比发射轨迹更加陡峭,所以这个范围也会比昨天发射时划出来的小上很多。
基本就是蒙省中部着陆区以西的几百公里。
毕竟再往西就是外国空域,实在也不适合纳入航空管制范围内。
当然,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足够用了。
但考虑到区区五个月前,联盟TM10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发生的那次400km乾坤大挪移,众人要说不担心,那肯定也是假的——
作为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最好能排除任何风险因素。
“目标性质呢?”
在场职务第二高的沈俊荣赶紧追问道。
得益于最近几年空军在航空兵领域剩下的几笔大钱,华夏提前接装了几批S300PMU1/2防空**,把关键方向上的几个高炮团改编成了地空**旅。
这支隶属于金城**单位年初才刚刚鸟枪换炮,没想到这就派上了用场。
“根据地导部队的报告,推测是隶属于美军的高空侦察机,体量略小于U2或相当,但雷达特征并不符合任何已经收录的型号,目标也没有发出任何电磁信号,他们正在密切跟踪动向……”
听到这个判断,总指挥反而稍微松了一口气。
美国人,确实麻烦。
但已知的麻烦总好过未知的威胁。
而就在众人思索对策之时,又一名通讯员匆匆走了过来:
“报告,金城**空管部门发来询问,航空兵现在是否能够起飞,对目标进行监视或拦截?”
如果搁在平时,华夏的空域使用是由空军全权管理。
基本只有别人让军机,没有军机让别人的说法。
但神舟五号的优先级实在太高,目标又在距离管制区域不远的地方徘徊。
从附近几个机场起飞,基本都要穿越管制区才能抵达边境附近。
因此,即便是航空兵,也不得不有所顾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此时距离飞船回收,已经只剩下大约三个小时的时间。
而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冷静。
“如果真是一架侦察机的话,那对方的目的,恐怕就是要监视我们回收飞船的过程……”
短暂的沉默过后,沈俊荣率先推测道。
不过,这一说法显然不太站得住脚。
因此很快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但飞船返回的轨迹都是公开的,并没有什么值得专门侦察的部分……”
“况且如果他们真的对这件事感兴趣,那我们执行前面几次任务的时候,就应该发现类似行为了才对?”
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但这个人也没能提出什么更有价值的观点。
于是,猜测也逐渐开始离谱起来:
“或许……是我们之前在西部方向的防空装备比较落后,没发现目标呢?”
就航天任务本身,常浩南确实没什么插话的机会。
但说起这个,他可就不困了:
“不可能……”
常浩南斩钉截铁地摇了摇头:
“地导部队报告说目标略小于U2,说明是个没有隐身能力的大家伙,如果此前就在我们周围出现过,那就算是老式装备,最多也就是无法准确定位,或者遭到干扰无法稳定跟踪,不可能连一点痕迹都发现不了……”
对于大气层以内的航空器,他的判断还是有亿点说服力的。
因此,众人的视线纷纷汇聚过来。
总指挥同志甚至示意他继续。
常浩南本来只是随口一说,但此时已经骑虎难下,也只好接着分析下去:
“看对方这个轨迹……包括现在的时间段,不像是搞纯光学侦察,而空军又说目标没有发出任何电磁信号,那说明合成孔径雷达也没有启动……”
他忽然灵光一闪:
“这么看的话……美国人或许是看到了我们刚才播出的节目,所以想要监听我们的通信信号?”
沈俊荣一脸“你怕不是在逗我”的表情:
“你设置的那两个接收站一个在京城,另一个在镐京,就算美国人的技术比较先进,也不可能在中亚收到瞄准两千公里外的卫星信号吧?”
青鸾星座的有效覆盖范围他也看过。
在维持通信的过程中,最西都不会越过天山山脉中部。
“实际上确实不能……”
常浩南回答道:
“但我们整个计划的决策周期很短,具体到美国人那边,可能只有几个小时的分析时间,所以对方很可能觉得是疏勒测控站在发挥作用,那么现在这个行为就很合理了……”
总指挥这会显然也在犹豫。
主要是对方的航线完全处于境外,航空兵就算起飞也没办法真的拦截。
“所以……对方的侦察并不会有任何收获?”
“如果目标是青鸾星座的通信情况,那我可以保证。”
常浩南给出了坚决的回答。
总指挥听罢,又低下头,踱着步子在附近走了几个来回:
“让地导部队继续监视,航空兵……暂时待命!”
……
与此同时。
波斯湾西海岸。
阿尔达夫拉空军基地。
泰德·林奇上校一手翻阅着飞行日志,另一只手紧握操纵杆,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飞机的航线逐渐向东偏移。
看上去,他的工作和其他飞行员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他却没有穿戴任何飞行装具。
甚至也不是坐在狭窄逼仄的座舱里。
而是面对着一副键盘、六块屏幕,以及一张宽敞到足以放下一个咖啡杯的桌子。
显然,这是一个无人机地面控制站。
作为一名从RC135上退下来的老飞行员,林奇由于其丰富的侦察飞行经验,在到寿之后并没有像大多数同行那样转去纯行政岗位,或者去飞行学校任教。
而是通过选拔,成为了一名无人机地面操作员。
虽然没了亲临天空的那种刺激感,但好歹也算是继续以另一种形式留在了飞行员的行列里。
而他所负责的型号,正是一架两年前才刚刚服役的RQ4A“全球鹰”。
还是block10批次的前九架飞机之一。
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原型机,甚至每一架都有所不同。
只是因为急着发挥作用,所以才强行服役——
相比体量巨大,但航程只有9000km左右的RC135,全球鹰有着夸张的26000km航程和超过40个小时的最大留空时间。
并且,得益于完善的卫星通信网络,也可以飞到距离控制站成千上万公里的位置。
除了受制于起飞重量而导致载荷不太全面以外,几乎可以接替传统侦察机的绝大多数任务。
只不过最开始的时候,这几架飞机连自动飞行系统都不太完善。
好在,资深飞行员出身的林奇并不是那些只会开着自动设备的萌新,反而更喜欢这种可以亲手操纵的感觉。
甚至在经过系统升级之后,他还是保留了尽可能手操的习惯。
就比如现在。
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只需要在距离边境线50-60公里的位置绕圈,即可接收到目标的卫星信号。
但旁边的设备操作员却表示,除了几个明显能分辨出来特征的已知信号以外,飞机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发现。
因此,他只好把航线不断向东偏移。
地面上有一个正在工作的S波段信号源,应该是64N6系列雷达,但只要他们的飞机不越线,就没有任何威胁。
当然,无人机的操纵精度略差,所以这种行为肯定要冒些风险。
而他的操作似乎也得到了回馈。
就在全球鹰进入第14个侦察周期时,旁边设备操作员的屏幕上突然显示出了一个此前从未见过的S波段信号。
符合一般天地通信的频率。
“抓到了!”
操作员提起精神,飞速操作着面前的键盘:
“维持航线……至少五分钟时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