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我苟成了大唐第一功臣 第663章

崔煜也笑了。

显然,窦乐的意思,崔煜领悟了。

窦乐问:“位置?”

崔煜:“当年太原起名,先帝定下元谋十七功臣,秦王殿下不算,驸马不算,还有十五人。过世的,也有家人袭爵。山山水水、湖泊池塘,百万亩说多也不多,没多大地方。”

窦乐听出来了,不是百万亩田。

而是百万亩这么大块地方。

中南半岛二百多万平方公里,一平方公里依唐亩,一千八百亩。

食邑一千户,可不是一千丁,一千丁就要十万亩了。

所以呢,真的就算给百万亩,就是五十多平方公里。

而且还要自己开荒,面对土著部落。

窦乐:“当年,我弟窦琮,追随先帝起兵,攻陕县,克太原仓,以功封谯国公。军中患恶疾亡故,无后。兄窦轨,也随先帝起兵,年龄也大了,听闻身体也不好。”

窦轨与窦琮是亲兄弟。

窦乐接着讲:“兄窦轨也是皇亲,儿子是驸马都尉。”

崔煜听懂了。

这不拿裴寂说事了。

换人。

窦轨年龄大了,最近一直在生病,能撑多久不好说。

结合兄弟二人的功勋,再加上儿子又娶了公主,划上一块地方给他,湄南河口,豪气些,二百万亩。

拿这事,试探一下朝廷上百官的看法。

依崔煜估算。

开发辽东,眼下不适合再往北,未来是未来的是。眼下不适合。

这是郑氏为首的。

开发红河三角州,以萧氏为首。

看着眼热的世家有,没搭上车的算不上世家的大族、名门也有不少。

看看他们的反应。

靠着科举往这边派官是一条路。

象大族派族人大规模迁移,又是另一回事。

窦乐,是太国舅,又是窦氏族长。可世家都清楚,太国舅府与窦氏,还是要分开算的。

窦氏在朝中,也是相当有地位。

当年太原起兵,窦氏在朝中拥有巨大功勋的,可不止窦轨、窦琮两兄弟。

若全部窦氏拿功勋来换土地。

崔煜敢写二百里之地。

此时,崔煜选的地方,连个小渔村也没有。

可依红河三角州的开发经验,这地方是块宝地。

窦乐也知道,这是一块宝地,但他不会亲自给窦氏划地,划哪一块都无所谓,这只是一个试探。

这块地方,未来会有城池,叫大城。

后来叫吞武里。

再后来,就是暹罗都城。

再再后来,到窦乐的时空,这里叫曼谷。

湄南河口。

大河将城市一分为二。

这地方,是港口,也是鱼米之乡,更是宝石之都。

杜依艺、郑悯、崔煜,联名发了一份疏。

并非是以太国舅府的名义,就是三人名义发的。

这种事情,放在前隋的时候,杨广直接就敢给你定义叛逆大罪,可此时却不会。

大唐。

怎么形容呢。

隋之前,这天下就像是一个股份制的公司,皇帝是董事长,世家就是大小股东。

杨广破坏了这个平衡。

到了唐,这个平衡虽然还没有恢复,但世家却恢复了一些话语权。

同时,在开发中原之外的地方,世家也是下了血本。

疏通过电报发到了长安。

大唐皇帝李建成看到,脑海中并没有产生什么裂土封王之类的想法。

叫来礼部与民部的官。

“这个,这个,湄南河口在何处?”

李建成是真不知道。

礼部的鸿胪寺负责外交事宜,对大唐之外的事情也是收集过大量卷宗的。

但,湄南河口这地方,他们也极为陌生。

只是大概知道在什么位置。

鸿胪寺的人倒也是精干,在骠国的都城被攻陷之后,就开始全力收集各种信息。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