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年代做产业 第72章 过剩

“上海那边到底是怎么说的?”梁永丰拿起图纸看了看。

他发现这个9英寸电视机壳的模具,比他想象中要大很多。

因为电视机除了屏幕,还有边框、旋钮、音箱等设备。

尤其是此时我们的电子技术不发达,各种控制按钮都做的巨大。

他们制造的模具投影面积,需要比屏幕面积大差不多一倍。

这样一个模具连材料,带设计,最后制造出来,成本差不多要3万块。

关键这还不只是钱的问题!

上一次,梁永丰强令广东商业地产公司向永丰精密机械公司借款300万港币,已经引起周余的不满了。

如果龚少杰这次不能拿到足够的合同,还要赔进去一个9英寸电视机壳的模具。

周余肯定要借机反弹。

到时候梁永丰就不好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了。

梁永丰从图纸上抬起头,“不是说我们争取16英寸以下的模具吗?为什么又要没签合同,先做一个9英寸机壳的模具?”

“他们这一次的技术升级,是先从小尺寸生产线上开始的!这些生产线设备已经陈旧,风险比较小,投资也比较小,他们就准备用这条9英寸做试验!”龚少杰道。

“那我们就得在没有得到合同的情况下,替他们做一套模具?”梁永丰道。

“包括我同学在内,他们厂主管技术的几个领导,我们都已经谈过了。经过我们讲解后,他们对我们的设计很满意,认为我们的设计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支持在技术升级中,采用我们的模具。但是主管行政的几个领导,出于保险起见,觉得还是应该采用日本的模具,毕竟这一次的技术升级是要给全国做示范的,升级完成后,他们系统内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组织其他企业来观摩这条生产线!”龚少杰道。

梁永丰明白了,上海那边还是倾向使用日本的模具。

可是使用日本的模具,还能起到屁的示范作用!

全国有那么多外汇,为接下来无线电系统的技改采购模具吗?

梁永丰伸了个懒腰道,他已经坐了一天了,“出去走走吧!”

两人出了办公室,石毅马上跟了过来。

“您去哪?”石毅问。

“去附城那边的工地看看!”梁永丰道。

石毅开来皮卡,载着梁永丰跟龚少杰向北走,出莞城镇的时候,他们跟另外一辆皮卡交错而过。

两辆皮卡互相鸣笛打招呼。

从莞城到石龙的莞龙公路两边,现在是整个东莞最大的建筑工地,到处都是新建的,或者正在建设的厂房。

“在这停!”梁永丰冲路边指了指道。

这里有一台周余从香港弄来的水泥搅拌机。

由机器搅拌的水泥,比人工搅拌的水泥更均匀,凝结之后的强度更高,极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即便这样,建筑仍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广东的夏天,潮湿而闷热。

工人们顶着烈日,太阳晒爆了皮,汗水湿透了衣服。

干一天活,鞋里能倒出半碗汗来。

梁永丰会支持龚少杰在没有拿到合同的情况下,先为上海那边制造一个9英寸的机壳模具。

这笔生意就算亏了,他也得做。

但是他要龚少杰看看,建一幢厂房有多难。

不要只把3万块当做一个数字,花钱的时候想想这些工人的努力。

他们虽然处于社会底层,每一个创造不了太大的社会价值,但正是他们托起了整个中国的发展。

“合资公司那边能赶上吗?”梁永丰问。

“可以赶上!来之前,我去深圳那边问了一下,这个月合资公司就能批下来了!”龚少杰道。

梁永丰点点头。

这时一个看起来三十来岁的汉子跑过来,汉子边跑边满脸堆笑的冲梁永丰道,“老板,您来了,有什么指示?”

梁永丰摆了摆手,“就是路过,随便看看!”

这是砌墙小组的李组长,也是最早跟随梁永丰的人之一。

“这几天气温还是太高,防暑措施还是不能放松!”梁永丰道。

“都预备着!您看,这里有仁丹,有藿香正气丸!”李组长边说边掀开一个大锅,“这里还有绿豆汤,随便喝!”

梁永丰点点头,跟龚少杰很快离开了这处工地。

他们留在这里,太干扰工人工作。

从工地回来,梁永丰去了培训班,他三个姐夫已经在培训班学习快一周了。

梁镇正好也在这里,梁永丰问了一下三个姐夫的情况。

“他们都想进入木工小组,但是我听那几个培训的木工师傅说,他们实在没有做木工的天份,要不要给那几个培训师傅一点暗示?”梁镇问。

木工小组的活是最轻的,赚的多,而且不用像其他小组那样日晒雨淋。

进入木工小组是培训班大多数人的首选。

但是进入木工小组的要求也高,梁永丰的三个姐夫都不是什么心灵手巧的人,之前也没有木工基础,就算培训结束,他们也合不了格。

梁永丰他只能给三个人加持了技能。

话说他这三个人也够笨的,接受了这段时间的培训,每个人每天仍然需要十几个积分,才能达到入门级,跟没有经过培训的大多数人一样。

“你不用管!”梁永丰摇了摇头。

梁镇点点头,又道,“那个叫贾旭的已经到了!”

“这么快!”梁永丰抬手看了看时间,“叫他过来一起吃饭!”

九月份正是广东这边吃海鲜的好时节。

后世那些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一条的大黄鱼、黄唇鱼,现在按斤卖,也就是一两块一斤,比猪肉稍贵一些。

而且保证都是纯野生的!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