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佑完成任务后,快速地逃离了日本工厂区,仰头看着满天繁星,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长啸一声,仿佛要向天再借五百年!
回到家中,舒小小还未入睡,她早已习惯这个男人的行踪不定,但只要他不在身边,她总是无法安心入眠。
胡天佑如释重负地对舒小小说道:“化学工厂已经被我摧毁了。”
舒小小并不感到惊讶,因为这个男人总是能创造奇迹,给人带来惊喜。对于他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
舒小小还是忍不住夸赞道:“就没有你做不成的事情。”
胡天佑紧紧地抱着舒小小,感受着她的温暖和安慰。很快,他便沉沉地进入了梦乡,他实在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胡天佑从噩梦中猛地惊醒过来,额头和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
他刚刚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见宁曼玉被一个恶魔般的男人抓走了。这个梦境如此真实,以至于他醒来后仍然感到恐惧和不安。
而另一边,林婉儿昨晚听到胡天佑回来的动静后,心情顿时放松下来,终于能够安心入睡。此刻,她早已起床,穿着一身宽松的睡衣,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美味的早餐。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早晨的宁静。林婉儿皱起眉头,警觉地看向门口,心想这么早是谁会来敲门呢?
当她打开门时,眼前出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确切地说,那是个女孩,满脸泪水,神情焦急。她带着哭腔问道:"这是胡天佑的家吗?"
林婉儿心中一紧,难道是宁曼玉出了什么事情?他立刻回答道:"是的,你是谁?"
女孩抽泣着说道:"我是他的侄女,曼玉阿姨出事了,快让他出来!"原来这个女孩就是高圆圆,胡天佑之前曾救过她。
这时,胡天佑已经走到了楼下,看到了站在门口的高圆圆。
"圆圆,怎么了?曼玉出什么事了?"胡天佑急切地问道。
高圆圆见到胡天佑,如同找到了依靠一般,冲向他并紧紧抱住他,哭泣着说道:"曼玉阿姨昨晚半夜被人绑架了,我也被他们打晕了。"
胡天佑大吃了一惊,心中充满了震惊和疑惑。宁曼玉可是宁家的人,虽然宁三爷已经去世,但宁家的余威依然存在,谁竟敢绑架宁曼玉?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知道是什么人吗?”
高圆圆摇摇头,说道:“不知道。”
胡天佑皱起眉头,仔细询问着宁曼玉被绑架的每一个细节。高圆圆努力回忆,但她只记得为首的那个男人有四十岁左右,是个光头大胡子,其他特征就不太清楚了。胡天佑心中暗暗记下这个线索,决心一定要找到这个可恶的绑匪。
“我去找铁林,你好好照顾圆圆。”胡天佑对林婉儿说罢,便匆匆出门。他知道,要想尽快救出宁曼玉,必须依靠李铁林的帮助。
来到巡捕房门口,胡天佑发现还没有到上班的时间,而他并不知道李铁林住在何处。无奈之下,他只能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
终于,在八点多的时候,李铁林骑着自行车姗姗来迟。他一眼就看到了胡天佑,急忙停下车子,关切地问:“出什么事了?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胡天佑看了看四周无人,这才压低声音说道:“不好了,刚才圆圆一大早就跑到我家里来,告诉我昨天半夜曼玉被人绑架了。”
“什么?曼玉被绑架了?”李铁林惊讶地嚷道,“谁这么大胆子,敢在租界绑架宁家的大小姐?”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胡天佑。
胡天佑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缓缓开口道:“不知道是谁,只知道为首的是一个光头大胡子,大约四十岁上下,其他一概不知。”他皱起眉头,似乎对这个神秘人的身份感到十分困惑。
李铁林紧紧地攥住拳头,眉头紧蹙,脑子里急速运转起来。然而,在他的记忆中,却找不到任何与那个四十岁的光头大胡子相匹配的人物形象。他暗自咬牙,心中涌起一股焦虑和愤怒。
“看来不是租界的人……”李铁林低声自语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我会想其他办法的,你先回家等我的消息吧。”他拍了拍胡天佑的肩膀,安慰地说道。随后,他迅速扶起自行车,用力踩下脚踏板,疾驰而去。
胡天佑看着李铁林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他能尽快找到线索。他深知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打探到消息并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于是,他决定先赶到雅文书店,将昨天发生的事情告知陆汉卿。
当胡天佑来到雅文书店时,发现书店刚刚开门营业。他走进店内,看到柜台后站着一个陌生的伙计,不禁微微一怔。
胡天佑不紧不慢地走到书店柜台前,漫不经心地开口问道:“有中华书局版的《水浒传》吗?”
伙计听到这话,先是一愣,然后迅速反应过来,连忙回答道:“没有,只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
胡天佑微微皱眉,追问道:“中华书局版的什么时候有货?”
伙计抱歉地回答道:“对不起先生,这个版本已经停版了。”
完成这一系列暗语对接后,胡天佑环顾四周,确认安全后,压低声音说道:“老陆在不在?我找他有急事。”
伙计警觉地看了看门外,确定没有异常情况后,才低声回答道:“他在,跟我来。”
伙计带着胡天佑来到书店的后室,陆汉卿早已等候在此。看到胡天佑进来,陆汉卿习惯性地埋怨道:“老胡,你怎么又来了?化学工厂的事情一到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这事急不得。”
胡天佑故意清清嗓子,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说道:“不用打听了,昨晚我已经把那个工厂摧毁了,片瓦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