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119章 秘闻

咔咔咔咔!

临时筹备出来的记者会大厅内,座无缺席。

小平台下方,席位之外的空地上,架满长枪短炮。

李建昆出场后,现场快门声不断,光线连闪。

使得将李建昆送上小平台后,候在台下一侧的富贵,即使戴着墨镜都浑身犹如蚂蚁在爬。

小平台上有个红木色的演讲台,李建昆在后方站定后,扫视下方。

到场的记者比他想象的还多。

瞅着那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媒体标志,打哪跑来的都有。

一身舒适休闲装的李建昆,向台下做了个手势,示意记者可以开始提问。

唰唰唰!

台下只要是个记者,手都举得老高。

李建昆随手翻牌。

记者:“请问将龙腾Ⅰ定价0.1美元,这种明显恶意竞争的行为,你对此想解释一下吗?”

李建昆(耸了耸肩):“我希望接下来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就不要问了。我回答你——

“我为什么要解释?我需要解释吗?

“许多人只看到龙腾Ⅰ降价,却忽略了之前发生的事。

“有人要置华电于死地,我难道坐以待毙吗?

“龙腾Ⅰ降价,一来是对强权的回应;二来是为自保。

“下一个。”

李建昆继续翻牌。

记者:“恕我直言,这件事最开始,不是华电挑起来的吗?”

李建昆:“我相信很多人都这样认为,这也是召开今天这场记者会目的,我们准备了一些资料,分发给大家看一下。”

随着李建昆话音落下,有工作人员将早准备好的资料,挨个发放到记者手中。

李建昆接着说道:

“这份资料详细反映了龙腾Ⅰ的生产成本,不相信的人,可以随便去查证,业内人士一看便知真伪。

“如你们所见,在原材料全部在大陆自主生产和采购,以及拥有大陆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情况下,龙腾Ⅰ的出厂价定为0.99美元,并没有亏本。

“所以谈什么恶意竞争?

“作为一家DRAM芯片新供应商,我们需要尽快打开市场,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有问题吗?

“竞争对手无法将成本压缩到这种程度,怪我们喽?

“了解内情的人才知道,华电为了制造芯片,筹备了多少年。”

李建昆目露追忆道:

“八十年代初,当时全球芯片市场还是美日二雄争霸的时候,我和我的合伙人,已在大陆首都的中关村,一间木板隔成的小屋子里,商量着自主研发更先进的光刻机。

“在几乎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为了这枚龙腾Ⅰ的诞生,华电集团先后收购了五十多家公司,在大陆采取合作的方式,兴建了一百多家工厂。

“大陆的华电产业园,建设好之后,已布置好的设备,比如光刻机,几年都没有开工,硬是熬到我的光刻机公司研发出了第四代光刻机,然后又整体换新。

“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你们再看看现在抨击我们的某些竞争对手,他们很轻松便能从其他地区采购到全套的芯片生产设备,立马开工生产。捡别人现成的用,压缩不下来成本,还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情况下,诋毁我们恶意竞争,我都……懒得评价他们。”

李建昆话中所指,不言而喻。

其他的且不提,正好现在韩媒一直在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好像一股清流,造成极大影响,等李建昆再次翻牌后,话题立马跳到这上面。

记者:“三星半导体宣称要扩大规模,迎难直上,势要与华电斗争到底,他们的高管还称你是暴发户,对此你怎么看?”

抛开不理性的思维讲。

必须得承认的是,三星半导体很能折腾。

前世,他们不仅是DRAM全球三大霸主之一,更是行业龙头。

他们的反周期性投入,干掉了数不清的竞争对手不谈,也催生出了许多先进的技术。

前世世界上第一个50nm工艺的1GB DRAM芯片。

第一个3D DRAM封装技术。

都是三星率先搞出来的。

所以,华电要不要干掉其他竞争对手,暂时都不要紧。

李建昆(一字一顿):“未来的世界上,不会存在三星半导体。”

嚯!

……

……

纽约,塔里敦。

“九月二十日亚速海将发生巨变”这个消息,像瘟疫般在教团内蔓延。

至少在文献名看来是这样的。

瘟疫!

尽管消息的源头很隐蔽,但他还是追查出来了。

该死的金昌源!

咚咚咚!

未关的房门处传来声音。

坐在一张十九世纪欧式古董书桌后的文献名,搭眼望去:“我希望听到好消息。”

来人弯腰道:“让您失望了。

“查出来金昌源四人没返回中国,比所有人更早去了东欧,现在应该早到了,但亚速海周边传来消息,并没有看见他们四人,应该是躲起来了。”

啪!

文献名一巴掌拍在书桌上。

门旁的人浑身一抖,弯腰得更低。

文献名盯着他,微微眯眼,喝道:“还有事?”

“……是。

“又有消息传出来,说关于九月二十号这个信息,来自世界首富杰克李,还说他是东方的神眷者,能随时与东方的古老神祇沟通。”

文献名心说,我怎么一点都不意外呢!

“九月二十日”的消息是金昌源四人传播出来的,他们刚从那个国家回来。

什么杰克李能与神沟通的事,金昌源也向他汇报过。

显而易见,这条新消息,又是金昌源四人放出来的。

“尽快查出来这四个家伙躲在哪,给我逮回来!”

“是!”

门旁的人准备告退时,被文献名喊住,遂问道:“你相信九月二十日亚速海会发生巨变吗?”

“当然不信!”

文献名眸子里有股忧虑,尽管他也不信,但杰克李那个臭小子,已三番五次的给他制造了麻烦。

“封锁消息,我不希望消息传出美国,再弄些活动,劝阻更多人前往亚速海。”

门旁的人应下后,躬身告退。

文献名从配套的古董软包椅上起身,踱步到窗台边,喃喃自语道:“大海里能耍出什么花样呢?

“难道、这次不是花样?”

念头至此。

文献名心头一跳,立马唤来仆人,吩咐道:“我要会见对东欧地貌,尤其是亚速海有了解的……什么地质学家、海洋专家,统统给我找来。”

……

傍晚。

在庄园的一间餐厅里。

文献名宴请了几位专家学者。

从这些专家嘴中,文献名了解到,亚速海虽然唤作“海”,面积尚可,有三万多平方千米,但深度还不及某些河流。

平均深度仅为八米。

最深处也只有十四米。

是世界上最浅的海。

最恶劣的天气下,浪头都翻不起几米高。

换句话讲,在这片海里,连大自然的伟力尚且无法兴风作浪。

更何况人?

流言说的很清楚“九月二十日,亚速海里有巨变”。

重点在于“巨变”二字。

杰克李那小子不会以为扔几个雷管进去,炸起几个浪头,炸死一群鱼就叫巨变吧?

文献名忽然心神大定,甚至有些兴奋。

饭后,回到书房。

文献名突然生出一个主意,唤人进来,开始尝试联系杰克李——

应该不难联系上。

昨天杰克李在港城召开的那场记者会,文献名也看过。

果不其然,戳在书桌前面打电话的仆人,不多时便按住话筒,转过身来,说联系上了。

文献名踱步过去,接过红色话筒,挪到耳边,用英文含笑说道:

“李先生,你好啊。”

“接到你的电话,感觉不太好。”

“哈哈!你的感觉很准。”

“哦?”

“我想先请教你一个问题:我们没有深仇大恨吧,你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地对付我?”

“对付你个老神棍还需要理由?”

“那我明白了。是这样的,我想给你提个醒,你应该懂的,手下人太多,哪管理得过来?九月二十号你个小神棍预言的大海巨变要是没发生……你如此诋毁我,我的孩子们又非常爱戴我,到时候指不定有不听话的那种要去找你玩命,你可一定要小心了。”

“哎呀,那我可多谢你的提醒。”

“祝你好梦。”

打完这通电话后,文献名心情愈发愉悦。

尽管小神棍的养气功夫不错,但隔着电话筒,他都能看见小神棍瑟瑟发抖的模样。

就像对方抵押掉美国的资产,召回自己的代言人一样。

话说三百万人的怒火……好吧,没有这么多,由于封锁消息,日韩两地的孩子们应该知道情况的不多,但即便只是美国和亚速海那边,加起来也是几十万人。

这个世界上,谁能承受几十万人的怒火?

文献名忽地又生出一丝苦恼,他高低还要管控一下,不好搞出太大的乱子。

许多人都想给他按个**头子的头衔,可不能让他们如愿。

……

……

港城。

李建昆待在办公室还没回去,许久没过港,有些冉姿和艾菲等人无法代劳的工作,还得处理一下。

李建昆将白色话筒放回文件堆积如山的办公室桌上。

“老神棍还挺嘚瑟。”

他忽然噗嗤一声笑起来。

“行吧,让他再嘚瑟几天。”

九月二十日亚速海里的事,李建昆绝对不可能记错。

前世,他看的那本秘闻奇谈中的内容,仍然记忆犹新,因为太骇人。

那本书中这样写道:

一九八八年九月二十日,当亚速海发生巨变后,苏联官方专门派遣了一支队伍前往调查。

随后,这支队伍的十五人,在两年中相继死亡。

死因一致:脑卒。

名字李建昆实在记不住了,且用编号来代替。

1号工作人员死于1990年3月10日,翌日,立陶宛宣布独立。

2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4月8日,翌日,格鲁吉亚宣布独立。

3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8月19日,翌日,爱沙尼亚宣布独立。

4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8月21日,当日,拉脱维亚宣布独立。

5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8月23日,当日,亚美尼亚宣布独立。

6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8月24日,当日,乌克兰宣布独立。

7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8月25日,当日,白俄罗斯宣布独立。

8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8月26日,翌日,摩尔多瓦宣布独立。

9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8月29日,翌日,阿塞拜疆宣布独立。

10号、11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8月31日,当日,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宣布独立。

12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9月8日,翌日,塔吉克斯坦宣布独立。

13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10月27日,当日,土库曼斯坦宣布独立。

14号工作人员死于1991年12月15日,翌日,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

15号工作人员死于当年的圣诞节,当日,俄罗斯更名为俄罗斯联邦。

苏联彻底解体。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