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通过丝绸之路于7世纪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中国以前称伊斯兰教为“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一千三百多年,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形成了“以儒释回”(回即伊斯兰教)、“回儒两教‘道本同源、初无二理’”的中国伊斯兰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主的使者。”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
穆斯林们举行礼拜、进行宗教教育和宣教活动的场所是清真寺,又称“礼拜寺”。
伊斯兰教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教派,中国主要是逊尼派,在新疆有极少数穆斯林信奉什叶派。
根据2012年7月24日文献显示中国的穆斯林人口有两千多万。(据1980年数据统计,中国穆斯林有一千三百万人左右)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十个兄弟民族。
2021年12月3日至4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于北京召开。
12月6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在京委员座谈会中全国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称伊斯兰教界将自觉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
伊斯兰教在中国事实上已经自成一体。
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的继承者派外交代表来到中国。公元651年8月25日,第三任哈里发欧斯曼到达中国长安(首都),历史大事可以精确到日,这就是文明的魅力。
约七世纪中叶,阿拉伯的穆斯林就沿着海、陆到达中国,主要是进行贸易。
海路由波斯湾到马纳尔湾经孟加拉湾到马六甲海峡至中国南海而到达扬州、广州、杭州、泉州和长安,陆路是经由波斯和阿富汗,到达中国新疆天山南北,再到长安。
来自阿拉伯、波斯及中亚等地的外国侨民,在自己的家中,向信仰者口授阿拉伯语,伊斯兰教义、规定,诵读《古兰经》,教会他们过宗教生活,并一代代传承。
与此同时设立蕃学,主动同所处时代的主流文化相适应。但由于信仰者较少和语言文字不通,中国主流社会对此信仰知之甚少。
唐时称“大食法”,宋代被为“大食教度”。
伊斯兰教进入新疆地区最早是在10世纪初(中国的五代时期),维吾尔族在古代被称为“回纥”或“回鹘”,建立汗国后接受伊斯兰教为国教,以武力推行,用军事行动战胜于阗一带的佛教势力,在南疆确立了伊斯兰教主导地位。
元朝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普遍传播的时代。公元1219年至1259年,41年里蒙古军队3次大规模西征,把大食、波斯、中亚等地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族人迁徙至中国。
这些身份不同、族群不同的人,元代统称他们为回回。
这些西方来的穆斯林,分布于全国各地,成家立业,形成穆斯林居住区。不少境内土著人因结婚等问题加入穆斯林。
这时穆斯林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在中央、地方**中也有了穆斯林的身影。穆斯林的学者和宗教职业者还享受免赋、免差、免役等特殊待遇。
随着穆斯林人数和清真寺数量的不断增加,具有中国伊斯兰教特点的清真寺职能管理制度——三掌教制形成。宗教思想与儒家学说接近。
这时伊斯兰教成为与其他宗教并行的独立宗教信仰,基础是几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即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以及新疆维吾尔族,还有于17世纪接受伊斯兰教的蒙古、回、汉、藏等民族混血的保安族。
这是唐宋时期的“化外之民”,成为了具有本土意识的中国穆斯林。
明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的时期。此时的伊斯兰教信奉者已经不是唐宋时期的侨民,也不是元代外来人,而是本土伊斯兰教信仰者群体。
朱明王朝建立后推行同化政策,穆斯林开始说汉语、改汉姓、穿汉装。而且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明初闭关锁国政策)中外伊斯兰文化的交流被切断。
伊斯兰教的中国本土化成为必然的、唯一的选择。以清真寺为校舍的办学形式、“以儒诠经”的讲经方法,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的特色教育制度。
伊斯兰教的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了交融。既满足了穆斯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又可得到中国传统文化主导下的社会各阶层对伊斯兰教的认可。
清朝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艰难时代。随着穆斯林知识分子“以儒诠经”的视野和社会影响,译著内容“已由宗教哲学、宗教典制扩及到天文历法、地理和《古兰经》之汉译了”。
但统治阶层以伊斯兰教教规不符合主流社会的意识,而遭到压制、打击,使穆斯林与清**的矛盾变得尖锐,从而引发执政者与伊斯兰教信教者的剧烈冲突。
在清朝疆域内,特别是在陕、甘、宁、青等地,爆发了以 “反清复明”为口号的多次反清斗争。明清时期,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汉文译著运动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眼前连根苗都算不上,只是少部分阿拉伯海商的一次传教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