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儿哥,你就放心吧。在我心里你跟保儿哥还有英哥就跟我的亲哥哥一样,我朱樉绝对不会做那等背信弃义之事。”
朱樉在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非常真挚让朱文正的心中感到一阵暖意。
眼前这个从小看到大的弟弟不仅在年少时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有一副侠义心肠。
尤其是他的悲天悯人之心,不仅跟仇敌化干戈为玉帛,更重要的是他无时无刻不在忧国忧民。
这样的人在朱文正看来,他秦王朱樉就是继承四叔朱元璋衣钵的最好人选。
朱文正迈开步子上前两步,用力地拍了下朱樉的肩头。他目光炯炯的看着朱樉,认真地说:“小弟你要加油啊,为兄还有保儿这辈子能不能够翻身的希望可就全部放在你一个人的身上了。”
朱樉当然知道朱文正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他跟着李文忠二人曾经密谋想要投降张士诚,自从东窗事发了以后,受到亲侄子还有亲外甥的接连背叛,可以说对两人不信任的种子已经在老爹朱元璋的心中彻底埋下了。
虽然李文忠的国公爵位还在,他的处境要比朱文正好上一些。可是他跟舅舅朱元璋之间的裂痕已经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了。
朱樉郑重其事地点了下脑袋,他对着朱文正说道:“驴儿哥,你说的话我都知道了。我身上肩负着你们这么多人的希望,我一定会努力不让你们的期待落空的。”
作为兄弟,朱樉在朱文正还有李文忠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伸出了宝贵的援手拉了他们两个人一把。
就此,朱樉跟他们三个有了过命的交情。朱文正面露微笑,他对朱樉说道:“古语有云四十而知天命,我跟保儿都是年过四十的人了。我们两个活了大半辈子,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
说着,朱文正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我跟保儿这一生只剩下了一个心愿,就是能够在有朝一日看到你朱樉登上那奉天殿的金台陛阶之上。”
奉天殿的金台陛阶之上放着龙椅,当国朝举行登基大典之时,皇帝会顺着陛阶而上即位大宝被称为登基。
今天,朱文正的话里话外都充满了暗示的味道,让朱樉起了疑心,他有些怀疑朱文正是带着任务来的。
莫非是老爹朱元璋派他远道而来,专门为了试探自己的?这还是洪武十六年,朝中的局势现在还不明朗,朱樉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他给了朱文正一个模凌两可的回答:“得之,我幸也。失之,我命也。”
听到朱樉的回答,朱文正哈哈大笑,拍着他的肩头笑道:“小弟,你能有这样的警觉性,为兄就彻底放心了。你不用担心我是四叔派来的细作,咱们兄弟四人终究是一根藤上的蚂蚱,还望你,我还有保儿、阿英几人今后能在一起同舟共济,共同完成这大业。”
朱文正跟他是多年的老搭档了,李文忠跟他不仅是表亲,李景隆更是跟他是儿女亲家。曹国公府一定会坚定不移的站在他的那一边,老朱家大院里的铁三角,只有沐英这个人是他拿不准的。
朱樉仔细一想,若论感情深厚,沐英同他的大哥朱标自小的感情同样深厚。尤其是历史上的沐英在马皇后与太子朱标接连去世以后,听到消息的沐英直接在云南的黔国公府里吐血而亡。
朱樉想了一想,还是决定对朱文正实话实说,他问道:“不瞒驴儿哥,在你来贵州之前,小弟在这征南军中一直放不开手脚做事。其实小弟心中一直都有一个顾虑,那就是真到了那一天,英哥儿会真的站在我这一边吗?”
刚来不久的时候,朱文正一直很好奇,在离京以后,朱樉在征南军里一直小心谨慎的行事,这明显不是他的风格。
听了这话,朱文正恍然大悟,他向朱樉说道:“你的意思是你怀疑阿英是奉了四叔的旨意一直在暗中监视你吗?”
朱樉说出了心底的顾虑,他说道:“不仅是这样,我还担心的是真到了那一天,说不定英哥儿会反悔,然后站到我太子大哥那一边。”
现在朱标还活的好好的,朱樉自然不会说是站到朱允炆的那一边。历史上的沐英在太子朱标去世后不久就悲痛离世了,现在这个世界因为朱樉的蝴蝶效应,某些地方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历史上的沐家在靖难之役中当了一回看客,是因为沐英这个关键人物的离世,沐家没了下注的资本。
沐英跟朱文正、李文忠两人不同,他一直勤勤恳恳做事,深受老爹朱元璋的信任,而朱文正跟李文忠两人在洪武朝已经事实上出了局成了边缘化的人物,他们两个要想彻底翻身,只有铁了心思跟朱樉一条道走到黑了。
而沐英不同,他深受皇帝的信任,前途一片光明。朱樉是个成熟的**家了,他可以信任别人,但不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一个用感情来维系的“兄弟”。
在洪武朝夺嫡的难度不亚于造反,朱樉绝对不会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翻车的可能性。
听了朱樉的话,朱文正的面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思索了片刻之后,朱文正对着朱樉说道:“小弟,你的担心并不是不无道理的。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隔着肚皮,咱们也不清楚阿英心中的真实想法。这样吧,你先把沐春、沐晟这两个人调到你的身边来担任亲卫,咱们再慢慢试探阿英的态度。”
朱文正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朱樉听完,他摇了摇头说道:“英哥儿是个聪明人,咱们一旦这么做,他肯定会认为我不信任他,要把两个大侄子当做人质来放到身边才安心。相互之间的信任一旦没了,我跟他以后恐怕很难再做兄弟了。”
“小弟,你要是真的害怕伤了你跟阿英两个人之间的和气,那这个恶人还是让为兄去当吧。”朱文正给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