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游记 第636章 工匠培养体系!

大秦现在非常缺少技工,技工就是最低等级的匠人,匠人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技工也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只是技工只是一群有着一技之长的工人。

熟练的工人可以在工会申请考核晋级为技工,技工在晋升就要去匠人公会里申请考核技师,技师就是工人晋升的顶点。

有技术的工人要想不断晋升,有一个广阔的前程,就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智识储备,让自己晋升为匠人,成为了匠人就可以让自己的前程更光明。

技工相当于朝廷的吏员,匠人相当于朝廷的官员,技工和匠人都有前途,只是匠人的发展前景更光明。

技工加入匠人公会就是匠人公会的会员,匠人公会又是工会的下属机构,这些工人在加入工厂做工时,工人就自动成为了会员,会费在发工资时,会自动被工厂按工资比例扣除,再将扣除明细发给工人。

各种公会组织自然不会干亏本的事情,公会运作也是需大量钱财的,公会前期运作全靠内务府垫资支撑着,等工厂营利可以养活自己,内务府也就不再继续输血支持了。

就这样,工人就像是蜂巢里的蜜蜂一样,只是工种不同划分也不同,工会对外统一行事,对內却进行了严密的等级划分,划分的标准就是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工人进入工厂,掌握了某一门傍身的技艺,就可以向工会申请技工等级考核,等技工等级晋升起来后,通过自学、培训,可以再向匠人公会申请考核技师或是匠人,匠人通过努力自学再慢慢向上晋升。

匠人已经有了独挡一面的机会,再立下大功,就可以晋升为大匠,再往上晋升就显得非常困难了,除了开宗立派成为国匠,大匠就算是到了匠人的天花板。

一旦成了国匠就可以开馆授徒,让自己创出的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匠人也要进行内部分类,像是木匠、首饰匠、画匠等等这些比较偏门的匠人,都可以细分成一类,但是这些匠人能不能最后晋升成大匠,甚至是国匠这就要全凭自身的技艺和影响力。

最顶层的工会只是一个为工人服务的组织,而不是具体事务的管理机构,工会只是做一些大方向的事务,例如,征集工人对未来立法的建议,对现行律法的意见;工人受到冤曲无法申张时,工人向工会申请求援,工会就会免费代表受到冤曲的工人出头应诉,直到工会从官府取得应有的公道。

工会本身并没有权力,可他们的影响力可是无穷大的,首先公会与内务府、军方的关系就非常紧密,他们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卖给了这两家。

接下来就是内阁,工人为内阁管理下的社会提供丰富的商品,还向内阁上缴商业税,以供养各级官府正常运行。

工人上缴的商税要比农业税多好几倍,这让突然间有钱花的内阁更关注工人的状况。

这才造成军方攻占的地盘太大,匠人不愿意跋山涉水跟着军队到处乱跑,长期与家人分离,最后工人向工会反映,工会找内阁找个说法,内阁只好向军方摊牌。

最后结果就是军方在短期内有限培养军人各项技能,再军队评选的工匠等级内阁也认可,并享有同工匠一样的待遇。

远征建设兵团在这个空旷无人的山海关分开了,山海关从天空中看是扼守东方进入中原唯一陆上通道,军部根据大王的指示,把黑龙江流域以东称作东方,黑龙江以东更远的地方才称呼为远东。

现在他按照军部的指示,再将兵团拆分,三十多万汉民和四万步军全部留在山海关,将荒芜人烟的山海关建成一座雄关要塞的军城。

随后会有源源不断的物资、大型机器运来山海关,让山海关成为新的汉人繁衍生息的宝地,等把周边的资源全部开发出来,就可以将山海关当成新的前进基地。

要是东北也兴建起各类工厂,所有的物资和大型机器都可以就近生产,把蒸汽机普及扩散,日不落帝国工业革命前,已经有2万台蒸汽机在应用,这才催生了工作效率更高的内燃机产生,才有给接下来的电气化奠定了基础。

现在内燃机没有办法制造,就是因为蒸汽动力没有办提供稳定强劲的动力,这就让一些精细化的器械无法批量生产,就像木桶短板理论,决定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高的木桶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桶板来决定。

现在大秦最长的木桶板就是蒸汽机,而木桶短板则多的是,何况化工产业现在连门都摸不到,这就像是偏科,只要国內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提高所有人知识程度,五六千万人里出一个天才,和一千万人里出一个天才,当然人多的一个出天才的机率更高一些。

熬到那时,水到自然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