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画像,虽然以目前的状况而言,自然远没有《携琴访友图》值钱,但对于李晗来说,意义却更加重大。
朱元璋亲自送的画像,其价值和意义,绝非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
不说此画的画纸如今只有博物馆里才能找到,其制造工艺早已失传。
单说这绘画之人,从颜色和绘画技巧来看,很有可能是朱元璋的御用画师之一——孙文宗的手笔。
洪武年间,宫廷御用画师有很多,但能够传世的,只有三人,沈希远、陈远,以及孙文宗。
三人中,又以孙文宗名气最大,乃明朝杰出的丹青之手,尤善传神,能够准确的捕捉并表现出人物的神态和情感。
也只有他的手笔,才能将老朱那威严肃穆的气质,描绘得如此栩栩如生。
仿佛朱元璋此时就坐在他眼前一般。
况且,这是世上唯一一幅,描绘了老朱真实面貌的画像,而且还是新鲜出炉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的相貌,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不过对于李晗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老朱那一番深情厚谊。
这幅画,得作为传家宝,给子孙后代流传下去。
嗯,得赶快裱起来,李晗在店中一通翻找,然后发现,最好的裱框已经用在《携琴访友图》上了。
好嘛,又得出去买了。
不过不急于一时,还是先看信吧。
将画小心翼翼的摊在一边,然后打开信件来。
看到第一句话,李晗便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我在哪?
还云游四方?
老李我此时就在家中老老实实的待着,出门往左前方一百米左右,就是老朱你的家紫禁城。
嗯,在我这里叫明故宫遗址。
某种意义上而言,咱俩还算得上是不得拜的街坊呢。
至于太平洋上翱翔?
额……
虽说太平洋上翱翔也不是不可以,但我老李不喜欢坐飞机,恐高!
诶,老朱看见细菌了?
看来,显微镜已经用上了,细菌或是细胞的发现,对于生物学而言,是跨越式的进步。
只是,李晗自己也没想到,原本设想中,在大明朝第一个发展起来的学科,应该是工科方向的。
没想到竟然是生物学,颇有一种科技树点歪了的荒谬既视感。
不过,生物学的进步,也能带来医药方面的长足发展,希望楼英能成为大明朝,乃至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学家吧。
当看到朱元璋对于徐达、李文忠以及汤和三人对于针发枪的看法时,李晗不由肃然起敬。
汤和对于**运用的方法,最切合大明的实际,他显然将大明官军的优势和**的优势两相结合了。
而且汤和能考虑到子弹产量的问题,看来在参加义军时没少管过后勤。
而徐达的想法,便是让李晗感到惊艳了,他所提出来的枪阵,不就是十八世纪,普鲁士军队所采用的线式队形么?
线式队形,又名线列战术,能够能够在战场上形成密集的火力网,实现了火力的最大化和持续性输出,对敌军形成了强大的压制。
况且,大明的对手,还处于鸟铳的时代,无论射程还是射速还是威力,简直有着天然之别,一旦遇上大明线式队列,那将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单方面屠杀。
徐达一人,领先世界好几百年啊!
李晗肃然起敬,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限制他们的,只是时代而已。
如果能打破时代的桎梏,他们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
但最令李晗意想不到的,却是李文忠提出来的法子了。
这特喵的不就是狙击小组和特种部队夜袭么?
虽然大明也有斥候,但运用方式显然和李文忠提出来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历史上,李文忠打仗的风格类似常遇春,擅长利用快速机动和灵活的战术,各种奇招妙招百出,行事绝不拘泥一谈。
在常遇春逝世后,他将这种风格更进一步发扬光大,横扫草原!
这天才般的脑子,在见识到针发枪的实力后,能够迅速想出狙击战术,倒也符合李文忠的个性。
能够成为开国功勋的,都是经历过万千场战斗,战争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没有一个是善茬。
按照李晗的想法,其实三人的观点都没错,各有优劣势,事实上,将三人的法子结合起来,才是最优解。
对于朱元璋提出来的,如何开展工业革命,这个李晗倒是得好好考虑了,这事儿可不是一撮而就的。
工业革命,你得先工业起来再革命呀。
瓦特也不是一拍脑袋就改进了蒸汽机,人家可是做着铸造机的买卖的。
有现实需求才有动力,那么大明的现实需求是什么呢?
海洋贸易,造船!
这不光是经济的需求,还有更急迫的军事需求,对日征服,哪怕有高丽作为跳板,那起码也有两百里地的跨海区域,就更别提猖獗的海盗倭寇了。
况且要控制马六甲海峡,也得需要排水量更大、马力更足的船才行。
那么蒸汽机,确实该提上日程了。
除此之外,工业发展还需要两个至关重要的东西,钢铁和煤炭。
煤炭好办,这玩意中华最不缺,某著名产煤大省不就在中原那块儿待着么?
至于铁矿的话嘛。
李晗倒是想立刻把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位置告诉老朱,只是这明显不现实。
突然间,他一拍脑袋,自己键政多了,陷入常识性误区了,总以为中华缺铁矿!
事实上相较而言,和其他国家比起来,中国铁矿储存量嘛,也就世界第三,和巴西相当。
之所以会造成中国缺铁矿的印象,除了不少是贫矿外,完全是中国钢铁产量过大的原因。
举个例子,在2023年,中国钢铁产量大约是10亿吨。
什么概念呢,彼时全世界的钢铁产量一共19亿吨,也即是说,仅中国一家,就占了全世界的一半还多。
更直观一点而言,中国的钢铁产量,是冷战美苏巅峰时期钢铁产量之和的三倍还多!
而这还是在限制产能的前提下的产量。
所以说,中国不缺铁矿天理不容!
但,这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于大明而言嘛,那简直就是躺在铁矿山上过日子了。
而且,谁说大明不能拥有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