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开局模板魔术师带飞艾弗森 第797章 勒布朗,这里是纽约

詹姆斯刚刚上场,尼克斯就又把李衍和雷-阿伦给换下了场。

节目效果拉满,瞬间引爆网络论坛。

“我艹,李师傅和雷-阿伦就这么水灵灵地下去了?”

“詹姆斯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甚至连球都不想罚了。”

“尼克斯真的不好惹,没有一支球队这么能整活。”

“尼克斯在告诉所有人,这场胜利是我让给你的。”

“太逗了,詹姆斯就这么被打回来了。”

“骑士会不会把詹姆斯也给换下去?”

“你要是这么搞,信不信尼克斯又会把李师傅换上来。”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

“对于恶人就要用损招!”

李衍坐在场下,看着詹姆斯打完了最后2分钟。

比赛结束,骑士主场101比90战胜了尼克斯,将大比分扳成1比3,避免了被横扫出局的窘境。

只是,不管是骑士的球员还是球迷,内心都没有太多的喜悦。

这场胜利没能给他们带来任何慰藉。

尽管不想,但他们还是有种“这场胜利是尼克斯施舍给他们”的感觉。

赛后,尼克斯队的所有人都跟串通好的一样。

面对媒体的镜头,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

冲着镜头竖起大拇指,然后露出不屑的笑容,并且对着镜头阴阳怪气地说一句:“gOOd iOb!”(干得好)

这直接给克利夫兰的媒体们干抑郁了。

他们本来还想报道一下詹姆斯“天神下凡”的表现,现在——

沉默是今晚的克利夫兰。

只是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克利夫兰球迷沉默了,纽约球迷却嗨翻了。

他们觉得尼克斯球员们的举动酷毙了,于是出现了各种模仿帝。

面对镜头,不歪嘴说一句“gOOd iOb”,就不能算一名铁杆的尼克斯球迷。

一时间,“gOOd iOb”成为了新的网络热梗。

系列赛的节奏非常紧凑,一天后,G5转战纽约麦迪逊花园。

得益于最新流行梗“gOOd iOb”的出现,纽约球迷的口头禅从“法克克利夫兰”变成了“gOOd iOb 克利夫兰”。

赛前采访。

勒布朗-詹姆斯再次表态自己会战斗到最后时刻。

然后,李衍非常“友好”地给詹姆斯送上了祝福。

当记者问到李衍有什么想对勒布朗-詹姆斯说的时,李衍笑着说道:“gOOd lUCk!”(祝他好运)

李衍笑得骑士球迷心里发慌,他们只能祈祷勒布朗-詹姆斯能扛住这个恶魔。

比赛当晚,麦迪逊花园座无虚席。

纽约球迷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

出场仪式上,对骑士球员的“祝福声”响彻整个麦迪逊花园。

两队的首发阵容跟G4没有什么变化。

“大鲨鱼”奥尼尔依然坐在替补席。

很快比赛开始了。

在全场热烈的欢呼声中,小加索尔跳球战胜了“大Z”帮助尼克斯开了一个好头。

骑士队的防守落位很快,没有快攻的机会。

李衍持球压了一波节奏,等待小加索尔和兰多夫落位。

弧顶的位置,小加索尔主动提上给掩护。

挡拆之后,李衍错位单打“大Z”。

大Z完全跟不上李衍的节奏,两下晃动试探,李衍干拔出手。

中距离命中,2比0!

“李——!”

现场DJ拉长音呼喊李衍的名字。

李衍开场中投命中,展现了良好了竞技状态。

骑士的回合。

莫-威廉姆斯运球过半场后,将球交给詹姆斯,随后跑到底角蹲坑去了。

尼克斯这边,依然是阿泰斯特主防詹姆斯。

阿泰斯特非常了解詹姆斯的习惯,他不给詹姆斯起速的机会。

詹姆斯没有李衍那样的过人技巧,没法起速利用身体优势的情况下,他只剩下一招“叫挡拆”。

这并没有什么不对,挡拆是篮球中最常用的战术。

大Z拉出来“做墙”,借助掩护詹姆斯甩掉了阿泰斯特,强杀内线。

在吸引了尼克斯的防守注意力后,詹姆斯分球给到一侧的贾米森。

贾米森轻松起手,“唰!”空心入网。

2比2!

贾米森职业生涯有着场均近20分的得分,中远距离投射对于他来说只是常规武器。

他是联盟中投射技巧最好的内线球员之一。

尼克斯的进攻。

李衍将球给到兰多夫,自己则在一侧拉开空间。

与此同时,雷-阿伦通过无球跑动摆脱了莫-威廉姆斯的纠缠。

尼克斯的进攻体系相当成熟,球员之间不停的交叉跑位,让对手防守起来非常困难。

兰多夫观察到了跑出机会的雷-阿伦,他把球给了过去,雷-阿伦接球后,瞬间完成调整。

蹬地起跳、拨球出手。

教科书一般的动作,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彩虹,“唰!”

应声入网。

5比2!

下一个回合。

骑士队故技重施。

贾米森捂裆提上给詹姆斯做掩护。

挡拆之后,詹姆斯加速突击尼克斯内线。

兰多夫没能跟上詹姆斯,好在小加索尔的补位非常及时。

一对一,詹姆斯选择直接攻筐。

就在詹姆斯迈着流畅的步伐绕过小加索尔,准备起跳攻筐的时候。

“哔!”“哔!哔!”哨音响了。

裁判做出了走步的手势。

詹姆斯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他摊手表示抗议。

这能算走步?这不应该是常规操作吗?

詹姆斯想要据理力争,不然一直是这样的吹罚尺度,真的很影响自己的发挥。

这边裁判还没有开口,那边李衍非常热心地送上“安慰”。

“勒布朗,低调一点,这里是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