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有活爹 第一百四十章 (大章)三种火药武器

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只要霍海真心要投,那就代表有把握做成这个项目。

而运河项目普通人可能不了解,但是公卿王侯谁不知道运河谁不知道水利工程的厉害?

所有人都知道东来物料运输到三门峡就得断流一次,再往西走,走到渭河,就废了,就没法运输了。

原因还并不是因为渭河没法行船,而是因为,渭河边没法走人。

渭河可以说是泥沙俱下,两岸都淤积了大量的泥沙。

按照河流的一般规律,只要有河湾,泥沙就容易淤积,反之对岸容易被侵蚀,但有河湾淤积,就意味着河湾之后的一段路就没有太多淤积了。

但渭河怪就怪在经过长安这几十公里,全是大直线!

一整个河道几乎都是同一走向的。

按道理来说,河流一般都很容易转向,变得扭曲,歪歪拐拐,歌里面唱得好‘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河流偏移这种作用力一般有两种来源:一是地球自转偏向力,这是一种惯性力,它使北半球的河流向右偏移,南半球的河流向左偏移;二是地面因掀斜隆升,使河流从隆升一侧向下降一侧偏移。

但渭河它就是神奇,就是牛哔。

看地图就能发现,渭河是东西走向的河流,但是本身就是从偏西南东北的东西走向。

偏移程度,不多不少。

这意味着,它天然能消耗地转偏向力。

而地面问题,对于渭河又是没意义的,因为渭河泥沙太多,它矮的那一侧河道,会被泥沙填平。

所以渭河经过长安这一段路,就离谱的达到了某种奇怪的平衡。

导致河边的泥沙淤积,非常平均!

你甚至能在渭河看到海边看到入海口才有的大规模淤积。

这种情况下,就没法让纤夫走河边来拉船。

这就导致,这一段路,一年中大部分时候,它不通航!

当然了这是说的渭河古河道的情况。

如今渭河去了北面,现在留下来的河道,人工做河岸硬化难吗?这和修路有什么区别?

既然可以人工做河岸硬化,修运河的成功率高吗?

可太高了!

所有人都认准了,霍海是有计划的!

有人在暗中嘀咕:“难怪陛下和霍海出高价把渭河北岸的土都买下来了,现在渭河往北改道……”

旁边的人:“嘶~”

渭河往北去了,移动了好几公里。

这宽三十公里,南北走向七公里的范围内的土地,突然从渭河北岸,变成了长安近郊!

这地价,直接翻五倍!

这还只是基础,难道陛下和霍海费这么大的劲儿,就是为了搞块地来涨价赚一点点?

现在长安县发展的很夸张,南北向几乎已经没有空间了,北方除了长安大道修建是新修的,别的地方已经没有空地了,最多也就是属于卫长公主的农庄,现在的纸厂区。

而现在,北面多了几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难道不能修房子?!

人群中,刚刚在太子府入仕的石德目瞪口呆。

当初,霍海说要在渭河搞运河,并且至少持续好几年。

就是因为这句话,石德以为霍海是口嗨,于是答应了把石家的田土卖给霍海。

结果没想到……渭河搬家了?

怎么渭河还能搬家?这是人力能干到的事儿?!

石德知道,自己看似厉害的手段,彻底的输了,自己虽然得到了一块地,依旧可以赚钱,但是原来那块地远不如现在的地值钱!

原本的渭河河道,从长安正北面出去的驰道为分界线。

以东,全是陛下上林苑的范围。

以西,南岸是卫长公主农庄。

北岸,是石家的农庄,还有北岸百姓的农庄。

如今,全都属于霍海了。

听霍海的意思,以后这里会成为码头?

石德恍然大悟,如果当初自己不同意卖地,硬咬着不放,那这个计划也不会停止,而自己那块地,就能拿来做码头了!

这可是天大的财富啊!

这是拿个王位,拿个诸侯国来都不换的惊天利润啊!

通长安的码头,漕运能收多少费用,都不敢想,不敢算!

石德此时只想抽自己大嘴巴子。

石德旁边,曹襄暗笑:“土鳖一群,都不相信,现在信了吧。”

事实上之前,石德就派人把霍海要在渭河搞漕运的消息放了出去,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儿过于搞笑,当是假消息。

后来大家都这么说,传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觉得霍海是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上头了,开始分不清大小王了,搞不清楚人力的有限,和宇宙天地的无穷尽了。

而那时候曹襄听说后,并没有靠自己的脑子去想,而是去问,问了刘彻。

刘彻直接就把治水计划告诉了曹襄。

曹襄才一门心思投入了平阳建材厂计划,开始计划在平阳修路。

甚至于,平阳今年种什么,曹襄都已经想好了。

曹襄已经在平阳下令了,养狗减税。

为的就是把狗养出来,从水路送来长安卖钱。

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在执行了,虽然还见不到一个泡儿,但曹襄已经投进去千万大钱了。

要知道修建长安大道才花多少钱?那是多少家族一起做的?

曹襄直接把自己手里能动用的现金,全砸进去了。

虽然动手之前,曹襄去请教了他亲妈,也就是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得知是刘彻要做的计划后,就让曹襄梭哈。

现在,曹襄只想笑。

运河看样子不需要多久就能成,起码前期用的一期码头很快就能成。

自己马上就可以从平阳开始运粮到长安来了。

三倍收益啊!

损耗百分之四十后,依旧还有一点八倍的收益!

曹襄看向太子:“太子殿下,霍海有点厉害啊,居然把自古就在这儿的渭河整不见了。”

太子却非常不开心。

“渭河没水了,纸厂的水车岂不是要停转了?”

作为轮子重度爱好者,太子可太喜欢纸厂的超级庞然大物了。

别人看到的都是惊讶,是利益,太子却想到了水车停下了。

曹襄:“太子殿下,霍海是什么脑子,他会想不到这点?很明显,新的纸厂在新的渭河畔已经准备好了,而且研究院研究了这么久,估计又有新技术,也许新的水车比现在的还厉害。”

“再说了,未来这里还要通运河,水还会回来的,只是就不会造纸了。”

太子疑惑:“为什么?”

曹襄低声:“我听说造纸产生的废渣容易淤积在河底,到时候运河的水流量太小,不适合建立纸厂了,运河的水是要留给两岸的人饮用的。”

“得把纸厂建立在水量大的地方,才能冲走污染物。”

太子这才放心:“哎,你说如果海哥哥的纸厂要修新水车,那旧的……我是不是可以去要一架?”

曹襄捏着下巴:“殿下搞一台水车干嘛?太子宫也没地方可以安装啊。”

太子思索了一下:“也对,没法安装,还不如去找通用公司的师傅,做一点传动装置和铜风车。”

地暖团队,已经确定叫做通用公司了。

这家公司由霍海和太子共占股份。

目前整个长安的顶级贵族,就没有谁家主楼不安装地暖的,毕竟太子宫安装了,公主府安装了,未央宫都安装了。

他们在未央宫去的次数不少,又不傻,当然知道跟着享受。

这个公司赚的利润也挺不错的,分过来的利润都变成了刘据的钱。

虽然刘彻会以帮刘据管钱的理由把钱拿走,但好歹也给刘据留了点。

现在刘据也有钱可以搞实验了。

其实实验不实验无所谓,主要是多做点各种各样会转的车。

这边的朝臣一直在震惊中,而霍海一直在等消息。

许久,对岸有红色的旗帜举了起来,一骑高举红旗从岸边跑过。

霍海知道,稳了!

之所以带群臣来看渭河第一个口子改道,是因为这里把握最高,只需要破坏就行了。

这只是水利工程的第一环。

后面还有第二第三河道之间的通路,究竟是不是挖通了,高度够不够,都没人知道。

如果第三河道出问题,那么水就会倒灌,然后抬高水位,从第二河道方向流走。

还有沣河入口。

沣河是流入渭河直接就消失了的。

现在渭河北去,把沣河留下了。

历史上的沣河需要自己寻找出路,最终再次接入渭河。

而霍海不可能允许它自己去寻找出路,因为那样沿河的百姓就遭殃了。

所以一开始,霍海就找到了它大概可能的河道,把其他段都挖通了。

唯一有一点不可控的。

那就是渭河断流后,沣河要北去的那个河道口,也会炸开。

炸开后,沣河究竟是走新河道北去,还是走老河道继续东去,不好说。

如果是东去,那等于渭河没有消失,只是渭河把河道让给了沣河。

所以,霍海和庄熊罴商量了一下后,制定了一个方案。

很明显,渭河断流后,沣河还是要进入渭河河道的。

这个时候,奔流的沣河河水肯定会直线冲击北岸。

爆破队就需要和河水一起合作,把北去的路打通,用爆破炸开天然河岸,给沣河的冲刷加一把劲儿。

同时,假如沣河的水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往东流入原来的渭河。

就意味着运河工程还得等。

等原来的渭河河道已经露出来的淤积部分晒干,能够通行,再用投石断流。

如果沣河水只有很少部分走了渭河原河道,那就是好事儿。

因为这样就可以帮运河队伍定位天然的最低水位运河河道应该是在什么位置,更容易做加固。

等把河道做好了,沣河枢纽的位置也已经复刻了灌江口水利工程,到时候再一分水,运河就成了。

别看只是眼前一声爆炸,其实今天在渭河,沣河,新渭河,二号预备河道上工作观察的人,高达上万人!

一项项工作汇总过来,全都没有问题,都按照最好的方向发展,对岸才会举红旗。

霍海看到红旗就知道,水利这一仗,打赢了!

倒不是自己厉害,而是这个地形天然如此,就算自己不出力,未来渭河也会如此发展,自己只是加快了这个过程,并且利用了古河道,和短时间被自然使用过的二号河道,来干其他工程。

霍海看到红旗,立刻转头看向刘彻:“陛下!水流逐渐干了,我们可以去原来的码头,看看现在古河道的样貌了。”

“上万工人等在那里,只等陛下一声令下,就要在河道上填出一条供暂时使用的临时道路来。”

刘彻听完点头:“那就摆驾。”

这个运河,可不是一天能建成的。

接下来要在新运河上修几座桥,连通新城老城,如果没有交通,人流不到老城,那新城再怎么修,都是废的。

架桥,硬化河道两岸,修建货物转运集散地,修建沣河水利枢纽。

这些工作都是同步进行的。

计划一启动,就要上万工人工作超过一个月。

一个月光是人力成本,就是三千万大钱。

虽然现在煤矿的股份随便卖万分之二就能卖这么多钱,但这毕竟是刘彻目前为止投入最大的单个工程,当然要亲自去看一眼才放心。

至于带百官去,纯纯是为了为新城做宣传。

刘彻上了马车:“霍海,你过来。”

霍海上了马车,刘彻才问:“都办妥了?”

霍海点头。

刘彻松了一口气。

光是人力就招募了上万,每个工人发三千大钱的工资,这可是三千万大钱。

还有原来的北岸,现在的南岸这么大一片土地,花了三亿多大钱。

还有,建材厂马上就要在新城建立起来了,搭配修建。

这里人力成本又是很大。

然后,还要招募两万工人挖河沙。

挖这些河沙一方面是为了清理出新的运河河道,另外也是为了把河沙拿去修建新城的房子。

这个过程不只是要持续一个月,而是好几个月。

这里的投入又是上亿大钱。

这还不算完,马上,驰道还要修建成水泥路。

其中,最主要的驰道部分,要不计成本的修建成沥青路!

虽然霍海知道,从煤焦油提取沥青剩下的东西还有用处,存下来以后都是宝贝。

但是对于刘彻来说,他可不知道这一点,他只知道煤炭提取沥青,然后剩下的除了钢厂能用,剩的都是废品,而且不能随便倒掉,还要用铁罐封存。

这投入有多大?

但为了这几条贯通南北的路,刘彻认了!

因为现在已经多次证明了那句话。

交通就是发展。

只要交通通了,新城和现在的长安、万年县才能连通,才会变的值钱。

刘彻拿着纸笔计算:“这里加上开始修建房屋的工人,建材厂的工人,运输工人,一共六万工人对不对?”

“六万人,全部是最高工资,二十一亿六千万!”

“这可真是一场惊世豪赌啊!”

刘彻不是没赌过更大的,那就是这几年打匈奴,花的钱更多!

但是,赌成功后,刘彻把几乎所有权利都抓到了手里。????而现在二十一亿只是工钱,加上其他成本,算起来直逼四十亿的大投入。

这四十亿,要创造多少收益才能行?

霍海算了一下:“陛下,这六万工人代表着六万个家庭,他们成为了新的中产,他们会推动消费,整个长安的繁华又将提升一个层次。”

“目前长安三辅之地所有的壮年劳动力合起来也就不到二十万,除了之前我们的人之外,还有各大贵族他们养的人,而我们这个工程,有六万人在里面参与建设。”

“他们要提供的是,二十万个家庭的居住区。”

“二十万……”刘彻深思了起来。

二十万个家庭,其实就是代表一百万人口。

这个区域真的能居住一百万人口的话,商业将会有多繁荣,刘彻已经想得到了。

但是,真的会有这么多人买房么?

不过,二十万个家庭买房,一人一套,就算一套房卖两万大钱,四十亿也就回本了。

但这房子怎么可能卖两万大钱?

目前最烂的草棚泥巴墙房子,都是五千大钱。

这可说的不是夯土房子,而是搭了个框架,用混草的稀泥直接敷墙上。

这种房子是五千大钱,而且不含地。

但问题是,新城这些地,和以前完全不同。

以前的院子,至少一亩地,公卿王侯不说,普通人家也是至少需要一亩地。

因为总是要养一些什么的,所以一家人家里占地长宽至少二十米。

而现在算下来,一家人家里占地,最多十五米。

这减少了好多。

真的能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接受吗?

霍海:“陛下,房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彻:“遮风挡雨,保护主人的安全。”

霍海:“那是乡下的房子,是偏远地区的房子,长安的房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彻:“商业?”

霍海摆头:“是入场券,是配套设施。”

“只有在长安有了一套房,才能是长安人,不成为长安人,凭什么享受长安税收建立的配套设施?”

“没有这个身份?怎么读书?怎么经商?怎么……”

刘彻猛抬头:“你是说……”

原来,政策是这么用的?

霍海摆头。

这政策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了限制。

目前长安的发展以百年为单位,一年堪比一百年。

距离长安近的城市,比如咸阳……咸阳有多少人跑来长安了?

这些人都傻了,以前咸阳做工收入五百大钱,长安八百。

咸阳人无动于衷。

因为去长安要过河,过渭河。

现在,咸阳做工五百,长安三千。

什么过河?过刀山火海都要去!

咸阳已经这样了,附近的城市,都这样。

接下来,更容易到长安的洛阳等地的人,也会来。

再然后,天涯海角的人都要拼了命到长安。

就一句话,到了长安,就能找到几千大钱一个月的工作。

有的人在边荒城市,都快饿死了,你让他知道这个,他会怎么选?

长安的人口,膨胀定了。

目前长安三辅之地一共有六十万到九十万人口,具体是多少不知道,因为不知道各大豪族还有贵族藏了多少人。

虽然在陛下眼皮子底下,但是他们真的敢。

而长安的人口,预计能到达四百万。

就好像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伦敦一年加入人口差不多八千到一万,和目前长安每年增加的外来人口数量类似。

但工业革命一来,伦敦的人口迅速上探到极限的二百五十万。

而长安在电气化到来之前,差不多上限应该是四百万。

1980年,长安人口是一百二十万,1990是六百万。

当然了,这里面有电气化的功劳,所以,理论上长安这个地方未来的人口是四百万左右。

霍海之所以给北城定了一百万人口,是因为这里需要一百万人口。

这里将会是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之后再发展,就是灞河西岸那一片,再然后是沣河东岸这一片。

而先发展起来的北部新城到那时候人口肯定还会继续膨胀。

连带长安现在的核心区本来就有二十五万人口,到时候应该会突破到两百万左右。

这么多人,如果不用政策限制,长安的物价将会高到什么程度?

到时候,就算长安三千大钱的工资,又有什么用?

如果粮价暴涨三十倍,三千大钱又有什么用?还不是等于以前七八百大钱时代,甚至还不如。

那样的话,商业繁荣度将会直接跌到底。

唯一的办法就是,政策限制。

不久之后,长安人才能在长安读书,读书才能考试,考试才能当官,这一套必须要推行。

而且,可以规定长安户籍最低工资必须超过多少,而一家大型工厂必须有多少比例的长安人,否则不允许开业。

这些举措是必须的。

这是在用防范于未然的方式,来压制即将产生的排外地情绪。

否则,未来的长安人肯定不服气。

老子扛石头打水泥砂浆,一辈子,修建起来的长安城,上缴那么多税收,全都修成了路,我儿子都还没享受,你一臭外地的,来就用?

而有了政策的压制,本地人至少不会有这方面的情绪。

这政策已经够苛刻了,你还好意思说这话?

别人为了成为新长安人,也是打破了脑子投入了一切的,你又有什么可说的?

这个道理霍海简短的说了一下。

以刘彻的智慧,只需要稍微一点,刘彻就明白其中的关键了,刘彻知道,用政策导向是必然的,如果不导,得炸。

车外的人,看着霍海和刘彻一直在说话,都认为两人在商量赚钱大计。

当然了霍海和刘彻的确在说赚钱的事儿,但是又不止于此。

聊完这个事儿,霍海才开口:“陛下,臣还要还说火药的事情。”

刘彻不会主动提这个事儿,刘彻要等霍海主动提。

霍海还以为刘彻会一开始就问这个,结果聊了半天,提都没提。

忍不住了,还是自己得提。

神器,能捏在自己手里吗?不可以!

霍海:“张立,葛楠,两个都是方士,是黄老道人,他们研究院带着其他人一直在研究火药,终于搞出了稳定的配方。”

“今天爆炸之所以巨大,其实主要是因为爆炸形式的原因,而不是火药本身,这火药威力其实还不够。”

刘彻:“哦?这种火……药,威力惊天动地,绝不是肉体凡胎阻挡的,居然威力还不够?”

霍海描述了一下爆炸的一些因素,然后再总结:“所以,爆炸威力,一般来说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爆炸物本身的烈度,数量。一个是爆炸物是否充分燃烧。还有一个是爆炸环境。”

“臣有一种假设,陛下您想,爆炸虽然厉害,但是小量的爆炸,还不能炸动钢,那如果有一个钢管,一头堵死,另一头开放,爆炸时。”

刘彻:“这就跟你说的爆破原理是相反的了,如果是在钢管里……那应该从管口喷出来吧?”

霍海:“这种小规模的爆炸,火光应该只能让一米内的人受伤。”

“但如果,钢管里放了一颗活动的钢片,火药爆炸,推动钢片从这个钢管里喷出来……”

刘彻顿时沉声:“箭头?火药箭头?”

霍海:“陛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算是再厉害的大力士,都只能拉开几百斤的弓,能够拉开百斤的弓五次以上已经是最壮硕的弓兵了,这种人需要训练至少三年。”

“而火药……点火,就算是十岁的小孩也能点。”

刘彻顿时明白了。

现在的弓兵全都是精兵,需要优中选优,然后严格训练,肉食粮食管够,然后才能训练出来。

而这火药钢管,训练!?随便谁都能放。

难怪说是一万人就能攻打大漠。

霍海拱手:“陛下,有关类似的几种武器可能的设计方法,我都已经给张立和葛楠说了,陛下可以把他们带走了,专门成立新的部门,管辖起来。”

“这东西和我们现在那些技术不同,这种技术……”

刘彻抬了抬手:“这两位,嘉奖,如果这钢管设计出来,封侯。”

霍海摆头:“他们都是方士,他们有别的追求。”

“葛楠倒是想要封侯,而张立想要建立黄老道的教派。”

刘彻:“都允了。”

霍海一甩头,这关我啥事儿,陛下你想干嘛干嘛,人带走就对了。

刘彻:“人我就不带走了,你全权负责,但是有一点,既然是钢管,那制造钢材的钢厂的人,还有制造火药的原材料的厂子的人,不允许和研究新武器的人有私下接触。”

霍海歪头:“我管?我不管!”

刘彻:“你不管,朕还是要安排人来管,到时候安排的人,不是卫家的人就是霍家的人。还要在里面找懂这个的人来管,卫家霍家除了你还有谁懂?”

霍海:“这新式武器,臣一点都不想碰!”

刘彻:“朕不会怀疑你的。”

霍海:“怀疑不怀疑不重要,我怕被炸死……”

刘彻一脚踹了出去。

霍海直接躲开了。

下面跟着的队伍暗中讨论:“打起来了打起来了,分账不均打起来了,**,霍大人果然是我辈楷模,居然敢躲!”

刘彻:“你放心管,又不是让你亲自带队去研究,有成果了你再检验出意见就行了。”

“安全方面的问题,朕派遣羽林卫负责。”

霍海一想,这也行,羽林卫来管,那就没我的事儿了,我就挂个名。

刘彻:“曹襄和路博德都要准备以后的战争,羽林卫的校尉不多,剩下的人中……还是你啊。”

霍海缩头:“嗯?”

之前刘彻说要封霍海为羽林卫校尉,封了,但没宣布。

不过,自己要是真管,那岂不是研究员自己管着,材料自己管着,设计方案自己管着,连安保保密都是自己管,那岂不是变成自己全权管理了?

这不要了命吗!

霍海坚决不从:“陛下,你还是另外安排人吧!至少不是一言堂!”

刘彻神色淡然:“就这样决定了。”

刘彻的淡然让霍海反应了过来,刘彻这么淡定,说明就算自己全权负责,刘彻也有把握掌控武器研究的所有事情。

也就是说,每一个环节他都有绝对的掌控。

也就是说,其实葛楠张立早就是他的人了?

霍海的极力推辞,反而给了刘彻表现自己掌控力的机会。

不过,霍海不在乎这个,霍海觉得更安全了,刘彻自己盯着,那我还盯什么?我睡大觉不好吗??

行驾一路往东,越是往东走,渭河水位越低。

水退的比人走的快多了。

只有一些小水坑还有水存着。

很多地方已经见底了。

有人指着河里:“前年冬天,又起东风,可以航运,我的一艘船在渭河上过来,翻了船,就是这个位置,难道那黑黢黢的是我的箱子?!”

旁边人:“看清楚了,等土干了我就去挖走,哈哈哈!”

渭河干了,里面要出多少宝贝啊,甚至先秦时代的东西都不会少!

刘彻看着河道:“这种新武器叫什么啊?”

霍海:“枪乃百兵之王,那还是叫枪吧。”

“毕竟按照设想来,还是一枪一个窟窿。”

刘彻捏着下巴:“那钢片大一点的,岂不是叫做砲?”

霍海:“感谢陛下赐名!”

刘彻:“既然是火药点燃,那研究出来就用火字旁算了,还读炮。”

霍海:“陛下发明的新字!就是好,形象!”

刘彻:“那要是不需要抛石机那种结构,反而跟弓箭一样,直接推出去,岂不是叫火箭?”

霍海拍大腿:“陛下厉害,好名字!”

刘彻笑眯眯的捋胡须:“火枪,火炮,火箭。发明出来后,给你封侯。”

“你哥的侯名是勇冠三军,叫做冠军侯。”

“既然如此,你设计三种火器,就叫三炮侯好了。”

“咳咳咳~”霍海:“臣哪儿能那么贪婪,用这么好的名字?这三种火器毕竟还要葛楠去研究,三炮侯的封号还是留给他好了!”

“给臣,随便封个什么风流侯帅气侯就行了!”

刘彻盯着霍海:你还想封风流侯?朕给你封个大内总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