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开局纨绔子弟成为大帅 第361章三兵团占领邯郸,继续推进

晚上,夜幕笼罩大地,星星点点的灯光在黑暗中闪烁。

第二兵团各部队陆续返回后方,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迈着沉重的步伐。

他们的衣服上沾满了泥土和硝烟,脸上布满了汗水和疲惫之色,但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王二蛋站在指挥部中,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他静静地等待着各师的战况汇报。

今天这一仗打得实在是太爽了,第二兵团的一系列组合拳将小鬼子打的落花流水,惨败而归。

他回想起战场上的激烈场景,心中充满了感慨。

第二兵团完全没有给小鬼子任何的喘息之机,不断地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烈进攻。

由于重炮和坦克给小鬼子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导致鬼子师团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否则,第二兵团不可能这么轻易地打败鬼子大军。

参谋长快速地走进指挥部,他的脚步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兵团长,统计结果出来了。

这两天的战斗一共消灭了将近 6 万头小鬼子,而我方的伤亡却不到 8000 人。

缴获的军需物资和武器弹药无数。鬼子撤退时几乎将所有的辎重物资全部留在了营地。”

王二蛋听到参谋长的汇报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太好了,干得漂亮。”

“马上给大帅发电,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大帅。”

“是,兵团长。”

参谋长领命后,迅速转身离开指挥部,去执行王二蛋的命令。

参谋长走后,王二蛋走到大地图面前,静静地看着石门。

心中嘀咕道:“石门的 110 师团,等着接受第二兵团的审判吧,这下可没人能够救你们了。”

王二蛋准备在弹药补充完毕后,再对石门发起总攻,一举消灭 110 师团,彻底拿下石门地区。

............

另外一边。

在第二兵团对增援的鬼子大军发起激烈攻击之时,第三兵团也在邯郸地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城战。

第三兵团的战略与第二兵团、第一兵团截然不同。

兵团长文湘川与众多军官经过深思熟虑的商量后,果断决定先拿下邯郸城,再对鬼子增援的大军发起攻击。

邯郸城内并没有驻守多少的鬼子军队,仅仅只有一个旅团的兵力。

这使得第三兵团对邯郸城的进攻非常顺利。

驻守邯郸的鬼子旅团面对着拥有重炮的第三兵团,顿时陷入了绝望之中。

那强大的火力仿佛要将一切都摧毁,让鬼子们感到无比的恐惧。

被打得溃不成军的他们,在武器装备上的碾压加上人数上的碾压下,毫无还手之力。

邯郸的鬼子旅团连一天都没有坚守住,就被第三兵团给彻底消灭。

文湘川站在邯郸城上,目光悠远地望着这座古老的城市。

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沧桑的气息。

看着眼前的景象,他的内心感慨万分。

以前他从未想过大反攻会来得如此之快,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他们就夺回了山西,现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收复战争。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前方闪耀。

他相信在苏长青的带领下,平阳军会越来越强大,将所有的小鬼子通通消灭,结束战争,迎来新的和平。

就在这时,参谋长匆匆的跑上城墙。

来到文湘川身边,参谋长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兵团长,邯郸城内的隐藏小鬼子彻底被消灭。”

文湘川微微点头说道:“参谋长,留下一个团的兵力驻守邯郸,其他部队休整完毕后,继续推进,将邯郸周边的城市通通拿下。”

“是,兵团长。”参谋长恭敬地回应道。

接着,他又说道:“兵团长,现在鬼子增援的三个师团正在冠县一带与我军进行对峙。

您看要不要先解决掉鬼子的三个师团。”

文湘川摇了摇头道:“参谋长,冠县一带的鬼子大军暂时不管,我晾他们也不敢发起进攻。”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文湘川非常的自信鬼子三个师团不会主动出击,救援邯郸地区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能救则救,不能救就直接放弃,防止第三兵团继续向东进攻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第三兵团一旦往东边继续进攻,将会严重的威胁到济南的安危,这是岗村宁次不能够接受的。

山东也是鬼子的一个重要基本盘,万万不能丢。

.........

次日,阳光洒在华北平原上。

第三兵团的第 13 师、第 14 师从邯郸出发,如同两支利箭,对邢台、安阳地区发起进攻。

数万大军在华北平原上快速行军,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坚定。

驻守在这两个地区的鬼子部队根本就不是两个师的对手。

他们在第三兵团的强大攻势下,纷纷被击败。

只用了两天的时间,第 13 师、第 14 师就推进了 100 多公里,占领了铁路沿线的七八个县城。

冈村宁次深知地方守备部队根本守不住城池,因此下令放弃一大部分地区,将兵力收拢集中在冠县。

冠县一带的鬼子增援大军得到兵力的补充后,人数暴增,达到了 14 万人的规模。

冈村宁次对这一路大军非常的重视,这是他手上唯一一支还能够与平阳军抗衡的军队。

苏长青对于第三兵团的情况也是非常的关注。

第一兵团与第二兵团已经将鬼子增援大军给打退,开始消化占领的地盘。

现在就只剩下第三兵团还在与鬼子进行对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