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一百三十四章 别有用心的八大王

>

看到寇准的身影后,赵元俨当即拜别了其他朝官,步履不停的赶到了内席。

“寇老,今日能在此看到寇老,小王当真是不胜欢喜。”

“定王,亦是风采依旧。”

对待赵元俨,寇准倒没有摆什么架子,毕竟这小子几乎是他看着长大的。

当年,他还未赵元俨挑选过老师。

因此,即便寇准本人没有正儿八经的教导过赵元俨,但两人之间的关系还算熟络。

“寇老此次入京,是小住,还是?”

其实,赵元俨不该这么问的,但他偏偏就这么问了,他是故意这么做的。

他就是要让那位皇嫂看看。

朝中大局,他无法左右,可是恶心恶心刘娥,他还是能做的。

况且,他这样也不算违规。

朝廷只是规定亲王不能结交朝廷重臣,但寇准现在却不在此列。

结交一位半退休的老臣,谁也无法用祖宗家法来攻讦他。

“暂且不知。”

寇准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赵元俨,这小子,倒是个不肯吃亏的主。

“前几日,小王得了几坛二十年陈的眉寿酒,寇老若是得闲,可否一起共饮几杯?”

眉寿乃是东京名楼白矾楼出产的名酒之一,享誉京城。

宋承唐制,所有酒曲皆是由朝廷垄断,私人允许购买朝廷提供的酒曲酿酒,但不允许私自造酒曲。

酒是粮**,而搁在古代,粮食不仅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资,更是国防的重要战略物资。

而酿酒又是一种很浪费粮食的行为。

所以,榷酒制度应运而生。

遍数京师,拥有酿酒权的酒楼不过七十二家,这类酒楼又称正店,其他没有酿酒权的酒家称之为脚店。

脚店的酒水只能从正店购买批发。

其中,白矾楼又是京中最负盛名的正店,而眉寿酒便是白矾楼的招牌之一。

普通人别说是喝,便是闻也闻不到。

对于寇准而言,眉寿酒倒是不稀奇,但二十年陈的眉寿酒,便很珍贵了。

这东西,有钱也买不到。

一般而言,刚从酒窖中启出,便被京中权贵瓜分干净了。

因此,赵元俨一提到此酒,寇准肚中的馋虫顿时被勾了起来。

“老夫若是有空,定然赴约。”

赵元俨呵呵一笑,举起手掌道。

“既如此,那便定下了?”

“嗯。”

寇准微微点头,和赵元俨来了一次击掌为约。

这一幕,不知被多少人看在了眼里,其中皱眉者有之,深思者有之,厌恶者有之。

虽然赵元俨本人没有觊觎皇位的心思,但架不住旁人多想。

身为太宗最受宠爱的皇子,八大王之名,可谓是广传天下,不止是大宋百姓,就是辽国那边亦是有所闻名。

在某些清流眼中,八大王名声在外,还不止顾忌影响,着实是失礼至极。

可以预见,明日呈进宫中的札子,少不了参赵元俨的。

然而,不论是赵元俨,还是寇准,他们都不在乎。

前者身份尊贵,完全有率性而为的资本,后者更是历经三朝的元老级重臣,当今天下,他谁也不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太后驾到!”

“陛下驾到!”

>

两道声音几乎是同时响起,殿中诸臣听到这声音,顿时停下了讨论,纷纷从席间站了起来,准备行参拜之礼。

紧接着,刘娥的身影最先闯入众人的视野。

今天是她的生辰,李杰自然没有夺她风头的意思。

办事情,最忌讳的便是帮忙了,但又没有完全帮,并且还被人看出来了。

李杰既然准备为刘娥贺寿,面子上自然会给足,些许前后之分,位次之别,不足计较。

而且这也不算逾规。

宋朝以孝治天下,今天的举动,完全可以用孝心来解释。

“臣等参见太后!”

朝臣们整齐划一的行了一记揖礼,仅仅是为太后祝寿,还不足以让朝臣下跪。

毕竟,这又不是郊祭、明堂、天子登基等等之类的重大场合。

御台之上,刘娥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内席的寇准。

谁让全场只有寇准穿着布衣呢?

满堂朱紫之间,忽然现出一抹月白,想不注意都难。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另一边,刘娥只是扫了一眼寇准,然后便收回了目光。

关于寇准参宴的事,李杰早就给她打过了预防针。

并且,李杰还和刘娥讲明,此次召寇准入京,不是为了重新启用寇准。

而是为了让寇准发挥一下余热。

改革科举制度,不论成与不成,作为‘发起者’的寇准,必然会引来一片骂名。

这是必然的!

哪怕寇准是名满天下的老臣。

因为天底下的读书人太多了,而改革科举制度,又关乎到每一个读书人的切身利益。

凡是涉及到了个人利益,士人对寇准的评价难免会带上个人的主观色彩。

如此一来,寇准算是为官家挡了枪。

想通了这一点,刘娥对于寇准入京一事,也就没那么排斥了。

那场景,想想就觉得很畅快。

天下读书人那么多,寇准又能担得起多少骂名?

只是,唯一值得刘娥疑虑的便是,六哥该如何让寇准心甘情愿的担下骂名?

安安心心的留在西京养老不好吗?

其实,李杰的手段并不怎么高明,归根结底无非是四个字,利益交换。

寇准为官数十载,三起三落,似他这等人物,世间能够打动他的事物,怕是寥寥无几。

单单家族,估计也无法束缚住他。

不过,有一样东西,李杰可以笃定,必然能够打动寇准。

罢免丁谓!

寇准被贬黜,丁谓是其中的关键人物,能看着昔日的敌人受难,寇准多半是乐见其成的。

至于,丁谓没了,原先定好的新政策怎么办?

很简单!

换个人即可。

朝堂上的幸进之臣,又不是只有丁谓一个?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无可取代的人。

没了丁谓,还有王谓,李谓。

即便加上‘能臣’这一标签,虽说找不出一大堆,但找出一两个,还是不成问题的。

远的不说,王钦若便是其一。

即使王钦若不行,钱惟演、吕夷简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