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匪 第两千八百八十二章 多尔衮回盛京

作为从关宁军最后离开的吴三桂,虽然躲过了被围歼的命运,但也因为离开清军的时间太晚,目睹了战场上的整个过程。

因为隔得有些远,让他看的并不是太清楚,但也能分辨出清军败了。

至于冲进战场救人的想法他并没有。

身边统共只有二百来骑,面对虎字旗过万的大军,他深知自己这点人就算是进入了战场也是杯水车薪,与战局无意。

“走,回去。”吴三桂对身边的几个人说了一声,然后慢慢后退。

直到退到看不到战场上的情况,才跑向一个土包后面,牵上放在附近吃草的战马,骑马和那二百来骑会合。

跟随吴三桂一同离开关宁军的那二百来骑,被吴三桂安排在一处偏僻的地方,距离龙骑兵师埋伏的地方足有二十多里路。

回来的时候,营地中已经开始准备饭食。

“立刻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吴三桂一回来,立刻下达离开的命令。

营地距离战场太近,他不敢保证虎字旗那边会不会派出骑兵来附近搜索逃走的清军将士。

一旦被虎字旗的骑兵搜到附近,他这支二百来人的骑兵队伍根本隐瞒不住行迹。

为了稳妥一些,不会遇到虎字旗的兵马,吴三桂带着手下的人往北赶路,准备走远一些在改变方向往东。

而先一步离开的多铎和多尔衮等人,已经先一步来到了漠南那些中立的蒙古部落势力范围,就算吴襄也赶到了插汉河套的一个部落里落脚。

人在盛京的皇太极并不知道草原上的清军情况,但他每日都会看草原上的那张舆图,心中推测着战事的情况。

大清立国后的第一战,不容有失。

而他盛京也没有闲着,安排人拉拢留守在辽东的关宁军将领,想要使这些关宁军将领心向大清,而不是与祖大寿一干关宁军将领抱团与大清八旗军抗衡。

作为皇帝,他手中有太多资本可以使用。

关宁军将领也谈不上对祖大寿有多忠诚,在皇太极许下一些好处后,很快便又关宁军将领倒了过来。

一部分没有立刻倒向皇太极的关宁军将领,也开始两头下注。

被祖大寿留在辽东坐镇的祖大弼,勇武有余,但智谋不足,对于麾下的关宁军将领私下与皇太极接触的事情,丝毫没有发觉。

“主子,鲍承先来了。”鳌拜进来通报。

皇太极抬头往殿门外看了一眼,他道:“把人带进来吧!”

鳌拜退了下去。

很快,汉人出身的鲍承先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

“臣,叩见万岁爷。”鲍承先双膝跪地向皇太极磕头行礼。

“起喀!”皇太极抬头看他一眼。

鲍承先从地上站了起来,恭敬的说道:“启禀万岁爷,臣见了祖大弼麾下的参将何巡道,此人同意加入汉军旗。”

“做的不错,如此一来,祖大弼麾下就没剩下几个人了。”皇太极轻轻点了点头,旋即又道,“等此人加入了汉军旗,就留在你的麾下,做一个三等总兵吧!”

“嗻。”鲍承先应道。

是否加入汉军旗,成为关宁军那些将领是不是要投靠大清的一个标志。

皇太极受够了关宁军独立在大清之外。

当初他收下关宁军,一方面是想要拿下锦州宁远等地,同时大清也能多一支兵马可用。

然而祖大寿和关宁军游离于大清军政体制之外,令他十分不满。

他收留关宁军是为了对付虎字旗,而不是要在大清内部在分裂出一个单独的汉人势力。

熟读三国的皇太极十分清楚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

七八天过去,多尔衮带着多铎终于回到了盛京。

这一路上他们骑马赶路,几乎很少休息。

胯下的战马累坏了,就从附近的蒙古人手中换取一匹新马继续赶路。

回到盛京的时候,所有人都灰尘扑扑,马背上的人也都七扭八歪,其中有几个巴牙喇兵看上去随时都有可能从马背上掉落下来。

“快,我要见万岁爷。”

多尔衮带着多铎没有回自家住处,直接来到了大清在盛京的皇宫。

两个人都是大清的旗主,地位尊贵。

守门的侍卫见到他们两个后,立刻进到里面去送信。

一直心忧草原上情况的皇太极,在听到多尔衮和多铎回来了,立刻安排人把两个人带到他处理公务的大殿上。

“臣弟多尔衮叩见万岁爷。”

“臣弟多铎叩见万岁爷。”

多尔衮和多铎进入大殿,见到殿上的皇太极后,立即跪下来行礼。

皇太极打量了几眼两个人的模样,一脸热情的从桌子后面绕了出来,走到多尔衮面前伸手去搀扶,同时嘴里说道:“两位皇弟顺利归来,朕心甚慰,朕心甚慰。”

在外人面前,皇太极做出了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万岁爷,臣弟有罪,为等大军凯旋便先一步随多铎逃了回来,请万岁爷治罪。”说着,多尔衮一头磕在了地上。

皇太极伸手抓着多尔衮的肩头,里面说道:“老十四你这是做什么,快和老十五站起来。”

多尔衮顺势站了起来,而多铎也跟着一起站起身。

皇太极扭头看向守在殿上的鳌拜,开口吩咐道:“鳌拜,去搬几个座位过来,让老十四和老十五坐。”

“嗻。”鳌拜应了一声,然后让人去准备。

后殿搬来了几个秀墩子,给多尔衮和多铎身后一人放一个,最后剩下的一个放在了皇太极的身边。

皇太极顺势坐了下来,同时不忘招呼多尔衮和多铎坐。

“给朕说说你们在草原的情况吧!朕这段日子一直担心你们。”皇太极问向多尔衮。

这些日子他一直心忧清军在草原上的情况,现在终于有了知道情况的人回来,忍不住问了起来。

“让万岁爷操心了。”多尔衮欠了欠身,旋即说道,“臣弟无能,回来的时候咱们清军已经开始退兵。”

多尔衮开始诉说起清军在草原上的情况,尤其是关于关宁军的事情,着重在皇太极面前提起。

从关宁军行军在半路上因为抢掠蒙古牧民,耽误了行军速度,又提到关宁军拒绝出兵,致使清军大败,损失严重,不得不退兵。

总之从他的描述中,一切问题都出自关宁军和祖大寿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