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 第一百零一章:也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见偏将依旧不依不饶,寇唯顿时大怒。

胡令早年一直追随他上阵杀敌,因此二人的关系也算不错。

再加上寇唯在军中的口碑一直不错,也是三军公认的忠良将才,因此他对胡令说的话,一时也比杨川更有分量。

眼看着连寇唯都对杨川如此忠心,胡令也意识到是自己太过疑心了。

下一秒,他对着身后军士使了个眼色,众人纷纷来到杨川跟前,一齐跪在了地上。

“统帅大人,我等不知背后实情,不分青红皂白便于城下辱骂您,是我等之罪,还望统帅大人责罚!”

“行了,此番事出紧急,我也一直和众将商议对策,你们不知情也不怪你们,是我未曾将消息告知三军。”

“起来吧。”

眼下用人之际,偏将胡令也是为三军将士着想,一时性急才做出傻事。

杨川宽宏大度,岂会因这点小事怪罪他。

亲手将他搀扶起来后,但见那胡令两眼含泪,不知该如何报答杨川。

猛然收到寇唯一个眼神示意,当即心领神会,再次拜倒在地上。

“汝这是何意?”

“统领大人!那士绅阶层不思报国,如此危难之际却要计较个人的蝇头小利,还鼓动百姓企图一齐造反,胡令虽不才,愿同统帅大人一起赶往培县,将这群庸庸鼠辈杀之而后快!”

听到此言,杨川顿时有些欣赏胡令的胆识。

经过这几天与众将的商议,他也早已准备从新城骑兵,率一队轻骑赶赴培县,将那些聚众闹事的士绅阶层头目揪出来,杀几人而以儆效尤。

不过,想到这些家伙背后都有高官为其撑腰,因此迟迟未曾找到合适的副将同行。

而这个胡令呢,先是为了给三军将士讨回不公,不惜以身家性命为代价,在城下咒骂引自己出城。

而今知道实情后,又敢主动请缨前去诛杀反贼,实乃英雄之举。

“我可告诉你,那些士绅阶层背后都有朝廷命官撑腰,你难道不怕?”

杨川眼睛一眯,忽然笑着问他。

“回禀统帅大人!末将**命一条,此番随军出征,正是为了击杀敌人,报效国家!”

“而今后方起火,无论此时谁与大齐朝廷为敌,都是助纣为虐的反贼,就算末将身死,也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快哉!不过你可不是**命一条,此行若能平安归来,我定重重赏你!”

翌日一早,一队大军便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发生反叛的城池之中。

城中官员虽然知道士绅阶层想要起义,可碍于他们的确在无偿提供粮草食物等供应。

再加上这群人又与皇城内一些官员挂钩,只能派官兵稍微镇压,却不敢真的展开杀戮。

然而,这些地方官员却不知道,此番的士绅阶层起义,完全是因为收了境外大康的银两,为了眼前的私人利益,才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

有了昨日的一番言语鼓动后,此城多数百姓果然不再募集粮草。

反倒家家关紧门户,不闻外面任何事情。

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此番并非被军中统帅坑害,反倒是被那些士绅阶层给坑了。

这群家伙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从各处收拢物资,而后囤积在自己门下。

当初杨川发动军民一心政策,除了让百姓们主动给军营提供粮草外,还提出了一条政策。

便是让士绅阶层额外交出一部分物资,用以反馈给当地百姓。

就是因为这一项政策,完全触及到了士绅阶层的既得利益。

再加上被境外细作以重金收买,才导致他们敢协同起来,共同质疑杨川的计划。

接下来的几日,百姓们虽然不再给军中供应粮草,可自身的衣食住行保障却也损失殆尽。

没了士绅阶层的物质供应,百姓们每日也只能将米糊稀释又稀释,过上了食不果腹的日子。

眼看着本城百姓几日来便面黄肌瘦,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地方官员顿时陷入苦闷之中。

将府上几名官员召集在一起后,他们也开始商量应对之策。

“县令大人!这群士绅阶层是不是收了外人的好处?眼下正是用兵打仗之际,军中若没有及时支付粮饷钱,他们大可等日后去找朝廷要就是了,何必非要煽动百姓不与统帅大人合作呢?”

县令叹息一声,却不敢轻易揣度这些人的心思。

在一个国家比较偏僻的城池内,往往最厉害的并不是那些能掌管整座城市生杀大权的地方官员。

反而是一群平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士绅商贾。

这群人手中掌握着整座城市大部分的物质资源,再加上平日里又喜欢到处走动,因而不少士绅商贾相互拉帮结派,顺便以厚礼赠送给朝廷官员,以求得到高官庇护。

而今他们主动发动起义,县令虽然多次出兵镇压,却也不知道哪个该抓,哪个不该抓。

“唉,我等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坐等杨王爷的到来,若连杨王爷都无法撼动这群士绅阶层的话,那大齐就真的彻底腐坏咯!”

其余几名官员听罢,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为了不给自己招惹是非,之后也没有再聚众议论此事。

几日后,杨川率领的铁骑直奔城中,彼时的士绅阶层还不知道他的到来,一群人仍然聚在街上公然闹事。

士绅甲:“我说你们官府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屡次要求让军队把粮饷钱交给我们,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士绅乙:“哼,我看啊,这群地方官员就是被那什么杨川整怕了,那家伙若真的能只手遮天的话,又怎会被咱们当朝丞相欺负得丢官弃爵?”

一群人收了康国银两,在城内惹是生非几天。

今日实在找不到话题继续挖苦当地县衙,无奈只能翻起了杨川的旧账。

然而,就在下一秒,一匹白色骏马忽然停在街道中央,杨川手持长戟,歪着嘴看向这群士绅商贾。

“方才,是谁在背后议论我的坏话?”

“如今正是大齐危难之际,尔等赚着国家与百姓的银两,不思回报朝廷,却在这里聚众造反,是打算与大齐为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