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第139章 作妖的太上皇

对于朝廷的高官们来说,太子府这大半年在河北三路的操作,以及在京畿路的操作,让他们是又有些担心,又有些高兴。

以大宋的体制和科举的特点,选拔上来的官员,大部分还真不是尸位素餐,甚至相当大的比例都是有**抱负,不太计较个人得失的。

最近这几十年,主要是党争太厉害,才让朝堂上尽是一些虫豸。

而汴梁之战后重新洗牌的这个朝堂,还真算得上是众正盈朝。

徐处仁、李纲、宇文虚中、吴敏、李邈、种师道,这些人掌握了朝政的权力,这大半年来,也是兢兢业业,让原本已经开始腐朽的大宋朝廷,焕发出了生机。

不过有些尴尬的是,现在朝廷的控制范围,反而只有京畿五路,往北,河北河东三路是太子总管了,秦凤路和永兴军路,西军的自主权越来越大,朝廷只能管京兆府附近,还得配合他们的军事行动,往南嘛,两淮四川两湖两广,倒也听朝廷的,可是这些地方本身就不富裕,给朝廷的税赋什么的,比往年都少了一些。

最夸张的就是两浙路了,这个拥有接近一千万人口的东南第一路,因为太上皇的进驻,加上朱缅的阳奉阴违,都不怎么给朝廷运送税赋了,理由是都被太上皇给截留了,供奉太上皇了。

这个理由倒是很冠冕堂皇,而且赵佶也给朝廷来信说,自己想要在东南修道,作为太上皇,用一个省的税赋来养我,很合理吧?

以前我可是靠全天下来供养的!

总之就是赖在江南,不肯回来。

朝廷又不可能真的和他撕破脸,虽然名义上朱缅童贯等人已经没有朝廷官职了,可是在太上皇身边,地位依旧很尊贵。

这让朝廷里的有识之士,都有些忧心忡忡。

长期这样下去的话,南北只怕就要分裂了啊。

李纲出于公心,这半年来也不知道往返苏州了好几次,拼命的劝说太上皇回到汴梁,让官家拨款供养太上皇修道,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可是赵佶铁了心就是不回来。

历史上,赵佶回到汴梁,除了李纲周旋之外,还有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第一个就是赵桓捏着鼻子同意在大内继续供养太上皇,第二个则是因为花石纲的天怒人怨,江南从百姓到士绅到官员,全部都不欢迎太上皇,他在镇江差点都穷得没饭吃了,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到汴梁,接着就被金人一锅端,冚家富贵了。

而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本来赵佶在镇江,已经是左右为难,就算赵构和张邦昌逃到了他这边,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毕竟江南士绅还是不欢迎他。

李纲那时候也来劝过赵佶回去,然而赵桓现在底气比历史上可就大多了,他带来的条件是,先撤蔡京父子、童贯和朱缅的职务,然后把太上皇请回来,在大内居住,供养一应不缺。

历史上虽然赵桓最后还是把这几个弄死了,那却是在赵佶回到汴梁之后才下的手。

听到这个消息,赵佶就不愿意回去了,毕竟他知道这几个算是他现在最后能用的人了,赵桓现在是皇上,百官理论上都是吃他俸禄的,谁还会跟着他?

更何况朝堂上他留下的白时中李邦彦可都是靠边站了啊!

历史上他能回去还是因为朝堂上他的人还是很多,第一次汴梁之战后,徐处仁李纲靠边站,中间也有很多是赵佶串联出的力。

现在回去啥都没有了,赵桓是说要给他供奉,到时候供奉什么还不是赵桓说了算,过两年一杯毒酒,就说太上皇殡天了,谁还能来查是不是自然死亡?

但是困在镇江,也真是没有去路啊。

就在这样僵持的过程中,赵佶却意外的发现,事情开始起了变化……

赵谌在河北三路推公田法,并且把那些逃走的大户田地都收了之后,江南士绅的态度,开始松动了。

这让赵佶顺利的渡过了长江,来到了他心心念念的苏州。

来到苏州之后的太上皇开始变得亲民了一些,甚至不断放下架子接见各地的耆老们,感叹一下河北的饱受蹂躏,时不时慈爱的表示赵谌这个孙儿有时候确实做事有点激进,不过他出发点是好的,把田地拿出来献给朝廷,也是为了国家好吗,大家应该多支持朝廷和太子的做法,为我大宋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对于江南的士绅和富户来说,赵佶打的是什么主意,那真是听一句话就能听出来。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还玩什么聊斋啊。

这不就是不甘心禅位,话里话外想要复辟么。

如果没出赵谌在河北三路搞公田这个事,江南士绅也不会吃饱了撑的跟着大画家,毕竟赵桓才是正宗官家,太上皇,退位了还算什么皇。

然而如果赵桓和赵谌父子俩借着军事上的胜利,要扩大公田的范围的话,那就是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士绅保持一些后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于是在朱缅再不敢在苏州刮地皮的情况下,江南各路开始以供奉太上皇的名义,时不时的送一些东西过来,加上童贯南下的时候身边也是带了兵的,所以一时之间,赵佶在江南,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了。

虽然太上皇驻扎的地方都不能算是行在,也谈不上什么朝廷,然而却让天下开始有了另外一个可以听从的地方,这对大一统王朝来说,显然不是好事。

而且不管怎么说,赵佶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各地的官员严格来说都是他通过科举选**的,至于赵桓,他才当了几天皇帝,对各地官员,确实也没有太多影响力。

长期这么下去的话,肯定要出问题。

这也是让宰执们犯愁的地方。

而且年前,赵佶还来信提了个要求,就更让宰执们为难了。

赵佶信里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我在江南待得挺好的,汴梁就暂时不回去了,但是他也想要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希望在汴梁的那些嫔妃和儿子们,能到苏州,回到他的身边,来让他也感受一下天伦之乐。

这个要求,可是难死了朝廷上下。

好端端的,你作什么妖啊!

这基本上就是朝廷高官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