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诸侯讨董。
董卓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在这时,中郎将李肃,也就是劝说吕布投降的那位,他闯进了朝廷议事外堂。
李肃拿着加急文书,让人递了上去,“主公,袁绍和各诸侯,会盟于酸枣,即将杀奔洛阳而来。”
董卓看着手中密保,渤海太守袁绍起兵造/,传发檄文于天下,关东群雄响应,纷纷起兵,会兵于陈留。
“呀呀呀!该死的袁绍!该死的袁家!”
说着董卓大怒,就把身前的案桌给砍断了,董卓废帝之后,自领相国之职,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半响众人没有反映过来,或是不敢言语。
董卓砍翻积案后,怒气不解,大声吼道,“该死的袁绍,就不给老夫安生,这次一定领兵讨灭他。”
李儒皱眉不语,放走袁绍是有他的考虑的,在那情况下也确实没错。但现在他虽然觉得出兵关东,不如固守的好,但深知董卓脾性的他,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而且,他们有约在先,董卓应该能分清轻重才是,他打算再看看,万一董卓怒气消了,恢复理智呢?
“听我将令,立即召集兵马,剿灭关东叛逆,诛灭其全族,看谁还敢反我!” 董卓收剑入鞘下令道。
听到这里出了事,尚书郑泰从外边,走了进来劝言道,“相国大人,为政在于德,而不在于兵多。”
董卓更是恼怒不已,“荒唐,可笑,照你这么讲,军队就没有用了吗?真是腐儒之见,不通时务。”
“相国,我非此意,袁本初等人,皆公卿子弟,不习战事,多为高谈阔论之辈,非大人之匹敌也。”
郑泰没有被董卓吓住,他正色直言说道。
董卓面色稍缓,“嗯,你且说下去。”
郑泰顿了顿说道,“而且,他们的官爵,皆是自封,非朝廷任命,是为叛逆,而且诸侯各怀鬼胎,皆欲保存实力,定不肯同心,所以相国,不需要主力东出。”
“文优,你怎么看?”董卓平复了一下心情,再次坐了下去,他看向了李儒,“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李儒拱手道,“主公,郑尚书所言有理。”
“崤山以东确实,不值得出动大军讨伐。主公在西州崛起,年轻时便出任将帅,熟悉军事。而袁绍等人多是公卿子弟,生长在京城,只会高谈阔论,褒贬是非,这些人全无军事才能,临阵交锋,决不是主公对手。”
董卓并没有表态,而是看向了郑泰。
郑泰接过了李儒的话,劝说道,“出兵关东地区,则关中空虚,河东必将生乱,愿相国以守为攻。”
董卓点了点头,“文优,尚书之论,你怎么看?”
“儒以为尚书之言,乃老成谋国之策也,愿主公纳之。”李儒看了眼郑泰,又看向董卓进言道。
对此。董卓不可置否,“嗯,且细言之。”
李儒正色道,“主公当,固守虎牢、汜水关。”
“嗯,言之有理,就依此行事,且会一会诸侯。” 董卓这才高兴称是,也渐渐恢复了理智,配合着李儒。
此次廷议,是董卓和李儒,两人唱的双簧,之前大略方针,已经定好了,如此是为了,以进为退罢了。
廷议之上,董卓不能示弱,一旦被暗中的人,发现了的董卓的底细,那么袁家的人,就会里应外合。
五代,李克用被朱温围困太原,也玩过这一把戏。
于是,在众人商议下,决定固守虎牢、汜水关,并派人守孟津渡口,防止关东联军,从河内渡过黄河。
190年,会盟期间,我们的袁家二公子,袁熙,也在思索着前途,不过他并不太看好盟军。
因为盟军都是,**军事联盟,内部矛盾重重,先天不足,分歧巨大,占据优势时还好说。
一旦处于劣势,那么极有可能,瞬间分崩离析,堡垒往往是,在内部攻破的,不过袁熙这只,蝴蝶的翅膀,终究还是太弱了,还无法煽动飓风。
雄才伟略如曹操,面对此时的局面,尚且无可奈何,更何况我们的,袁家二公子,袁熙呢?时势未至。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争其必然。
此时,曹操的帐下,已经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等人才,还有资助曹操的,卫家的卫兹,上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公平的。
在硬件方面,曹操可能,比不上袁绍,但是在软件配置上,曹操更加占优,这就是所谓的平衡吧。
更有甚者,刘备织席贩履,一出道,上天就送给了他,两个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皆是万人敌。
且忠义无双,命运这东西,确实玄之又玄。
袁熙在自己营帐里,思索局势的变化,他知道讨伐董卓这一战,因为联军内部的各种矛盾,最后是无疾而终的,现在己方也确实,没有一举诛灭董卓的力量。
其实,西方有句话说的没错,堡垒往往都是,被从内部被攻破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萧墙之祸。
历史上的西凉军团,不正是如此吗?
袁熙本想让父亲袁绍,在这期间,多招揽一些英才的,不想曹操帐下已经有了,一大批的统军大将。
反观袁绍一方,父亲的嫡系中,淳于琼不仅是个大酒鬼,其统兵能力一般,若论将才只能说是三流。
经过深入了解,袁熙得知了,文丑是个胡汉混血,所以有这么个别扭的名字。颜良是个小地主,也并不曾认真学过兵法韬略,比起张辽的统御能力差远了。
颜良、文丑这两人,与许褚等一流武将,武艺相差不远,带领兵马阵前冲锋,确实很是适合地。
但论统兵作战,却是不能独当一面的。
所以,真正能算将才的,现在只有张辽和自己,可惜张辽不怎么被袁绍看重,而自己也无太大统兵权力。
袁绍起兵以来,也想天下英杰归附,所以征召了些名士,但袁绍用人亲疏,首看的是出身门第。
至于那些,现在还不彰名的人才。袁绍恐怕是看不上的,所以,现在张辽也仅仅,是个部曲督而已。
袁绍在征召名士时,袁熙也为他举荐了,一些后世的英才,但是,一来他不知那些人的详细情况。
二来那些人名声还不大,而且流动性也很大,能召来几个,那就不得而知了,且看天意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东盟军是没有军事行动的,只是隔三岔五地,一起议事和大设酒宴。
于是,袁熙觉得无趣,就跟许褚、张纮一起操练兵士,特别是许褚统领的,那三百多的骑兵。
选拔时候,他不仅要体能强健的,也尽量选没有家累的,他要练成嫡系精锐,像后世的尖刀战队一样。
于是,袁熙让许褚、张纮,不仅操练他们长短兵器和骑射,自己还找来猎户,传授些野外生存技能。
一些刺杀的训练,也是少不了的。最后在老师张纮的建议下,袁熙将三百亲卫,取名为“虎卫”。
这虎卫也是后来地,神策军三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