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724章 鬼吹灯换角

郑一健签约王胖子,靠着《古惑仔》系列一炮而红之后。

等于是在古惑仔这个赛道上,抢走了刘桦的饭碗。

以前只要有这个类型的电影,制片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桦。

现在有了更加年轻的郑一健,刘桦只能成为备选了。

杨叶早就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也并不放在心上。

杨叶一部《孤胆特工》把刘桦美强惨的人设发扬光大。

并重新将他召回杨记,开设刘桦工作室。

接下来就要为他打造一个王牌电影系列,那就是《速度与**》系列了。

《速度与**》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好莱坞系列电影之一,曾经一度打破中国票房记录。

说实话,这个系列要汉化的话,最适合的组合是周闰发加刘桦。

周闰发演范·迪塞尔的角色,刘桦演保罗·沃克的角色。

不过,周闰发跟杨叶有夺妻之恨,他拒绝《英雄本色》和《秋天的童话》之后,杨叶已经没有跟他合作的可能了。

杨叶退而求其次,让刘桦演范·迪塞尔的角色,古添乐演保罗·沃克的角色。

如果这个系列汉化成功的话,刘桦跟古添乐可以吃一辈子了。

随后杨叶又介绍了第三个系列,《的士速递》。

《的士速递》也是赛车系列,但跟《速度与**》不一样,它是搞笑版的。

这个系列是为梁家挥打造的,梁家挥这些年一直蹲在杨记,像头老黄牛一样,兢兢业业打工,认认真真拍片。

但他虽然演技超群,却始终扛不了票房,成不了巨星。

香港本埠最卖座的就是喜剧片,梁家挥搞笑搞不过周星池。

外埠最卖座的就是动作片,梁家挥演动作片又不太行。

演文艺片、爱情片这些吧,又演不过梁操唯,张国容。

方方面面,他都是次要的选择。

电影成本不高的时候,他能演男一号。

大制作的时候,他就只能演主咖旁边的副咖,当个男二号了。

比如《黑金》这部电影,梁家挥演技超神,吊着刘桦打,但刘桦才是男一号。

杨叶琢磨着,梁家挥演技这么好,搞笑功力也不错,给他弄一个成本不高的《的士速递》,应该不错。

《的士速递》是一个很长寿的系列,吃个十年没问题。

惟一的遗憾是《的士速递》是个法国电影,主角开着标致,把奔驰啊三菱什么的黑了个遍,非常喜感。

法国的电影吹法国的车,黑其他国家的车,这很正常。

但中国没有叫得响的车企,只能用国外的车,就比较遗憾了。

拍这种电影,肯定是要跟车企合作的,只要票房好,光是赞助这一块就够吃了。

杨叶身上挂着雪铁龙公司的代言,跟标致谈合作比较方便。

但香港的的士全是清一色的丰田老皇冠,用标致不太现实。

虽然不爽,但也只能去找丰田打秋风了。

关于搞电影植入,杨记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负责这件事,交给他们办就行了。

第四个系列就是《蜀山传》。

徐刻听了杨叶的话,先拍了《中华英雄》和《风云》积累经验。

两部电影都票房大卖,徐刻想拍《蜀山传》的心已经控制不住了。

杨叶也不想阻碍他的创作热情,拍就拍吧,就算扑街,其实杨叶也扑得起。

杨叶和徐刻聊过之后,发现他想拍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部电影根本塞不下。

最终决定拓展一下,拍成上下集。

至于为什么不拍成三部曲,因为那样又太散了。

这样大投资的电影,任由徐刻想一出是一出,是不可能的。

杨叶严格规定,必须先有剧本,做好前期规划,按部就班地执行,走好莱坞的模式。

至于为什么不按照《蜀山剑侠传》的原著拍,因为原著就没有剧情。

它根本算不上是一本小说,连故事集都算不上,只能算一本设定集。

而作为设定集,它也比不上《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虽然各种抄袭,但熔中国神话传说于一炉,从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古代神话。

很多家喻户晓的是神话人物形象,直接就是《封神演义》里的样子,比如哪吒。

《蜀山剑侠传》的影响力就要小得多,也没有创造出什么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文笔非常优秀,想象力也比较丰富,远远胜过《封神演义》。

所以历代改编,都只是选取书里的一些设定,然后自己编故事。

这些故事大多编得很烂,比如徐刻的两部蜀山,剧情都非常稀碎。

但即使是这样稀碎的剧情,也比原著好太多了。

原著很有《封神演义》的遗风,峨眉派就等于是阐教。

主角团刚愎自用,常常不问缘由直接干。

只要不是峨眉一伙的,全都是**或者异派。

**直接诛杀,异派那就看你表现了,是不是跪舔我。

要是你不舔的话,那就合该你遭此劫,很有《封神演义》的遗风。

就像哪吒,无理由杀人,杀的人不管善恶,都是劫数。

正派不需要智商,因为正派可以算卦,可以完全预知一切,不带一丝偏差。

所以正派根本不需要什么聪明机智,哪怕你刚愎自用,强行违背师长犯错,一切也都已注定。

这个算卦的能力,和带着神威的杨叶有点类似。

但杨叶是个讲道理的人,也有自己的底线。

无论是杀人或者救人,或者做什么事,对付谁,都是有原因的。

再说《蜀山剑侠传》里的反派,或者说不是峨眉一伙的人,全部都是智商负数,战力低下。

不仅不能预知未来,还经常在对决的时候,要么粗心,要么忘记对方有法宝克制自己。

这**还能忘记?

还有的约战直接约到正派最强的前辈曾经的洞府旁边,打了半截,想起来了,一命呜呼。

这**还能忘记?

有时候,实在编不下去了,干脆就是合该某个正派的人不该遭此劫,合该某个邪派的人该遭此劫。

总而言之,峨眉的人就是死不了,邪派的人就必须得死。

邪派的悲哀还在于,正派把你底裤颜色都算出来了,你却一无所知。

邪派的信息正派基本都掌握,但是正派的信息,邪派却都不知道。

正派还天天满口仁义道德,但实际执行的时候,就非常卧槽。

比如在陷空岛,峨眉的小矮子们就因为想试试不用法力能不能和冰熊角斗。

最后发现打不过,就直接法力轰杀了,这就是所谓的正派修道者?

这种剧情是没法搬上大银幕的。

还有,里面的角色都没有性格,男女的差别。

每个人物除了名字不同,性别不同,说话行事,都差不多。

反派无论男女,个个都是行走的生殖器,就算是在跟主角团斗法,生死悬于一线的时候,脑子里想的还是那事。

后世网文将《蜀山剑侠传》封为仙侠小说鼻祖,是因为它可以当做是仙侠小说最初的设定集。

金庸写武侠小说,也用了《蜀山剑侠传》里的许多设定。

而技法则是西式的,很多情节都是照搬爽文鼻祖大仲马。

也就是说金庸是用中式的设定加西式的技法来创作自己的小说,是中西结合的典范。

包括后世的网文,也是这么起家的。

千禧年左右,魔戒,龙枪等许多西方经典的奇幻小说借着网络流入中国,让中国的作者大开眼界。

那时候网络小说最热门类别的就是奇幻小说,西幻题材。

后来奇幻小说的精华慢慢被网文作者们吸收,融入封神、蜀山还有武侠小说的设定,就变成了后世大行其道的玄幻小说。

二十年后,奇幻小说和武侠小说都是起点最冷门的两个赛道,几乎是无人问津。

因为它们的优点已经被玄幻小说吸收光了。

唐三那厮最开始就是写西幻的,甚至他转玄幻的《斗罗大陆》,你还能看到许多西幻残留的影子。

让杨叶改编《蜀山剑侠传》,杨叶没有这个能力。

有人说可以用神威优化啊,神威没有这个能力,它只是记录了原时空的很多资料。

对于已有的东西,杨叶汉化一下,还是可以的。

但没有的信息,他就没有办法创造了。

关于这一点,你看看后世的AI写的小说,是个什么**就知道了。

而且,AI可能永远都不具备写小说的能力,因为它已经把人类几千年来累积的所有文学作品都读完了。

人类已经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投喂它,对它进行训练了。

那么,杨叶要怎么帮助徐刻改造《蜀山传》呢?没有办法。

他只能是集合众人之力,重写剧本,把原本104分钟的剧情进行拓展。

因为原片要表达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仙、魔、人,联系的又不紧密。

每一段都是匆匆交代一下,往后赶往下一个场景。

最后造成的效果,就是设定很丰富,特效很华丽。

昊天镜,天雷双剑、日月经轮、双翼飞龙斩这些法宝的设定都十分炫酷。

但就跟《蜀山剑侠传》的原著小说一个毛病,只是一个设定集。

如何扩展,增加剧情的爽点,只能借助后世的玄幻小说的优势。

关于这部电影,杨叶至今还没有成熟的剧本。

……

杨叶一口气推出四个系列电影,再加上正在拍摄的《鬼吹灯》系列,等于是在为华语电影续命。

这几部电影,所用的台前幕后的人员,会涵盖到两岸四地。

不断磨合之下,会培养出大量的电影人才。

除此之外,李联杰、甄子丹今年也会有新作出世。

甄子丹这几年摸爬滚打,走遍两岸三地,终于凑出了他的甄家班,《杀破狼2》正式启动。

这部《杀破狼2》实际上是原版的《导火线》,而原版的《杀破狼2》被规划成了《杀破狼3》。

因为《导火线》原本就是《杀破狼》的续集,叫做《杀破狼·破军》。

但因为拍摄的时候事故频出,还死了人,在请了白龙王做法之后,改名叫《导火线》。

另一方面,杨叶的“亚洲新星导”计划推出了叶伟信,甄子丹的搭档也有了。

《杀破狼2》就由叶伟信来导演,叶伟信负责文戏,甄子丹负责武戏。

而李联杰的新片,就是藏了很久的《怒晴湘西》。

《鬼吹灯》系列又要换角了。

钟楚虹厌倦了,她不想继续在娱乐圈待了,打算退隐。

钟楚虹不演,元彪也就辞演了。

因为要换CP就都换,换一个不太行。

元彪之前接替杨叶演胡八一,观众很不认可,认为他跟钟楚虹没有CP感。

演完《黄皮子坟》,他就提出辞演了。

但是《黄皮子坟》之后,开拍的是《怒晴湘西》,这部电影讲的并不是摸金校尉的故事,没有胡八一和雪莉杨。

所以杨叶就让元彪接着演《怒晴湘西》,顺便寻找新的胡八一人选。

最后决定让李联杰带替换元彪,并在《怒晴湘西》中出演男一号陈瞎子,而元彪则出演男二号鹧鸪哨。

这等于是一种暗示,元彪在给李联杰让位。

其实李联杰比元彪更适合胡八一,他的形象,演技,身手都优于元彪,他还是京城人,身份都更接近。

杨叶之前找元彪接替自己演胡八一,是考虑到他跟洪京宝是师兄弟,更有默契。

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现在也算是拨乱反正了。

《怒晴湘西》之后,《鬼吹灯》的故事将来回到主线,讲述《精绝古城》的故事。

说了半天,都是其他人的项目,那杨叶自己的项目呢?

……

刘小莉下班回到家,发现杨叶正在教刘亦菲谈弹钢琴。

两父女坐在一起,琴声如流水一般倾泻而出,非常融洽。

一曲奏罢,两人开心地击掌,杨叶赞道:“弹的不错!”

回头看见刘小莉,笑着问道:“收工了?”

“嗯,你们继续弹吧,我给你们做饭。”

杨叶摇摇头:“让佣人做就行了,我跟你商量一件事。”

“好吧,什么事?”

“小风拍了《孤胆特工》之后,很受欢迎,很多人想请她拍戏,都被我拒绝了。

其实那部电影我原本是为自己准备的,但因为当时忙不过来,又因为想拉华仔一把,就放弃了。

现在想来,还挺遗憾的,所以我又弄了一部电影,这一次,我们一家三口一起拍,你看怎样?”

刘小莉奇怪地道:“我也拍吗?我不会拍电影啊!”

“演戏很简单的,我教你就行了。这次我们演一家三口,我演爸爸,你演妈妈。小风一人分饰两角,演我们的双胞胎女儿。”

“什么电影?”

“《天生一对》!”(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