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我的药店通古今 第114章 奈何没有契机

“你就是顾记杂货铺子少东家,我常听人提起你,年轻有为,杂货铺子里各种新奇玩意也多,实用又实惠,我一直想见见你,奈何没有契机,今儿倒是巧了。”

李巡抚四十来岁的年纪,中等身材,面皮白皙有须,一身儒雅的书卷气,没有官场油腻。

顾景琛对他印象很好,听到这些话,行礼笑道:“我也是早想拜见巡抚大人,今儿得知卫闽那边地震,继续各种赈灾物资,不得已我请薛神医相助,得到面见巡抚大人的机会。”

李巡抚听到这话,喜出望外:“顾公子是跟我相商赈灾之事?请问你跟薛神医……”

顾景琛便将宋蒹葭他们在来省城路上救了前周巡抚大人,一同结伴来到省城,又在周巡抚力保下认了薛神医为师等等事情简单讲述一遍。

李巡抚听后很是好奇地问道:“那宋蒹葭是个怎样的姑娘,竟然救了你还有周巡抚及苏三副等性命,实在是难以想象,一个乡村里的小妮子,本巡抚倒是很想见见。”

顾景琛笑道:“巡抚大人,不出意外,明天便能见到,我们商量下卫闽赈灾之事。宋蒹葭他们也在家里筹备物资呢,听闻巡抚大人要亲自去卫闽赈灾,我想咱们不如一起,这样路上也好相互照应着,安全。”

“若非我们带着赈灾物资,你们也带着,难免会遭歹人惦记,一起过去,人多力量大。”

李巡抚兴奋应道:“好,我正为赈灾之事愁呢,虽然各家掌柜及大户都有捐钱,但灾情波及面大,着实有些杯水车薪,我就是亲去,也有杯水车薪,力不从心的感觉。有你们,我就踏实了,人多力量大。”

而后两人商量赈灾具体事宜。

顾景琛有巡抚大人撑腰,自然是拍着胸脯表示,他会全力供应各种赈灾物资,钱后面再说。

什么吃穿用及帐篷等等,都会安排往这边调货。

李巡抚也是为他大开绿灯,当即给他一道巡抚特发的通关文牒。

这种通关文牒相当于,巡抚大人密使信物,不管到哪里,地方官见到知道是朝廷官差,都会无条件放行人或者物资等等。

不过这样通关文牒也不是随便发的。

不是巡抚信任的人,绝不会发出去,因为一旦因为这通关文牒出事,就会被牵连治罪。

因此一般巡抚根本不会发放这样的通关文牒,因为用不上,不需要有人全国到处跑,只需要治理好本地就行了,毕竟那个时代,各个地区比较闭塞,根本无需各地交流学习。

所以全国能拥有这样通关文牒的人屈指可数,而且还要向朝廷报备。

若非特殊情况,若非巡抚非常信任,是自己心腹,根本不会发放这种通关文牒。

如此可见这通关文蒂包含了李巡抚对顾景琛多大的信任与需要啊。

顾景琛自然是明白,也深受感动,其实他是个禁欲系霸总,很难动情。

可此时此刻他却感到了被无端无条件信任那种自豪的温暖。

同时他也明白,李巡抚绝对是个好官,他渴望能得到更多物资赈灾。

“巡抚大人,感谢您的信任,正所谓知己难求,您将通关文牒发给我,我定然不辜负您的期望,会倾我之全力协助赈灾。”

说这些话,顾景琛也是有底气。

在二十一世纪,他不单是京城顾氏第一继承人,而且在国外的私产很多。

李巡抚起身,紧紧地握住他的双手,双目含泪,感激说道:“多谢顾公子,你让我心里真得很温暖,我为卫闽百姓能有您这样大爱掌柜相助而敢到庆幸,同时代表他们深谢。”

顾景琛很真诚地回道:“巡抚大人莫谢,我也是被卫闽人感动了,小到宋蒹葭大到卫闽周氏代表周巡抚等等,无一不是善良淳朴,为他人着想,当然也有例外,极为少数。”

李巡抚很是赞同地点头应道:“我不是本地人,很荣幸能做这个地方父母官,也是无时无刻不被感动着,一直以前周巡抚为榜样,将百姓之事放在心里。”

“这次周巡抚进京也是为我们向朝廷谋取更多朝廷救济了,没有地震之前,是旱灾。虽然天灾不断,但是我们绝不会被压垮一定能战胜天灾,崇焕生机。”

“我相信,一定会的。”顾景琛亦是很有信心。

他跟李巡抚聊完,便告辞出来了,直奔顾记杂货铺子,安排准备赈灾物资。

这边事情处理完,顾景琛又回到宋府。

宋蒹葭已经给薛神医准备好了药物,等他回来一起去梁记镖局。

顾景琛将他跟李巡抚谈妥,明天一起去卫闽的事情讲述一遍。

里正很是激动:“太好了,咱们跟巡抚大人一起走,肯定会安全多了。现在天灾不断,怕是路上灾民流民很多,他们都是饿极之人,于是遇上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有官府的兵一起就不怕了,他们流民总是怕着官府的人。”

这番担忧倒是提醒了宋蒹葭。

她想到先前在深山里采药就遇到了流民土匪马鸣风他们。

现在卫闽这边旱灾加上地震,怕是也会行成大规模逃亡的流民,路上肯定不安全。

但这些流民也挺可怜,若不是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很多人也不会逃亡。

“我们是不是路上带着几口大锅,若是遇到流民多了,就给他们熬粥做饽饽吃?流民中不乏有趁机作乱的歹人山匪,但绝大多数都是被逼无奈,毕竟人几天不吃饭,就活不成了,为了填饱肚子,别说树皮草根观音土了,就连孩子都能吃啊,哎,为了活下去,否则有什么办法?”

顾景琛接口叹道:“确实有这样的事情,自己孩子自然是无法下口,就将孩子交换吃,哎。”

里正薛神医等人也都纷纷点头,这种事,他们自然也听人说过。

毕竟人饿极了,濒临死亡的时候,为了求生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如此宋蒹葭的提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样可解决流民饥饿问题,延缓他们因活命而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