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朱樉一头雾水,“保儿哥,瞧你这话说的。说的就好像是我把二丫头带坏了一样,我跟他前后就去了两次青楼。”
“至于二丫头后面,有没有去逛过窑子?那是他的事儿。他是成年人了,我一个当叔叔的管不了那么多。”
看到朱樉面露委屈,李文忠冷哼了一声,“你跟二丫头去的那两次,第一次是你中了鞑虏的美人计,被人掳到了开封。那一次,我可被你害得老惨了。除夕岁首,我一家老小几十口人在应天府的大牢里过的春节。
第二次就更不用说了,你从青楼抢了一个花魁。本来不是多大的事儿,可是你小子压根就没安好心,居然把人给带回家了。闹得那是一个满城风雨,舅舅被你搞得颜面无光以后,只能捏软柿子拿我这个外甥当出气筒。”
“前前后后,我代你受了两次过。在我面前,呵,你还委屈上了?”
提到张虹桥,朱樉感谢道:“说起来,当初要不是保儿哥当机立断。又冒着风险进宫,将实情一一告知了母后。以父皇狠辣的性格,估计等不到红桥怀上万福就会香消玉殒了。”
朱樉说的是实情,张红桥虽然是清倌人,可她属于**籍。按《大明律》,良**不能通婚。否则杖一百,男女一律打入**籍。
这也是“男的代代为奴,女的世世为**”的由来。
他一个皇子纳一个**籍女子为妃,无异于是在打洪武帝朱元璋的脸,挑战他的底线。
朱樉当初考虑的不太周全,只顾着给老朱难堪,完全没有考虑过后果。
看见朱樉自责的神情,李文忠有些于心不忍,他叹了一口气。
“唉,我跟你说这些,不是为了翻旧账。是想告诉你,以你今日的身份地位,已经用不着靠着自污名声来谋求自保了。这些个青楼女子,你玩玩就算了。再给带回家可没有人给你擦**了。”
李文忠这话,意有所指。
朱樉想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他说的是谁。
“保儿哥,你是不是误会了?小弟现在洁身自好,没有去沾花惹草了。”
李文忠气笑了,“你洁身自好?你小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舅舅当年玩的都花。你小子金屋藏娇不说,偷吃完以后,还不知道擦嘴。”
说完,李文忠指着他的嘴角。朱樉反应过来,在嘴上抹了一把。
一根弯弯的毛发躺在他的手上,朱樉吹了一口气,手上的毛发,不翼而飞。
朱樉抿着嘴,冲着李文忠一笑:“我这胡子太久没有修理了,一不小心就沾到了嘴上。让保儿哥见笑了。”
看到他跟个没事儿人一样,李文忠直接竖了一根大拇指。
“老哥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碰见脸皮比城墙还厚的。你跟舅舅当年比起来,绝对是不遑多让。我愿称之为老朱家的万里长城。”
老丈人徐达被朱元璋称为大明的万里长城,没想到他朱樉也有这么一天,被人称为“万里长城”。不过他这个万里长城,明显是带贬义的。
“保儿哥说的哪里话?我离老丈人还差的远了,最多,最多算的上老朱家的千里驹。”
李文忠还是低估了朱樉的脸皮厚度,他忍不住冷嘲热讽:“你该不会是真以为我是夸你的吧?”
"不然呢?这眼瞅着快开战了,保儿哥该不会年纪大了,骑不动马。想躲在大后方押运粮草吧?
朱樉不轻不重的威胁了一句,李文忠嘿嘿一笑:“你小子以怨报德,可真是深得舅舅真传。你小子这么厚颜无耻,将来不当皇帝就太可惜了。”
李文忠给他画了一块大饼,放在了他的面前。
朱樉选择一笑了之:“圣人老子有云:吾有三德,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朱某不材,欲效法先贤。吾有三不争,子不争父,父皇在世,我若去争是为不孝。弟不争兄,长兄如父,我若相争是为不义。臣不争君,君在上,臣在下。我若去争是为不忠。”
李文忠被他这一番话,给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李文忠惊讶了许久,才缓过来。
“你小子要是真的不想去争,干嘛拉着哥哥们一起给你张罗?难不成你把驴儿、阿英、我们三个当成了耍子,闹着玩儿吗?”
李文忠拍案而起,朱樉笑着说:“保儿哥,还请稍安勿躁。圣人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敢与之争。我不去坐那把椅子,那就谁也别坐了。”
说完,朱樉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他身上的气势猛然一变。
“总有一天,我要老头子跪在我的面前,求着我去坐那把龙椅。”
朱樉神情严峻,他的眼神格外凌厉。
朱樉身上一股骇人的气势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向着李文忠袭来,李文忠这个征战半生的沙场老将都被他给震慑到了。
李文忠表情呆滞,张大着嘴巴。
李文忠憋了好一会儿才憋出一句完整的话,“你让老头子跪在地上求你?你还不如直接上书让他回凤阳老家颐养天年,好歹还现实一点。看来你小子的癔症是真的犯了。”
面对李文忠的冷嘲热讽,朱樉不以为意。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佛争一柱香。这人活在世上,总要有点梦想。不然,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小弟啊,老哥这里说句难听的话。你这种不叫梦想,应该叫妄想才对。你爹是刀山火里面架桥铺路,从尸山血海里面杀出一条血路的开国之君。”
“你听哥一句劝,他不是李渊那样的发面馒头,任你这个臭小子搓圆揉扁的。唐太宗李世民都没能做到的事,你小子几斤几两,哥哥们都心里有数。”
说完,李文忠拍了拍他的肩头,叮嘱道:“你跟你大哥争,还是有几分胜算的。这样对你,对我,对大家伙儿都好。你小子可千万不能钻牛角尖,把大伙儿往死胡同里带啊。”
朱樉呵呵一笑:“放心吧,保儿哥。我心里有数。”
长子朱标还活着的时候,朱元璋还算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淮西勋贵里还有不少人对他心存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