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一百二十一章 消息,悟道!春雷炸响大明!

从方宅出来,寒风依旧。

但阳光却从漫天阴云里洒了几许出来。

虽然仍然见不到太阳,那透过厚厚云层而射下来的光线,也给人一种格外不同的感受。

朱允熥登上马车,在护卫的层层保护下返回王府。

马车内,他的嘴角边浮现微微笑意。

方孝孺这步棋,朱允熥也是想了很久,才想好的。

要实行大改革,就必须要思想先行。

正如后世谈及近代史,就离不开五**一样。

思想的变化,表面看起来一点都不起眼。

但实际上,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它会在人心中沉淀,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直至最终如火山般爆发。

百无一用是书生。

不能出谋划策的书生,在这朝堂上,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但换一个平台,则可能完全不一样。

方孝孺能在天下读书人中获得诺大名气,自有其过人之处。

他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若要办成什么事,几乎在任何时候,都是现实主义者更可靠,也更能干,更能成事。

但现实主义者不会去推动社会变革,只会尽力维持,让原有的系统永远运转下去。

可一个社会要实现根本上的转变,则离不开那些可爱、可悲、可怜、又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

唯有理想主义者,才愿意为脱离现实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去牺牲!

他们是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于现实生活而言,思想过于超前,绝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这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唾弃和反对!

但正是这群人,又引导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变革!

若没有他们,若世间只有现实主义者,则人类社会可能会在奴隶社会循环往复一万年,十万年,永远不变!

没有他们,人类在社会制度上将永远没有任何进步。

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其间产生的许多思想家,都是当时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的思想,在数千载之后,仍然能释放出灿烂光芒。

对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其中的许多思想太高了。

高得不切实际,高得如天边之云,如千万里外之星月,高得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

但又正是这些远远超脱于时代的思想,推动着人类文明滚滚向前。

方孝孺自身就是封建地主。

但理想主义从来不能以自身所处的阶级来定位。

正如后世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地主阶级。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有在海外留洋的经历。

若非家境优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也正是这群“有钱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

革命导师恩格斯,自己就是资本家。

那又如何呢?

在他们的理想面前,那些都不值一提。

自古以来,便是朝廷向百姓收税,然后与豪绅三七分账。

朝廷得三分,豪绅得七分。

这套系统运转了数千年。

朱允熥要做的事,则是朝廷向豪绅收税,然后与百姓三七分账。

这是石破天惊,天崩地裂的事。

也是千古从未有之事。

所以,即使以朱允熥的身份,要做这样的事,也必须十分小心慎重。

这个想法,他甚至不能自己向官员们提出来。

要不然,迎接他的,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风暴!

吴王恐怕真要成为“天下公敌”了!

即使是他身边的人,也不适合。

以杨士奇的为人,他根本不会支持进行这样的变革。

老和尚姚广孝倒是应该乐见其成。

但身为朱允熥身边的人,由他提出来,同样会让所有人的攻击目标,都对准朱允熥。

唯独辞官之后的方孝孺,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

他本来就有极高的声望,在朝廷内短暂做官后,再主动辞官归去,弃名利如粪土,这又会让他声望更上一层楼。

由他来释经,从微末之处着手,即使那些权贵地主听到,也只会斥为书生意气的虚妄之谈,并不会引起太多的重视。

直至思想被四处传播,以星星之火而燎原!

至于最后终究能达到什么效果,那就不是朱允熥现在能清楚的了。

反正方孝孺本就不是他的人,能利用他为自己所用,哪怕只起一些很小的作用,总归是聊胜于无。

朱允熥当然也不会,也不可能将希望都放在他的身上。

只是一着闲棋而已。

说不定哪天就真用上了。

马车很快又回到了吴王府。

刚一入府,便见姚广孝走了过来。

“刚刚得到消息,黄子澄去了刑部,竟没有与刑部尚书杨靖做任何商量,便直接升堂,提审王弼等一干武将勋贵。”

……

朱允熥离开后,方孝孺便开始收拾行李。

要宣讲新的理论,释圣人之经,便不能呆在京师。

而是要远离朝堂。

他的行李,主要是几车书。

虽然数量众多,整理起来却还很容易。

到傍晚时分,就已全部装车完毕。

随后,方孝孺带着家人与几名学生,离开了金陵城。

临行之时,天边厚厚的乌云已散,夕阳在西边洒散晚霞。

方孝孺的神色十分平静,与前来送行的少许友人,一一告别,而后才驱车离开。

这个时光,今日已然走不了多远的路。

但他还是坚持在今日出发。

因为方孝孺心中,已经点燃了一团火焰,正熊熊燃烧。

自金陵一路向西而行。

期间许多儒生闻讯,都赶来拜会。

尽管方孝孺已辞官不做,但他还是天下闻名的读书人。

哪怕因吴王的事,而陷入争议,可天下间仰慕方孝孺的读书人,仍不在少数。

身为大儒宋濂的弟子,又是宋濂门生中名气最大的人,以往的方孝孺,并不喜欢这种迎来送往,客套交谈,总是显得不近人情。

许多人都觉得他自负有才华,学问高,便清高傲世。

当然,面对名气大的大儒,人们还是能容忍他的孤傲。

但这一回出京,方孝孺却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对每一个来拜会他的人,都极为有礼的接待,令人如沐春风。

于是乎,前来拜会方孝孺的人,也越来越多。

还有很多人想拜到他的门下,做他的弟子。

家人们都以为方孝孺一定会拒绝。

在此之前,他虽然也收了几个学生,可门槛要求非常高。

像方孝孺这种大儒,不可能随便什么人都收入门下。

不料,这一回,他竟然来者不拒。

有人拜师,便欣然收下。

自金陵往江西,千余里的路程,方孝孺走了两个多月。

一路走,一路收徒弟,竟然收了几百名弟子。

这些弟子都跟着他,因而所过之处,声势浩大。

各地的豪绅,官吏、大地主,听说有大儒过境,都纷纷出来迎接,引为上宾。

就这样走着,不知不觉间,洪武二十五年已过,新春翻过了严冬。

这段时间,方孝孺一直在写文稿。

但所写的内容,谁都不给看。

外人也无从得知。

他们一直走到庐山白鹿洞书院。

这座自唐朝建立的书院,此时刚刚经历过元末战火的摧残。

整座书院被一把火烧得只剩残垣断壁,尚未重建。

但附近几百年传承的好学之风犹存。

有乡绅出钱,在废墟中设立了学堂。

虽然规模很小,却自有书香四溢。

方孝孺便带着一众弟子门人,进驻了这座半是废墟半是书香的书院。

此后他谢绝宾客,闭门不出。

如此又过了月余。

附近地界前来登门拜访的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大儒方孝孺来白鹿洞书院的消息,传遍了附近数百里。

连山野乡民都好奇的赶来,想要一睹传说中大儒的风采。

因为白鹿洞书院建在这里,这一带读书的风气,十分浓厚。

便是大字不识的粗鄙乡民,对读书人也格外敬重。

他们竭尽全力,也要送儿子入学堂读上几天书。

方孝孺这种名动天下的大儒,更是令他们仰慕不已,争相传诵其人,其事,其文。

一个月后,附近的乡绅集体前来。

他们已经商量好了,决定集资重建白鹿洞书院,想请方孝孺出任书院的洞主。

对于这个要求,乡绅们其实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毕竟,方孝孺不是本地人,而白鹿洞书院又大部分都成了废墟,人家大儒凭啥留在这里呢?

重建,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只不过,对方既然一个月都没走,那说不定有希望呢?

乡绅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却不想,一直闭门读书不见客的方孝孺,竟然出关了,并一口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好,那我便在这里住下,和大家一起重建白鹿洞书院。”

乡绅们顿时一个个喜出望外。

有大儒出马,白鹿洞书院恢复往日的荣光,指日可待。

这可是地方上的大事,家族里又能出几个读书人了。

方孝孺又道:“我这一个月闭关读书,汲取书院几百年浩然之气,已明悟圣人之道。”

“如今既然决定重建白鹿洞书院,我打算择日开坛讲学。”

“凡有志向学求道之人,无论身份高低贵**,皆可前来听讲。”

此言一出,乡绅们更加欢呼雀跃。

附近的读书人闻讯,纷纷赶来。

因为不限身份,任何人都可旁听,且讲学的地点,又是在户外。

到了正式开讲的那一日,现场竟是人山人海。

慕名前来听讲的人,有数千之众。

其中有官员,有乡绅,有邻近几个县的读书人。

甚至,附近许多普通穷苦百姓,也都赶着来凑个热闹。

平日里想听私塾的教书先生讲课,都极为不易,要支付高昂的学费。

而今能听大儒开讲,就连不认得字的乡民,也得觉得不容错过。

万众瞩目中,方孝孺迈步登上了讲台。

喧嚣的人声安静了下去,几千道炙热的目光凝望过来。

因为条件艰苦,前排的人坐在地上,后面的人就只能站着了。

再远一点,四周的树上,断壁上,都爬满了人。

方孝孺目光缓缓扫过四周众人,含笑点头。

“我自幼读书,但从前却十分愚笨,一直未能明圣人之道。”

“去年入京做官,而后再辞官,于起落浮沉中,心有所感。”

“及至离京西游,感触便越深。”

“可依然像是隔着一层窗户纸一般,始终未曾捅破。”

“直到来到这白鹿洞书院,便忽然有了明悟。”

“闭关一个多月,方明了圣人之道。”

他平静而语。

四周的人群,一个个便都激动了起来。

尤其是请他留下的乡绅们。

听方先生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今日必定会讲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圣人之道,天下人人皆推崇。

可对其解释,却又各有不同。

战国时就有儒家八派的说法。

各派之间的观点大不相同,但却都自认为是代表了圣人的儒家思想。

及至后世,各种解释就更多了。

最近数百年,众多儒家学说中,首推程朱理学。

影响深远,被无数读书人追捧。

却不知今日方先生究竟会讲些什么?

是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还是另僻溪径,讲新的圣人之道呢?

无数道目光的期待中,方孝孺端坐盘膝,一派高人风范。

春风袭来,衣饰与长发皆随风飘荡。

此时朝阳方升,光芒万丈。

山林里的树,刚吐出新芽不久,嫩绿清新。

“今日我要讲的学,与众不同。”

“它一直就在圣人的道里面,亦是圣人毕生的追求。”

“可惜后世之人愚昧,不能明圣人之至理,以至于此道虽被圣人反复提及,竟无人重视,无人钻研。”

“更有甚者,许多人学了一点皮毛,便开始曲解圣人之言。”

“将圣人的道,改得面目全非。”

“我今日开坛讲学,也是为了正本清源。”

圣人的道理,竟被后人改得面目全非?

这番话一说出来,就令许多人深感骇然。

大儒开口,便是石破天惊之语!

听到这里,下方数千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朝阳渐升。

阳光与目光交织,汇聚处却无质无形。

方孝孺平淡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白鹿洞书院。

“圣人之道,天下大公!”

……

洪武二十六年春,方孝孺于白鹿洞书院悟道,开坛讲学,宛如春雷绽放,炸响了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