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这个,燕丹就要摔东西。
鱼肠剑原本在赵国宝库,后来竟然被当做当今大秦王后的嫁妆给送进秦王宫了。
赵悼襄王,你有病啊!你妹妹嫁人,你送这把剑什么意思?这玩意适合做嫁妆吗?
你如果留着,现在就还在你赵国王室手中,用它来做什么不好?
但是燕丹也没办法,只能想办法弄到这柄宝剑。
这事,还是要靠赵国铁杆忠臣,郭开郭大人啊。
燕丹亲自秘密联络了郭开,这位赵国的大忠臣,密谋大事。
幸好郭开还没去咸阳,现在还在邯郸,要不然在咸阳谈事还真不容易。
唉,这样的忠诚义士为何不是我燕国之人啊?
为了君主,为了先王血脉,忍辱负重效力敌人,还要竭力相助对方消化自己的国,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可是郭开依旧忍受了,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君主啊。
这样的人,满心都是为国为君,只要有机会复国一定会抓住的。
燕丹执着于鱼肠剑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逼迫赵人不能独善其身,拉赵人下水一同面对秦国的怒火。
而秦国的王后是新立的赵人,再加上王位之争,秦王若死,这也必然加重秦国朝堂的分裂。
甚至即便失败,也有很大概率在秦国朝堂引起轩然大波,造成剧烈动荡,若是秦王报复赵人,也必然会拖慢秦国的脚步。
一举多得。
燕丹亲身秘密前往邯郸会见郭开,郭开忙碌一天深夜回府后,卧室突然看到有人,大吃一惊,还以为自己做的事暴露了,有人要来干掉自己。
郭开自己也知道,自己做的事一旦暴露,肯定有赵人想要杀了自己。
但是郭开不愧是郭开,遇事不慌。
不卑不亢,拱手一礼,对来人淡然道:“不请自来,非礼也。”
燕丹眼见郭开遇事不惊,气度不凡,心中赞叹盛名之下无虚士,真不愧是人人传颂的无双国士。
急忙躬身一拜,态度谦逊道:“在下燕国太子燕丹,拜见郭开先生。”
“深夜来访实有要事,绝不可为外人知晓,有失礼之处,万分抱歉,还请先生多多海涵。”
郭开心中一惊,仔细端详来人,此人身姿高大,面容英俊,体态轩昂,气质高贵,绝非凡俗之辈,所言应该不虚。
但是心中就更加奇怪了。
燕国太子燕丹自己也有所耳闻,听闻颇为贤德,但是燕赵死仇,现在赵国更是已经被秦国吞下,这燕国太子找自己能有什么事?以前从未有所交际啊。
而且还是深夜秘密来访,这就更奇怪了。
不过,大概率是和秦国有关。
郭开心中急转,面上不动声色,躬身一礼:“不知竟是燕国太子殿下来访,有失招待,请太子殿下勿怪。”
郭开说罢,请燕丹坐下,亲自取来茶水为燕丹奉上,随后问道:“不知太子殿下深夜来访有何要事?”
燕丹轻抿一口茶水,深深叹息一声,说道:“不知先生如何看待如今之秦国?”
郭开沉默一二,轻叹道:“我已是秦国臣子,还有何可说?”
燕丹自从见到郭开就一直在小心留意着郭开的一举一动,所有细微表情,毕竟要谈的是要命的大事,他不敢不谨慎。无论眼前这人多么可靠,可是现在情况未定,也绝不能轻易说出。
眼见郭开说出此话,神情极为惆怅,眼神中蕴**悲伤,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郭开不愧是赵国有名的忠臣,还是心念旧国的。
燕丹说道:“先生国士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先生于赵国忠贞之举更是人尽皆知,丹一向钦佩至极,仰慕先生多年,在此斗胆请问先生,若有复国之机,先生是否愿意一试?”
郭开眼神一震,眼睛睁大,双唇颤动,欲言又止。
终究一声长叹,叹息道:“秦国势大,如今王族可以安享富贵,公主更是已经成为秦王王后,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为人臣子,无能无过在下,有负先王托孤之重,惭愧至极。如今也只能尽力辅佐秦国,保护先王血脉传承,使祖宗祭祀不绝。”
听闻郭开这么说,燕丹心里反而更加踏实,这等要命的大事,若是轻言应之,那才真是不可与之为谋。
方才看其神色表情,明显是想的,只是担忧主母和君主罢了。
这人靠得住!
燕丹接着说道:“先生切莫如此说,赵国倾颓非先生之过,实乃是秦国势大,秦王又是不顾苍生死活,趁旱魃之灾无德攻伐,非战之罪也。”
“先生之才国士无双,世人皆知。先生为了赵国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立下大功无数,实乃是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逆转。”
“丹此次深夜来访,便是有要事相商,此事若成,赵国顷刻间便可复国再存!”
郭开双目睁大,瞬间变得肃穆无比,急忙起身四方查探,确定无人,才快步走至燕丹身前,厉声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下如今已是秦国之臣,自当为秦国考虑,殿下说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殿下今日深夜不请而来,已是大大不该,今天说的事更是大大不该。殿下现在离去,在下可以当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殿下若是再胡言乱语,在下一定禀报秦王,到那时,殿下怕是会为燕国引来天大的祸患,那时候悔之晚矣!”
燕丹面色肃然,起身躬身一拜,诚挚道:“先生,丹此番亲身前来,难道还不能体现出丹的诚意吗?丹视先生为赵国忠贞国士,一心与先生推心置腹共商大计,先生又何出此言?先生难道真不知道丹此来何意吗?”
郭开厉声道:“殿下可知自己在做什么吗?殿下又可知若是激怒秦国,燕国又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吗?”
燕丹断然回道:“丹自然知晓!”
“丹正是因为知晓,这才愿意冒着天大的风险前来寻先生共议大事!”
“丹正是知道再这样等下去,燕国也必将被秦国灭亡。”
“丹正是因为心中有着燕国,有着祖宗社稷,为了祖宗基业,这才下定决心。”
“先生心中难道没有赵国吗?先生心中难道没有先王吗?”
到了现在,郭开已经彻底确定燕丹此来为何,心中大喜,功劳又来了!
郭开身子一震,双眼饱含热泪:“先孝成王,先悼襄王之恩德,开,时刻不敢忘啊。”
说罢,郭开擦了擦眼角,稳了稳心神,躬身一礼:“请殿下恕罪,如今形势复杂,为了太后与大王,在下不敢大意,方才失礼之处,请殿下勿怪。”
燕丹回礼道:“先生多礼了,先生做得对,如今赵氏一族皆在秦王一念之间,先生忍辱负重,不得不小心谨慎,此间辛苦,丹自然理解,丹心中是万分钦佩先生啊。”
郭开惨然一笑,双眼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噙满眼泪:“殿下如此说,在下真是无地自容啊,在下有愧先王之重托,若非为保太后与大王,只能苟且偷生,在下早已去见列位先王了。在下如今乃是丧家之犬,亡国之臣,实在无颜苟活于世啊!”
燕丹忙说道:“先生大忠大义,一心忠贞,苍天必不辜负。先生忍辱负重,如今机会便来了。”
郭开又擦了擦眼角,请燕丹坐下,恭敬问道:“机会何来?请殿下指点。”
燕丹拱手道:“先生应当知晓,秦国如今吞下赵国,不过是趁人之危,实则秦国绝无此等实力。赵国虽无力独自抵抗秦国,然而秦国若是一心想要灭了赵国,其他诸国也绝不会坐视不管,纯粹是秦国运气好,侥幸吞下赵国。”
“然而虽然吞下,也不过是如同巨蚺吞下雄鹿,一时之间绝对难以消化。”
“在下相信,赵地无数赵人依旧心念故国,只要秦国出现大乱,无暇他顾,郭大人辅助赵王趁机举事复国,则必然一举可成也。”
郭开急忙问道:“如何才能使秦国出现大乱?”
燕丹一副自信模样,说道:“丹有一手足兄弟,乃是天下顶尖剑客,修炼有绝杀之术,为天下苍生抱有必死之心,愿意刺王杀驾,刺杀秦王!”
“秦王若死,其子嗣皆是年幼,秦国朝堂派系错综复杂,必然内斗不休,大乱不止!”
郭开紧皱眉头:“殿下所言,在下皆是认可。”
“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真正刺杀秦王?事若不成,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下并非怀疑殿下属下之能力,然而一人之力终究有限。秦王常居深宫,咸阳宫高手无数,奇人异士无穷,只是如何进入咸阳宫便是困难一件。再者说,在下虽不擅武事,却也听闻秦王修为高深莫测。请恕在下直言,此计成功实在渺茫。”
燕丹微微一笑:“先生请勿担忧,丹自有安排。”
“秦王一向自诩仁德,最是虚伪不过,在其露出爪牙之前,一向假装大度。”
“秦燕两国一向交好,若我大燕以庆祝为名,厚礼献之,秦王必然欣喜。秦王一向装作礼贤下士,只要我大燕使者以亲自献礼为由,也必然允许我大燕使者近前,那就是最好的机会!”
郭开缓缓点了点头。
叹息道:“常言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他国使臣,面见君王,虽是外臣,然而君王终究是君王。以使臣之尊,刺王杀驾,这、唉,这岂是君子所为呀!”
燕丹瞬间面上带上悲伤,抽泣道:“丹虽不才,亦知何为信义。秦王虽狼子野心,但是丹与秦王亦是曾幼年相识,有着朋友之谊,若非迫不得已,宁死也绝不为此事。若只是为了丹一人,丹纵是九死,也绝不会做如此不信不义之事。”
“可是,丹绝非为了自己一己之私心,乃是为了大燕之社稷,祖宗之基业,也是为了诸国之存亡,天下苍生之兴衰。”
“丹拳拳爱国之心,与先生是一样的啊。”
“为此,丹愿意承受这不信不义之恶名,愿意万劫不复。”
郭开叹息不停,躬身一礼:“殿下之心,在下理解,万分钦佩!”
“罢罢罢。秦国势大,除了这个办法,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就让在下陪殿下一同操办此事吧,殿下拳拳爱国之心,不惜自身,此恶名岂能让殿下一人承担?!”
燕丹悲痛至极的模样,抽泣道:“丹、万谢先生理解,丹感激不尽。”
郭开正色肃然道:“殿下计划确实周全,也确实有成功之机,只是不知殿下需要在下做些什么?在下一定尽力而为。”
燕丹擦了擦眼泪,拱手道:“先生大才大德,大公大义,丹佩服。”
“你我燕赵两家,虽多年争斗,然而时至今日立场却是一致。便是共同对抗秦国,保护家国社稷。”
“燕国弱小,只有自保之心,绝无称霸天下之意,也绝无称霸天下之力。”
“丹此来是为了燕赵两国友好而来!”
“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如今这也是最好的契机呀。”
“我燕国甘冒奇险刺杀秦王,然而纵是秦国大乱,秦国也必然报复燕国,燕国一国也绝难抵挡。”
“我燕国愿意趁大乱,派人去咸阳营救太后和赵王,助赵国复国。只求赵国复国后,两家联合对抗秦国。在下即将前往魏国楚国,共商日后合纵抗秦之事,四国合力对抗大乱之秦国,度过危难不过是易如反掌之事。”
“度过危难以后,丹也想燕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再无争斗,以免再给他国趁危之机!”
“燕赵本就同为北方之国,自然可以一家,日后纵然需要强身,也可合力攻伐齐国。”
“齐国富庶,并且一向与诸国不合,唯秦国马首是瞻。秦国大乱,自顾不暇,与其你我两国纷争不休,给他人可乘之机,不若一致对外,瓜分齐国,如此化干戈为玉帛,一举数得,岂不美哉?”
郭开听后,沉吟不语,良久缓缓点头:“在下明白了,殿下雄才大略,宽而有容,在下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