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 第151章 县令的鱼二十斤

胡德文的这个举动,让官差都愣住了。

他低声道,“你疯了,你认识人家嘛?你就行礼,你现在名声够臭了,你别自取其辱!老子真的是倒了大霉,接了保护你的任务!”

结果,让他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在他心目中,连县丞老爷,都要客客气气对待的李平安,竟然笑着往前走了几步,给他回礼,“胡兄,许久不见,你依然风采依旧。你不是说跟我说,华夏人看不起你,你再也不回来了吗?”

面对李平安的疑问,胡德文顿住脚步,沉吟了片刻,“平安兄,华夏虽然瞧不起我,但此乃人间天堂,南越虽然是我的故乡,但那是实打实的地狱,我想通了,即便是有千万人瞧不起我,我也要在华夏这片热土上,证明自己......”

李平安听了他的话,都愣住了。

这厮,这是把大康当成自己的精神故乡了。

李平安笑着点点头,对于这种卖国求荣的南越汉奸,华夏吹,李平安怎么也不能跟其他人一样鄙视、嫌弃的,他温声道,“没事,慢慢来,出身卑劣不是耻辱,能屈能伸当是大丈夫,我相信,我们华夏人慢慢的,会看得到你的付出和努力的。”

说完李平安拜别此人,准备离开。

李亮和李云对他都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敌意,拱卫在李平安身边儿。

在他们看来,即便是大康最忠诚的猎狗,但只要他跟南越蛮子有关系,就有可能忽然从袖子里掏出**来,刺向三叔。

果不其然,让他们万分防范的胡德文,在三叔鼓舞了他一番之后,并没有立刻离去,反而像是狗皮膏药一样贴了过来。

口中不断说道,“平安兄,且稍等,我有话要跟你说。”

李亮有些恼火,“你要不要脸,我三叔给你说两句吉祥话,你就开心的找个地方偷着乐不就完了,你贴过来做什么?”

李云也一脸警惕地看着对方。

在他看来,对方既然连自己的族人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出卖,那么他肯定不是好人。

这种人,即便是在华夏再有身份、地位,也要敬而远之。

李平安看了一眼李亮,示意他不必如此。

大康好不容易养几条狗,容易么,小心寒了这些野狗的心啊。

胡德文苦笑了一声,“平安兄,刚才有一席话没来得及讲,我南越的子民,仰慕华夏者不知凡几,但感受不到我大康天恩之浩荡,如今他们现在生活,如同釜中之鱼,朝夕不得安宁,若是您能接收一些来自南越的野果子,一并制成杂面,卖到南越去,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华夏之恩德,届时不必刀兵,也能让他们真心归附。”

他昂着头,一脸的真诚,李平安疑惑的看着看着他。

他有些分不清,对方是真的为了大康的王霸之业着想,还是想要曲线救国,拯救南越的百姓。

如果自己制作杂面,送到南越区卖,同时加工他们的野果子,自己可以获取收益,朝廷获得名望,但说实话,南越的百姓也得到好日子。

要知道,南越山地也非常众多,而且其开发程度,除了被华夏控制的年月之外,基本上是荒蛮的,无数的土地,山川,长满了各种野果子。

若是真的搞起来,赚到的钱,很有可能是自己现在的十倍、二十倍。

“你的意思是,你想跟我合作,通过你国内认识的朋友,或者其他渠道,卖野果子来大康?”李平安笑着说道,“这种事情,我私底下肯定是不敢和你做的,不过你可以去找衙门,由衙门来收购,衙门肯定为了获取南越百姓的善意,肯定会给钱的,到时候就算是领不到杂面,你们那边儿的百姓,也能拿到一笔收入,如何?”

刚才对方一说,李平安就在心里盘算过了。

南越蛮子那边儿,比起大康来说,更是哀嚎遍野,他们的主要问题倒不是旱灾,而是人祸。

真的在他们那边儿收购野果子,肯定会便宜不少。

最主要的是,大康虽然跟南越蛮子摩擦不断,甚至南越蛮子公然越过关卡,但是大康一直没有关闭与他们国家百姓的贸易。

只是李平安没有胆子跟他们贸易,但是不代表朝廷不行。

如果朝廷收购过来,他照样可以加工,而且若是南越百姓真的能够在大康赚到钱,那么对于边境的稳定,也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且现在这种环境吧,真的让南越北边儿的百姓吃到了大康制作的杂面,让他们过上依赖于大康的日子,那么就意味着只要时间一长,命脉握在了大康手里。

别看世家、官员平日里可以骑在老百姓脑袋上作威作福,但老百姓真的爆发出力量来,一般人还真的降服不了。

胡德文听完李平安的话,略微一思索,便再度行礼,表示感谢。

他其实心里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通过衙门的渠道,收购野果子来大康贩卖,然后买杂面回去,哪怕是贵一点也没关系。

这里面的好处很多,而且可以扬名。

他在大康活动,是需要钱的,而且需要的钱是一个恐怖的天文数字。

尤其是结交读书人,拜访名师,甚至于买笔墨纸砚,跟大家去一些风雪场所,都需要花钱。

若是自己能从中牟利,肯定能大赚一笔,给自己的事业提供不小的支持。

但,若是李平安一点面子都不给,他可能这笔生意还没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他脸上表现的忧国忧民,其实内心充满了喜悦。

李亮和李云这哥俩,听完三叔的话,心里都不是很开心。

他们一点都不喜欢这个衣冠楚楚的南越蛮子,三叔却要跟他们做生意,他忽然觉得身体里的力气被抽调了不少。

正是无比惆怅之时,一个声音在不远处传来。

“这不是平安兄吗?怎么来到了玉林县,不来本县的县衙坐坐?”

李平安赶忙上前,大礼参拜。

“见过县令大人。”

此时的县令,没有穿官袍,身上穿着粗布衣服,肩膀上扛着一根大号鱼竿,浑身的污泥,以及手里提着的一条大鱼,满脸的欢喜。

县令摆摆手,一脸的笑意,“都是老朋友了,以后见面不必行此大礼,看到这条大鱼了吗?我刚在贺县丞花钱买的老井里钓的,估摸有二十多斤,你随我在城里溜达溜达,一会儿用来佐酒!”